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加速起航
日期:[2020-04-01]  版次:[A05]   版名:[城事]   字体:【
■3月31日,全面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动员活动天河分会场在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举行。

签约、开工项目超200个,总投资超5000亿元

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3月31日,广州全面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简称“广州试验区”)建设动员活动举办,标志着广州试验区加速起航。同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61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邀请市发改委、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番禺区区政府负责人介绍如何利用自身发展特色与优势,融入广州试验区建设,并畅谈试验区未来发展面貌。

广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荣介绍,当天广州试验区签约、开工项目超过200个,将形成超过5000亿元的投资,乘数字经济发展大势,推动广州城市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谢源源

■图片: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李小萌

广州出台首份数字经济发展纲领

3月30日,《广州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重磅出台,提出了22条有效提升广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能级和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广州数字经济22条’出台意义重大,它是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第一份纲领性政策文件,也是广州面向全球第一份数字经济领域招商引才的宣言书。”陈建荣表示,通过政策措施落地实施,预计到2022年,广州将建成超过8个数据要素流通治理重大创新成果、15个重大创新实验平台、30个重大产业转型升级工程、100个技术领先的优质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广州数字经济22条”紧紧围绕“1个目标和3个定位”,提纲挈领绘制了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蓝图。“1个目标”即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3个定位”即粤港澳数字要素流通试验田、全国数字核心技术策源地、全球数字产业变革新标杆。

同时,“广州数字经济22条”布局前瞻,以三个“紧扣”充分彰显广州特色。一是紧扣国家对广州的定位,探索建立穗港澳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高效流通体系;二是紧扣广州对未来技术的导向,提出了计算生物、高并发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核心算法等前沿核心技术的研发任务;三是紧扣广州对优势产业创新发展的布局,提出了生物医药跨产业链延伸、智慧轨道交通、芯片封装制造、新型显示、数字创意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广州试验区争创国家级平台

据了解,广州试验区包括琶洲核心片区(30平方公里)、大学城片区(18平方公里)、鱼珠片区(25平方公里)、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8平方公里)。

此次“广州数字经济22条”明确提出了全市数字产业集聚发展“一核多点”的协同发展布局,以广州试验区作为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空间载体,充分发挥海珠、番禺、黄埔、天河四区优势,沿珠江东部形成协同联动发展空间格局,在这8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力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源,争创国家级平台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与各区域型数字经济集聚区协同联动,为数字经济带动城市焕发新活力发挥重大示范作用。

具体来说,未来3年,广州试验区将发生重大变化,极大提升广州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能力。海珠区(琶洲核心区)将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型总部企业集群;番禺区(大学城片区)将形成数字经济创新人才高地;黄埔区(鱼珠片区)建成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天河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将不断涌现数字金融、数字创意以及各种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链接

四大片区各有定位

据悉,广州试验区分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集聚区和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发展区。珠江南岸的琶洲核心片区(含广州大学城)构成了创新集聚区,珠江北岸的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和鱼珠片区构成了产业融合发展区。其中涉及海珠、黄埔、天河、番禺四个行政区,基于各区不同禀赋,落地的项目也呈现不同的特色。相应的,“广州数字经济22条”也给予了各片区不同的发展定位。

1

海珠区琶洲核心片区(30平方公里)

定位 依托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重大创新平台,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和应用创新示范;加快打造创新型数字经济总部优势集群;依托重大工程项目,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

在当天的试验区建设启动活动上,琶洲核心片区挂牌、入驻、开业、开工项目共66个,合计总投资1446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营业收入3000亿元。其中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码头、TIT数字生活示范区等15个项目集体开工,总投资达602亿元。

海珠区副区长陈建彬表示,海珠区立足琶洲,将积极牵头推进广州试验区规划建设。大力优化试验区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会展塔综合体、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码头、过江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数字经济创新生态,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集聚一批高精尖企业,打造一批新兴金融载体,加速推动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新引擎。

2

番禺区大学城片区(18平方公里)

定位 充分运用大学城丰富的高校科研和人才资源,加快培养高端复合型数字经济人才;以应用为导向,全面推进广东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 当天,番禺区入驻、开业、开工项目共49个,合计总投资约1400亿元,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总营业收入约为1600亿元。其中,14个签约入驻项目总投资达741亿元,30个新开工项目达产后产值超过600亿元。

番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吴惠垣介绍,番禺将依托广州大学城丰富的科教、创新、人才资源优势,发挥领军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努力打造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成果转化承接区,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撑。

3

黄埔区鱼珠片区(25平方公里)

定位 加快建设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强化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黄埔港千年古港、良港优势,推动航运、贸易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当天,鱼珠片区共63个项目签约、动工、投产,总投资1830亿元,预计总营收3000亿元。

黄埔区副区长贺璐璐介绍,黄埔区将紧紧围绕鱼珠片区的发展定位,推动中科院系列大院强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建设,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研发。大力实施“区块链+”计划,打造以区块链为特色的高端软件产业集群。

4

天河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8平方公里)

定位 以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资源优势为基础,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数字创意以及各种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此次在国际金融城集中签约开业开工65个项目,总投资1223亿元,包括金融企业总部、新兴产业园区、高端商贸等;达产后,预计营业总收入约3200亿元,将助力国际金融城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发展区。

天河区副区长饶洁怡表示,软件业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和灵魂。天河软件业营收规模仅次于北京市海淀区,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软件业集聚区。可以说软件业就是天河数字经济的“硬核实力”。2019年天河区规上软件企业933家,共实现营业收入约1600亿元,占全市规模的55%。天河将深入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重点,深化人才、技术、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助推天河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