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贫困户的滞销农产品我们全包了!”
日期:[2020-03-07]  版次:[A07]   版名:[同舟共济 科学防治战疫情]   字体:【
■驻小圩村第一书记吴奇兵(左)帮助卢锐强销售杏花鸡。

■准备运回中山派给订户的扶贫农产品。

中山市市场监管局、侨联驻肇庆市小圩村扶贫工作队以直销模式助推贫困村复产

“我现在回到中山了,正在分发贫困村的农产品呢!”接到新快报记者电话时,中山市市场监管局、中山市侨联驻肇庆市封开县长岗镇小圩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吴奇兵正将从小圩村收来的杏花鸡、鸭脚木冬蜜、腐竹、鸡蛋等扶贫农产品,按照订单一一贴好标签,方便单位同事直接到保安室提取。连日来,驻小圩村扶贫干部在战疫的过程中,通过直接销售农产品、订购生产物资等方式,力推贫困户以及帮扶村复工复产。

■采访: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图片:受访者提供

“搭桥”直销 扶贫农产品有了稳定销路

小圩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83人。在扶贫工作队的鼓励下,贫困户卢锐强去年养了两批杏花鸡。受疫情影响,第二批杏花鸡还剩下100多只没有卖出去,因为饲料难买,他调配碎米青菜粥、麦皮玉米粉等喂养,每天成本都要几十元,因此很着急。卢锐强的困境不是孤例,扶贫单位给贫困户侯灶芬派发了50多个养蜂箱,希望他靠养蜂致富。同样受疫情影响,侯灶芬年后产的200多斤鸭脚木冬蜜没卖出去。

驻村扶贫工作队掌握情况后,从2月16日开始,通过单位的扶贫消费助力、工作群和电话联系,发动同事订购,分批把扶贫农产品送回中山直销。单位领导在微信群大力支持购买扶贫产品,这批鸡和冬蜜全部销罄,销售额均超过万元。“能帮助他人,又尝到美味,两全其美。”“细腻清甜,温馨扑鼻。”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同事购买了扶贫村的杏花鸡、鸭脚木冬蜜,跟扶贫干部反馈说。农产品变成真金白银,为贫困户新年重拾“菜蓝子”工程打了针强心剂。

其实,为了帮扶贫困户,帮扶单位很早就当起了“中介”。半年来,扶贫工作队通过线上线下直销农产品到中山的一个个订户,销售了11万多元。

“跟网上分散订购不同,我们都是开着车将扶贫农产品运到中山直销的,因为订货基本都是同事或熟人。”吴奇兵告诉新快报记者,为了扩大销路,基本都是实行“零差价”的半市场化销售,就是跟贫困户收购一斤产品多少钱,就多少钱卖给中山的订户。帮扶干部主要是当好采购、打包、运输、派送等服务的角色。

注重“扶志”

推动贫困户加快复工复产

在帮扶的过程中,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期间,扶贫工作队更注重对贫困户的“扶志”。

“这是在深山采的,今年我还卖了一只羊,65斤。”日前,贫困户莫水庆把晒干了的30斤鸡骨草交给驻村干部代为销售。莫水庆身有残疾,但是脱贫的意愿非常强烈。扶贫工作队知道他喜欢进山里采鸡骨草后,决定进一步激发他的干劲。驻村干部高俊贤鼓励他有时间去山上多采摘鸡骨草,承诺他采多少就收多少,而且比当地的市场价每斤高5元回收。销路解决了,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提高了,莫水庆短短半年就采收鸡骨草250斤,增收六七千元。此外,他去年还养了300只鸭子、10只羊,腰包鼓了起来了。“帮扶前,庆哥脸上的表情总有些凝固,人家说话也听不大进去;现在我们见到他,发现他总会带点笑意,整个人都放松了。”吴奇兵告诉记者。

“想收成好,就要做事。这两个月最忙。”贫困户黎万洪对扶贫干部说。小圩村地偏春来早,田间地头闲人少。洪哥年后卖完姜黄,正在种植两亩地姜黄和两亩地花生,他家还养着150多只麻鸭。驻村干部有晨跑的习惯,早上7时多经过他家门口,总能见到洪哥两口子喂鸭子、种菜、晒稻谷、检查蜂箱等。他家七口人靠他两口子劳动奔小康。他们的勤劳得到了回报,全家人在2018年就达到了脱贫标准。

受疫情影响,很多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只能待在家里。吴奇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着他们没工作,很难受。”他说,扶贫单位决定今年加大以奖代补的力度,鼓励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积极外出务工。目前,务工的贫困户超过八成走上了工作岗位。

另外,驻村扶贫工作队根据贫困户意愿预订了一批鸡苗和化肥,鸭苗和饲料等正在预订当中,将帮助务农的贫困户走上多元的生产正轨。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