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吕梁首次发现北宋“柿色彩”瓷器 山中幽处,却并不与世隔绝
日期:[2020-03-15]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该瓷窑址位于吕梁市兴县北部魏家滩镇岚漪河南岸南北向的“磁窑沟”山谷中。(山西青年报供图)

■黑釉碗(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柿色彩盒(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柿色彩渣斗(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柿色彩盆俯视图(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山西吕梁地区首次发现北宋“柿色彩”瓷器,为何一度登上微博热门排行榜?是她大气与质朴共存的花色,还是她身为“吕梁首次”的神秘?这朵仿佛独自在山中成长出来的奇葩,究竟又是谁播下的种子?她填补了怎样的空白,连接了一条怎样的脉络?

1

深深的吕梁山中

首先来看新闻事实:3月11日,新华社消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日前公布2019年山西重要考古发现,其中在吕梁地区首次发现北宋“柿色彩”瓷器,填补了吕梁陶瓷考古的空白,为这类极具山西地方特色的瓷器产品证实了又一个产地。

(记住这个“又”字,我们下面要考。现在再回到吕梁:)

2019年,考古工作者根据线索,在吕梁市兴县北部魏家滩镇西磁窑沟村北的山谷中发现了古瓷窑址,并于5月至10月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窑炉、作坊、灰坑、澄泥池等遗迹,12月底前对出土的瓷片进行了初步拼对。

吕梁,位于山西省中部,曾经诞生了远有武则天、郭子仪,近有贾樟柯等知名人物,但正式发现瓷器,还是头一遭。

其实,近几年来,民间一直在说,当地(兴县北部)有一种“烧制白釉褐彩”“白釉红花器”,孟耀虎在2019年《文物天地》上曾著文《山西兴县磁窑沟北宋窑场与其烧造的瓷器》,说他们从2012年夏天就开始采集到“一类赭黄彩绘瓷器”,而且它们不是以往人们所认识的介休窑器物——介休窑,山西最出名的窑口,它的装饰手法,也有“白釉褐花”。

201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开始了系统调查,5月-10月,最后在兴县魏家滩镇西磁窑沟村北的一个山谷,发现了。据说那儿被破坏得厉害,挖路的、挖煤的,还有些民间自发去“寻秘宝”的,所以他们用了一个词,“抢救性发掘”。

抢救出的瓷器,以日用粗白瓷为主,器形有碗、盆、盏、盘、罐、执壶、盒、盖等,另外还有少量粗胎黑釉、褐釉产品。

最重要的特色是什么呢?色彩和纹饰——

“素面居多,装饰以釉下白釉褐彩、白釉赭彩为主,烧成后产品呈现鲜艳浓厚的“柿黄色”或“柿红色”。装饰手法以软笔点顿、勾绘为主,笔法粗犷、线条流畅。题材上多为抽象线条花卉纹。

根据孟耀虎的描述,他此前在兴县所见,这种抽象花卉纹,是一种变异的草叶纹,组成上非常的活泼,而且“没骨法所绘的花鸟纹饰,在北宋的介休窑和交城窑中也没有看到过”。

也就是说,这一次发掘的瓷器,无论从色彩呈色还是装饰题材,都明显有别于其他省份生产的类似装饰手法的产品,极具山西地方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所博士徐弛向收藏周刊记者介绍,这是山西的一个特点,我们需要知道,这地方不仅煤多,而且山多,因此导致器物的地域性特别强,甚至包括民间信仰特色也是如此,往往“一个村一种神”,尤其处于中部的吕梁山区,就更加特色(淳朴)风格(封闭)了。

因此笔者认为,吕梁的“柿色彩”,很可能就是独此一家。

山西的山中,幽处的吕梁,独特的柿色彩。

2

瓷器中的宋辽西夏

那么,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它仍然给到了一个新课题:虽然幽处山中,并不与世隔绝。

作为山西最早发现而且最著名的窑口介休窑、交城窑,也曾经出土过类似的柿色彩类器物(这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那个“又”字),而北方地区其他窑厂的白釉褐彩类产品,又和吕梁、乃至山西的有何异同?它们的技法传播、风格互动又是怎样的?

因为,似乎存在悖论的是,幽处山中的吕梁,也并不能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柿色彩,它必然有一条起源之路,尽管种类相对单一。吕梁柿色彩,究竟从何而来?

根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兴县西磁窑沟窑址产品的行销范围,应当是兴县及周边的保德、河曲、岢岚等县区,再远就去到陕西和内蒙古。

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周边的辽墓中,就曾经出土了和西磁窑沟窑产品高度类似的柿色彩装饰的盘口壶和执壶。“北宋时这里属河东西路岢岚军,为宋与辽国和西夏的边境,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后,宋辽迎来近百年的和平时期,兴县产品也必然向辽地和西夏境内输出,这三地都应该有相当数量的瓷器产品流布。”

所以,西磁窑沟瓷窑址虽然生产规模较小,产品面貌较为单一,“但在陶瓷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传播、生产经济模式、山西制瓷传统来源以及北宋与辽、西夏关系等方面都提供了科学的资料和依据,在搭建山西古代陶瓷手工业框架、书写山西及北方地区古代陶瓷发展史的漫漫征程中,向前迈出一小步”。

3

“又”见橘红色

本次考古发现显示,西磁窑沟瓷窑址时代在北宋至金代初期,呈现出一种小而全的小作坊式生产面貌。

山西地处河南、河北与陕西之间,盛产煤,瓷土资源丰富,自唐以来就有瓷器烧造,历史上瓷窑众多,是我国古代产瓷的重要地区。宋金时期是山西制瓷业的高峰期。

“山西自太宗灭北汉后属北宋,雁北于五代时石敬塘割幽云十六州给辽,一直是辽的军事重镇所在,澶渊之盟之后,局势渐定,榷场贸易兴盛。至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年)建西京。宋辽为金所灭之后,山西全境全归金朝统治,但是大同仍为西京,雁北以南也属河东路,与前代政治上的差异并不大。这一历史背景对山西陶瓷手工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白瓷是宋金时期的主要产品,包括刻划花、剔花、白地黑花。此处的白地黑花,《中国陶瓷史》中曾提及介休窑和交城窑生产过这类瓷器,“绝大多数见于枕,也有碗、罐等器物。有的器物除釉下黑花外还有用褐色或橘红色做装饰”。

“又”见橘红色,这里的橘红色,和吕梁的柿色彩,当属在山西的“异域”,看似割裂却又有联系而各自绽放的瓷之艳彩。

吕梁北宋“柿色彩”,它的故事才刚开始。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