站内搜索:
赏文徵明《惠山茶会图》 一群文人如此奔波就为了喝口水
日期:[2020-03-01]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文征明 惠山茶会图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卷 明代 文徵明作 纸本设色 纵21.9cm,横67cm 故宫博物院藏

■《惠山茶会图》写明聚会目的:以煮茶法欲定水品

据记载,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清明期间,文徵明偕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郑鹏等游览无锡惠山,在“天下第二泉”的泉井亭下“注泉于王氏鼎,三沸而三啜之”,谈茶论道,相得相宜。事后,文徵明截取聚会中的茶会场景挥毫作《惠山茶会图》,以此记录雅集之乐。这么多人大动干戈跑到无锡惠山到底做了什么?

■收藏周刊记者 曾贵真/整理

众人约定“以煮茶法欲定水品”

本幅未署款,钤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印”。前幅蔡羽书序,记该图作于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时文徵明49岁。后纸蔡羽、汤珍、王宠三家书诗,顾文彬题记。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描绘文徵明与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游览无锡惠山,在山下井畔饮茶赋诗的情景。

这是一件如何发生的事呢?

从蔡羽的序文可知,惠山为无锡名胜,一帮朋友慕名已久,一直想约着同去,可是,这些朋友不在一个地方,而且各忙各的,都有事,不好约到一起。后来,有几个朋友到附近任职了,而正巧汤珍的父亲有病,他要到茅山为父亲祈福。茅山离惠山不远。这样,同游惠山之行就变得可能了。

于是,大家约定时日,从各自的地方出发,到惠山集合。

有趣的是,众人不仅约定了集合的地点,而且约定了集合后的活动主题:“以煮茶法欲定水品”——我们不是来玩的,我们是来定水品的!

“识水品之高,仰古人之趣”,不舍得走

这是什么意思?

原来,据记载,唐代茶圣陆羽曾将天下水分为二十等,惠山泉为天下第二。陆羽这一开口,那后果很严重。唐宋时,惠山泉声名大噪,达官贵人也好,文人雅士也好,都成为其粉丝,极力推崇,不远千里,舟车载行,也要把这水运回去。以此烹茶待客,那是何等讲究!

到了明代,饮茶之风仍盛,文人雅士慕名而至,也忘不了这口水。

从《惠山茶会图序》的“以煮茶法欲定水品”,我们也可明确看出,文徵明这一行人,就是要用唐时的煮茶法来喝茶,用来检验陆羽所言惠山泉的“天下第二”是不是准确,这就是所谓“定水品”。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喝过才算!

那后来呢?

一行人各自跋涉,终于在惠山脚下集合了。本来此前下着暴雨,等他们聚会时,天气也变好了。

于是他们围着泉井亭一坐,用带来的王氏鼎煮茶,“三沸而啜之”。

那喝了以后什么感觉呢?

“识水品之高,仰古人之趣,各陶陶然,不能去矣!”喝得美了,然后觉得古人真会享受,所有的人都不想走了!

当然,还不止如此,文徵明专门写过一首诗,写他在惠山怎么喝茶。

他说“百里裹茶来”,可知为了这口水,奔波有多么不容易。还说,“解维忘未得,汲取小瓶回。”既然不远百里跑来一趟,怎么也得装瓶里带回去点儿!

痴迷若此,画幅《惠山茶会图》也是应该的。

文徵明《惠山茶会图》赏识

画卷中,苍松翠柏挺拔遮天,群山巨石起伏错落。茂林修竹间有曲径可通平野闲地。平地有古井一眼,两位高士倚并阑坐于井亭之中,一人凝神观水,一人展卷赏玩。

亭旁一只士方至,正拱手问礼。茶竃立于其旁,几上列汤瓶数支,有二童篝火侍候,静待羊肠车转时。

远处有两人倚石对谈,一童子执军持而下,似引二人迤逦行来。虽为静态,但此间人语声、水沸声、虫鸣声、松间风声,几乎透画而出,实在高妙!

画中人物形态各异,却皆以高古游丝描绘衣冠服饰,运笔有着文氏特有的纤细,且略见涩拙;着色后,线条用色复勾,于对比中见融和;面相虽略有雷同,但身姿动态顾盼呼应,饶有生趣,传达出共通的冲淡闲适气质,可见绘者对“传神胜于写形”的高深体会。

同时,卷中树如纵剖,山如斜倚,草亭微倾,器多拙朴,众物象形态于工细中略略变形,增添一份装饰趣味;且物象以渴笔润墨笔细致勾画,中锋参以侧锋,线条灵活兼带行书笔意;设色青绿、浅绛交融,山石敷以石绿,勾线、凹处加淡赭微晕,树干运赭石、藤黄间染。

文氏此画,造型于繁密中见工致文秀,笔墨于干枯中见秀润,可见其法师宗赵子昂,旁参王叔明;而小青绿的画法,则是在继承元代钱选、赵孟頫基础上有所发展,可谓明代文人青绿山水画的新典范。

(根据《收藏杂志》《喜雅艺术》整理)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