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游走于生活碎片中,是戒不掉的“多巴胺”(1)
日期:[2020-03-12]  版次:[A20]   版名:[时尚花生]   字体:【

对话三位纪录片导演

A

被向善的力量温暖触动

人物

●陈晓卿

导演、制作人,现任腾讯视频副总编辑、稻来纪录片实验室负责人

离开了央视的陈晓卿,2018年6月执导拍摄了新一部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这部共有8集的美食纪录片分为《山海之间》《落地生根》《滚滚红尘》《肴变万千》《江湖夜雨》《香料歧路》《万家灯火》《风味之旅》,从八大菜系到14种主要烹饪方法,在锅碗瓢盆中表现着人间烟火,据说上线12小时播放量破亿。

但陈晓卿说:“这是我在新工作环境里的第一部作品,下了很多功夫,但正因为投入过深,所以自己不好评价,一部纪录片的好坏,作者自己不能说,还是要交由观众评论。”

纪录片是职业,更是生活

2019年12月,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记者在组委会与轩尼诗联手举办的“影飨2019·看见味觉”重新发现中国味道的活动现场采访了陈晓卿,作为腾讯视频副总编辑,新身份之下的导演,依然是马不停蹄地奔波与忙碌,“接下来还会连续有几部与美食相关的纪录片推出,也有其它题材的新纪录片投入拍摄,估计还是会很忙吧。”他说。

对陈晓卿而言,纪录片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和团队夜以继日,努力在美食纪录片领域做一些创新的尝试,也是他这两年离开央视之后的工作重心,“我从事纪录片拍摄已经有30年时间了,从当初关注社会,到后来关注历史,再到后来关注自然和美食,纪录片题材的变化决定了我的观察角度,但无论做什么样题材的纪录片,过程中都有温暖的故事和向善的力量触动我。”他说。

作为离开央视之后的首作,《风味人间》在拍摄手法上尝试了不少新技术,比如加入了超微观摄影、显微拍摄、动画再现、交互式摄影等技术,让观者能够通过这样的技术手段,更直观感受到片中食材的演变过程,体会食物制作过程中的精妙,如同一次又一次探险。

“通过对美食的学习研究,我越来越认识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越来越了解自己生存的这个星球,但每个人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我想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美食可能还是我的主打方向,如果有余力,我也不放弃其它纪录片题材。”

陈晓卿想坚持的纪录片拍摄理念在于,他不想美食纪录片仅仅停留在食物本身,而是希望通过这些真实再现的影像记录,留存下从食物本我当中所发散出来的原生力量,发掘出更深刻的关于“人”的内涵,“作为一名身在企业的传媒工作者,我关注的领域其实很广泛,但在目前的大环境里,要确保纪录片不仅能够传播故事、传播知识,同时还能有比较好的经济效应,美食可能是当下不错的选择。”他说。

美食的核心是“人”,食材是载体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食是广东人的底色,对食的讲究和追求,也让广州这座城成为众多美食爱好者的艳羡之地,也因为对食的讲究,让经受过广府美食熏陶的人们在尝鲜和菜式的创新上天赋异禀。

在“影飨2019·看见味觉”重新发现中国味道的分享晚宴上,陈晓卿作为主要嘉宾之一,与广州四季酒店的米其林一星餐厅愉粤轩主厨麦志雄一起,分享了他们对美食的一些态度,这些态度,与美食纪录片所想要传递给观众的内核一脉相承。

美食形成的背后,往往也是厨师对烹饪的痴迷和对食物的思考,其中也凝聚着家乡情结等因素,以当晚一道既怀旧又创新的菜式猪网油焗奄仔蟹为例,奄仔蟹来自愉粤轩主厨麦志雄的家乡——广东五邑地区,是当地的特色食材之一,然后用猪网油封住奄仔蟹的香,让油脂香更饱满,两种不同的动物脂肪彼此融合,搭配James hennessy,进一步诱发出奄仔蟹中的坚果气息,成就一道独特的粤菜风味。

麦师傅家乡的杜阮凉瓜,当地人也称“大顶凉瓜”,“柿饼蒂,老鼠尾”是很形象地对这种凉瓜的形容,凉瓜配牛肉,又是粤菜当中经典的搭配CP,麦师傅这道凉瓜牛肉,吃时必须要凉瓜与牛肉一同咀嚼,方能领会其精妙内涵——牛肉的油脂香与苦中带甘的凉瓜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足以让人觉得人间值得。

在陈晓卿看来,食材是非常好的载体,通过地球上不同食材在不同地域人们的不同应用,可以不断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从美食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最大公约数,它不需要任何专业语言,它能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彼此能实现更好地交流。”

B

重新认识自己的一场修炼

人物

●许慧晶

纪录片导演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尝试拍片的许慧晶,第一部作品是在广州大学城成型的《天桥》,当时大学城属于在建阶段,在广州美院大学城校区的许慧晶关注的是那些建筑工人的身影,之所以命名为“天桥”,也带有一丝“意味纪录片连接不同群体的桥梁”的隐喻,“拍纪录片,其实对我来说,更大程度上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他说。

纪录片是“消耗生命的方法”

从2005年就读广州美院期间开始拍摄纪录片至今,许慧晶的作品数量并不能算多,但如他自己所说,拍摄纪录片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自我的认识及反思、反观。

通过这些年拍摄纪录片带给他的成长,让他觉得较之十几年前的自己,现在的他更随和,更有同理心,也更容易换位思考——这些都是拍摄纪录片的过程带给他的附加值;他说,早期的自己,或许目的性、企图心相对强烈一些,但随着这些年被“时间大神”不断洗礼,不断完成“自我成长”,感觉自己越来越看得更开一些。

拍纪录片这件事情于他,已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消耗生命的方法”,无论是在拍摄过程中,还是在后期封闭式孤立状态下的剪辑梳理,都占用了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

大学期间许慧晶曾休学一年,跟着师傅跑到中俄边境拍片子去了。专业是学新媒体的他,毕业后曾在朋友的服装公司做了一年多的行政总监,后进入凤凰卫视中文台担任编导,而后再离职,2017年也算有缘分,他接触到一个商业+公益的项目,拍摄了目前已经送审的片子《棒!少年》。片子分6集,每集30分钟,讲述一群“事实孤儿”和“问题少年”在70岁老人的带领下训练棒球的故事,预计今年上映。

“拍摄过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后期剪辑同样剪了将近一年,剪辑比拍摄素材的难度更大,要从七八百个小时的素材中选择提炼出想要表达的主题、符合自己想要的表现形式,甚至故事走向的梳理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足够丰满等,都耗费了大量脑力心力,整个过程完全可以看做是一场修炼。”他说。

拍是放任,后期是收敛

许慧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拍,是放任;后期,是收敛,是在自我表达与商业需求之间,寻找一种恰到好处的落点与共性的过程,更是对所得的碎片化素材进行有序梳理、让处理手段更显高级丰满的过程。

“除了在叙事结构上会有不同尝试外,对人性的某些思考,会选择更能够体现深刻认识的表现形式。”在收与放之间,在视觉冲击力与内敛之间,在主观意愿和作品客观完整之间,事实上都存在“博弈”的过程,尤其,是自己对自己的“博弈”。

2012年他完成的另外一部纪录片作品《妈妈的村庄》,是许慧晶跳出农村又回看农村的视角体现,“我自己就是农村出来的,《妈妈的村庄》拍摄的原型也是我的村庄,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并没有那么明显,每一年农村所产生的变化,从年代跨度上来说会小很多,我也是希望能够借助这样的纪录片,对农村当下的一些习俗、文化传承、信仰等精神层面的切片,来反映出特定环境下的一些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

他说,因为被拍摄的人他太熟悉了,拍摄过程中他并没有偏向谁不偏向谁,就是以第三方的视角客观记录下一些影像历史。

甚至未来他也会将焦点放在农村,他关注的是目前大时代背景下的农村群像,“在我看来,农村的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基本上三十年就好比是一个轮回,一代接一代,生命的轨迹相似度非常高,这中间似乎隐隐有一条隐形的线,一直贯穿下来,上一辈人有上一辈人的迷茫,空心村、留守儿童又有着新一轮的迷茫,迷茫的背后事实上是某种无助,是某种没有办法超越和达成的身份认同。”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