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超百万慰问金“实力宠爱”疫区学子
日期:[2020-03-18]  版次:[A05]   版名:[重点]   字体:【

6万多名师生、6000多户校内住户、1700多名在重点疫区湖北的学子、19个门的五山校区,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战疫时的巨大压力;

2751门线上课程、24小时战疫专线、校友捐赠千万战疫物资、300多名主动请缨的党员和干部,这是华工战疫的强大动力;

50多天封闭式管理,零确诊零密接零疑似,研发出多款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等,这是华工战疫的硬核成果。

华工是如何做到的?新快报记者专访华工党委副书记、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组长陶韶菁,请她讲述华工人的战疫故事。

一个24小时专人值守的防疫电话

“87110009”这个普通的电话号码,从1月20日开始,成了华工24小时有专人值守的防疫“总指挥”。

“任何事情、任何人员、任何关于防疫的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往这里打,在这里进行‘总协调’。”陶韶菁说,疫情发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和校长高松挂帅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陆续发布20份相关文件,形成具有高校特点、华工特色的战疫模式。

3个校区,6万多名师生,6000多户住户,为防疫要实行封闭式管理,难度不小。陶韶菁介绍,学校一方面“补短板”,1月25日起关闭了五山校区的14个校门,仅留下5个校门通行;一方面“发挥长项”——“我们有一批信仰坚定、乐于奉献的老师和党员干部。”陶韶菁介绍,鉴于管控压力大,学校2月发出呼吁,希望组建党员突击队下沉到防疫一线,“300多名党员教师和干部踊跃报名,我们挑选了95名同志,都已到岗,一些教授也到校门口当起了‘守门人’。”

华工校区的封闭式管理已经持续50多天,秩序井然。截至目前,实现零确诊零密接零疑似,为全体师生构筑起一道安全可靠的健康防线。

“一个都不能少”的实力宠娃战略

“哇!收到母校的爱,暖暖的!”“慰问金、流量、口罩,你能想到的都给你。”疫情期间,华工实力宠爱学子的消息,不胫而走。面对学生对母校“爱的回馈”,陶韶菁说:“我们始终相信,爱是可以传递的。”

在她看来,“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要关爱到每一位学子的健康成长,一方面是要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把这作为育人的一个环节。”陶韶菁透露,学校在购买防疫物资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幸得校友鼎力相助,截至目前,我们收到了来自海内外校友邮寄、捐赠的大批防疫物资,包括口罩、消毒水、额温枪等。”

华工校友企业还纷纷为武汉捐款捐物,比如TCL集团、格力电器、创维集团等为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捐赠空调、冰箱、电视等,总价值超千万元。

学校也把这样的爱,传递给每一位学子。“我们尤其关心在湖北和海外的学生,给他们每人寄去了20个口罩和慰问信,保持随时联系,提供帮助。”陶韶菁说:“实力宠爱不止这些,我们还为学生赠送了大量的爱心流量包,为身在疫区及家庭困难的学子发放补助金,总额达150多万元。”

陶韶菁告诉记者,有一名大一学生,将150个口罩放在了广州国际校区的大门口后离开。“这就是爱的传递。”她说。

一个获钟南山院士肯定的试剂盒

学校师生众多,疫情期间如何实现精准管理?陶韶菁介绍,华工一直在使用大数据、物联网提高管理水平,疫情发生后,华工第一时间研发出“I am OK”健康状态填报系统,2月上旬上线,6万多名师生都填报了,“我们可以精准掌握师生的过往状况和所在位置,并对其进行持续关注。”

线上教学方面,学校1月底就开始对老师进行培训,还在课堂安排教学督导,随时了解情况并优化课程。华工春季学期的2751门课程,已经面向全体学生开放。

陶韶菁介绍,为发挥科技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华工第一时间整合生物、食品、化工、材料等学科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防护材料、治疗药物、免疫食品的开发等防疫急需的重点领域,开展应急科研攻关。

其中,学校教师创办的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研发的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和抗体检测试剂,最快15分钟可有效地区分流感、普通感冒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快速区分不同的致病源,成为备受钟南山院士肯定的试剂盒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CDC等医疗卫生机构的筛查,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复工复学的筛查等。

TA说

我希望同学们能胸怀大志,将小我融入大我,体验国家在应对突发疫情时,一往无前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方案,更加理解和深爱这个国家;我希望同学们能肩负大任,有决心和勇气投入到人类尚不知晓的领域,去进行科学探索、开发和创新;我还希望同学们行有大德,透过这次战疫中的悲欢离合,辩证思考人生,达观面对生活。”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陈红艳 辛捷恺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华轩 ■专题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李小萌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