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借疫情之名帮你逃避债务? 反催收中介打起银行延期还款主意
日期:[2020-03-16]  版次:[A22]   版名:[财眼周刊]   字体:【
■廖木兴/图

高佣金、诱借贷,借款人小心逃债不成反踩坑

“作为不可抗力,‘疫情牌’要怎么打?手把手教你全套债务处理方案!”近期,类似这种宣传语在各大借款群传播。自从疫情以来,监管要求各家银行对于受到疫情影响、一线医护人员等下发延期还款的政策,却让一些无关者搭了“便车”。“2月以来,我们收到了2万多件延迟还款申请,比疫情前新增七八成。”某华东地区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相关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其中七成以上的延迟还款申请为非湖北地区的借款用户。

在各类反催收群中,新快报记者发现,疫情以来,“反催收联盟”再度来袭,他们有统一的团队教逾期借款人包装话术、制造假病历、社区隔离证明等,收取高额费用帮助借款人逃避债务。然而这些反催收中介真的靠谱吗?这其中到底有何风险?

■新快报记者 许莉芸 实习生 劳子姗

“债务专家”“一条龙”服务,佣金最高收七成

疫情期间,让很多金融机构头痛的是催收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近期,有三位借款人同时向某头部金融科技公司提出借款延期申请。他们来自三个不同省份,然而却发来了五张同样的封村照片和视频,声称因为封村政策上不了班,没有收入,要求延期还款。“这三组凭证和申请说明,连标点符号都一样。”某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相关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提出延迟还款还只是个别现象,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以此为由想要拖延时间,话术非常一致,且提供不出医学证明,怀疑是‘反催收联盟’在试探。”华南某家金融科技公司相关人士也表示。

新快报记者发现,在各类网贷借款交流群、反催收群中,不少人以债务管理者、债务专家等名头自居,称“可以为你提供一条龙个人债务服务”。新快报记者先后以信用卡逾期者、借贷平台逾期者的身份与多家公司进行咨询。一家名为“反催收咨询与联盟”公司声称,可以为全国范围内的客户追回信用卡罚息,包括“信用卡3年内产生的逾期违约金、最低还款产生的利息等等”。“只要你的信用卡没有被冻结,我们就能帮你都追回罚息。”该公司一名业务员小张表示。

“借贷平台则看上不上征信,处理方式不同。”小张表示,如果上征信则可以通过内部渠道做到只还本金,甚至可以逃避还款,但是收费方式不同。

新快报记者调查发现,根据不同的业务,反催收服务价格也是明码标价,如防爆软件一般50元到100元、咨询费一般80元到200元不等。如果是债务处理,即帮助借款人规避债务则需要提前支付债务总额的20%到70%不等。

而所谓的“防爆软件”即开通后通讯录中的好友不会被催收骚扰。不少借贷平台在借款人注册时都默认抓取通讯录,这样一旦逾期不还款,就会“爆”借款人的通讯录,甚至不规范的催收还可能PS各种照片群发给其亲友。这也成为不少老赖的痛点,因此不少反催收中介以此为“卖点”,设置打造成“爆款”兜售。一个反催收中介甚至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多买优惠”,每个贷款平台收取150元,3个以上则每个平台只需收取99元。

除了提供防爆软件,还有中介能够提供“骚扰软件”,并对新快报记者称这是该公司研发出的新产品。“当催收人员打电话给你时,反而让催收者的手机号24小时不停地接受验证码和电话,这样对方也没办法联系你了。”

教你成功上岸?一不小心就被骗贷

除了整套“服务”外,新快报记者发现,这些反催收中介早已公司化、产业化、标准化运作,并对外输出成套的“方法论”。新快报记者在购买了一名叫阿正的反催收咨询服务后了解到,这类公司有律师、风控经验人士、社会人士等不同角色,大则二三十人、小则只有两三个人。

“卖惨是第一步。”阿正对新快报记者表示,通过假确诊证明、病例,来博得同情,并以此来说服银行或者借贷平台客服延期还款。如果卖惨不成,则第二步舆论发酵,通过百度贴吧、微博等公众平台,将诱导催收人员的内容断章取义放在网上,发酵舆论。此外,他还提供了投诉模板、各监管机构投诉地址等,教唆逾期客户向监管机构投诉。

“这些组织对于行业的监管政策、法律条款、舆论环境、投诉渠道十分熟悉,”有业内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他们把自己反抗催收的“经验”集合起来形成“攻略”,通过消费者投诉网站、媒体曝光和法律诉讼形成对平台的压力,来为逾期的借款人争取平台息费的减免。

“如果你实在需要钱,还可以帮你撸到新口子,”阿正表示。而所谓的“撸”到新“口子”就是帮助借款人找到新的借贷平台,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以贷养贷”。不过,一旦因此被骗贷的话,则会让借款人陷入“债务陷阱”,将不断拆东墙补西墙,难以上岸。

新快报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这些中介甚至有此前借贷平台风控人员。小李曾是华中某地区借贷平台的风控人员,在去年该平台倒闭后,他就开始做起了“网课直播”。不过,他讲的内容是结合此前在网贷平台风控和催收的经验,告诉借款人如何反催收。“群里都是介绍一些基础知识,如果有意向深入了解的,他会拉小群。在小群中会给你提供进一步的解决方案,如教你撸贷、包下款那种。”曾参加过小李网课的一名网友对新快报记者表示,收费则为放款金额的五六成之多。

“碰瓷”式反催收成功概率不高 借款人反而容易留下信用污点

这种“碰瓷”式反催收成功概率不高,对借款人而言无疑是“火中取栗”,失败后将有更大风险,甚至被列入征信黑名单,留下信用污点。

如一家在“反催收”圈内颇有名气的沈阳公司,当记者以该司的名字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发现,该司多名员工都曾为多起信用卡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将银行告上法庭,但绝大多数案件均被法院判决败诉或主动撤诉。

近期,某金融机构客户被反催收中介忽悠,交付了巨额咨询费用,按照代理提供的“逃废债秘籍”,向政府部门恶意投诉,还将地方监管部门告上法庭,想侥幸通过不法手段减免正常信贷债务。最终经过政府部门的调查、取证、核实,实为恶意逃废债行为,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不予处理。该客户不仅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还被记录不诚信行为。

早在2019年9月2日,广东银保监局就发布风险提示指出,代理“处置债务”“延期还款”“减免逾期息费”等违规骗局和行为,本身对债务清偿并无作用,反而存在很大的风险,有可能给债务人造成进一步的民事违约。并提醒消费者不要因为逾期而听信“代理处置债务”的宣传,应防范其中的风险,以免导致更大的损失。

对此,广东中汉律师事务所行政副主任何伟峰提醒,反催收更大的风险还在于,“碰瓷”金融机构失败的情况下,部分“反催收”公司甚至以债务人的隐私反向敲诈勒索债务人,这对于债务人来说更是得不偿失。

此外,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表示,目前“一行两会”和地方金融局都有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面对信用卡或借贷平台纠纷,消费者可以向其投诉寻求帮助,或咨询律师起诉,没必要去成立或加入所谓“反催收”组织。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