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百年橄榄产业焕发新机 乡亲致富盼头又多了一个
日期:[2020-04-25]  版次:[A05]   版名:[重点]   字体:【
■第一书记吴浩秋(左一)和村干部一起讨论橄榄产业园的产业布局。

■技术人员嫁接新品种橄榄。通讯员供图

当潮州市潮安区文祠镇赤水村的橄榄虬枝嫁接上新品种,消费扶贫商机也连带“活化”了

4月清明节过后,潮州市潮安区文祠镇赤水村内,连绵百亩的橄榄园迎来“活化”——高大的橄榄虬枝,嫁接了新品种“青皮”,也顺利嫁接上“万企帮万村”的消费扶贫商机。

来自中山的驻村第一书记吴浩秋对橄榄园的品种改良工作给予殷殷厚望,他说:“帮扶赤水村的农业龙头公司凭借新开拓的橄榄酒生产线,和村里签订橄榄统购统销协议,以后,村里产出的橄榄有销路、价格好,更能让赤水村沉寂多年的橄榄产业重新起航,成为乡村振兴的保障。”

万企帮万村,“盘活计划”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赤水村虽然是省定贫困村,却坐落于有“森林小镇”称号的潮安区文祠镇。经过中山市小榄镇和潮州市委组织部的联合对口帮扶,2019年底,11户3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达到退出标准。

尽管赤水村面貌焕然一新,脱贫攻坚的脚步却并未停歇。去年年底,驻村干部又为赤水村开拓了新的产业项目——橄榄扶贫产业园。

橄榄,曾经是赤水村的“绿宝石”,更是潮州特色凉果的原材料。橄榄树培养七年才能挂果,而赤水村内种植的橄榄树大多超过百年,名木不仅珍贵,产量还十分客观。

第一书记吴浩秋介绍,以前,橄榄树是村民的致富树:“一棵橄榄树能养全家。”然而,近年来,因橄榄收购的价格持续走低,采摘人工成本与利润严重“倒挂”,导致村民管养橄榄树的积极性不高,很多人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导致橄榄树大多丢荒,质量和数量都逐年下降。这样的景象,一直持续到2016年精准扶贫开展前。

幸运的是,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潮州市建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响应全省“万企帮万村”号召,和帮扶单位携手支持赤水村的特色种植产业发展。

去年年底起,该企业推出了“盘活计划”,希望通过旗下的橄榄酿酒生产线,激发传统特色水果种植及农户种植热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内丰富的橄榄树资源不能丢荒。这个产业将有望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为产业扶贫和富民兴村注入源动力。”该公司副总经理倪晓榕如是表示。对此,去年11月以来,村两委、驻村干部以及龙头企业积极筹备赤水村橄榄产业的新布局。

消费扶贫“活化”百年橄榄产业,保障又多一重

自从有了这个“盘活计划”,赤水村村委主导整合了连片丢荒的橄榄地,交由村合作社管理。其中,中山小榄镇驻村工作队投入扶贫资金34.2万元,建成面积为100亩的“橄榄扶贫产业园”,并实施相关配套建设。与此同时,建成公司与赤水村签订了保价保量收购协议,解决了橄榄的销路难题,实现了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

“建成公司在‘万企帮万村’中,以消费扶贫方式收购村民的橄榄。去年产业园成立至今年3月,该企业以4.5元/斤价格陆续收购了3万多斤橄榄,给村民,包括贫困户带来7万多元收益、村集体增收1万多元。产业带来的分红,也惠及了贫困户。”

吴浩秋发现,这甜头一下子激励了赤水村的种植户,大家对依托特色农业种植,致富奔康的信心日渐高涨。

今年,橄榄园又有了新动作。3月上旬起,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赤水村上下积极复工复产,龙头企业的专业农技人员陆续对橄榄产业园里的五六十棵老枞橄榄树实施品种改良嫁接。倪晓榕介绍:“橄榄园引进了‘青皮’橄榄品种进行嫁接,取代原来传统的本地‘香种’橄榄。新品种果实市场价格高,需求大,能带来更多收益。”

据了解,橄榄扶贫产业园让赤水村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多了一重保障,乡亲们纷纷寄予了厚望。“现在,乡亲们满怀壮志。有贫困户说,现在农民收入一年比一年好,苦日子已经过去,今后他们还要积极种好橄榄,让橄榄产业恢复往昔的荣光。

■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通讯员 许瑞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