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产业造血,贫困户不用愁生计 大桥修好,学生上学无须坐竹排(2)
日期:[2020-04-30]  版次:[T13]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珠江钢琴集团投入20万元,尖山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文亮个人也带头捐助3000元,通过扶贫工作队和村委会广泛发动乡贤捐资,大桥最终建了起来。

■梅山大桥建起来之前,尖山村红河自然村的小朋友只能坐竹排上下学,非常危险。

珠江钢琴集团对口帮扶梅州市五华县三条省定贫困村见成效——

上磜村:

产茶种番薯 带贫困户奔小康路

上磜村平均海拔450米,是个典型的山村。林地就有1.2万亩,而且土质很好。

扶贫工作队驻村后,了解到种茶大户廖茂章茶叶种得不错,却遇到资金的难题,没办法扩产。2017年,帮扶单位投入60万元,以入股分红的方式,与廖茂章所在的新梅祥福种植园合作建设茶叶产业基地40亩,按照协议,茶叶产业基地每年都要以固定分红+利润的方式给村集体和贫困户分红。截至2019年底,已分红15万元。

廖茂章透露,这里的茶叶富硒甘甜,不愁销路,而且很好种植,一年可以收摘三四次,而且不用什么肥料。由于前景广阔,去年,扶贫工作队加大帮扶力度,采用村集体投资建设、新梅祥福种植园承包管理并保证产量的形式,新建设高山云雾茶叶基地60亩,目前已建成。

珠江钢琴集团驻上磜村第一书记梁家文告诉新快报记者,根据协议,基地要优先聘请贫困户务工,给他们增收。

贫困户廖茂粘和妻子邓远珍平时在家务农和打临时工为生,茶园建起来后,夫妻就经常来这里打工,两人一天就有300元的收入。

梁家文告诉新快报记者,2018年,扶贫工作队还引进了高山红薯种植,地处海拔450米的高山红薯无污染,芯甜口感香,很快就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供不应求。为此,扶贫工作队进一步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种植。廖茂粘就种了约4亩高山红薯,他告诉记者,红薯收成后就改种水稻,这样通过错时耕种,全年都可以靠种植获得收入。

“只要贫困户肯干,我们就会努力帮。”梁家文说,扶贫工作队还于2017年给廖茂粘家买了一头母黄牛,如今已经生了两头小牛呢!

双手已布满老茧的廖茂粘告诉记者,去年一家的人均收入已超过1.2万元。虽然这样,他还想进一步扩宽脱贫致富的思路,“梁书记,我想利用村里的那块空地建一个农家乐,您觉得如何?”他请教梁家文说。

●消费帮扶 电商促销集团包销,扶贫产品不愁销路

产业发展起来了,关键还要解决销售的问题。珠江钢琴集团和三个驻村扶贫工作队非常重视消费扶贫的带动作用,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带销、宣传推介展销、商场超市直销、电子商务营销、帮扶单位助销等多种消费帮扶方式。

三个帮扶村都建有电子商务消费扶贫服务站,同贫困户签了展销一体化协议。如贫困户养鸡,扶贫工作队就发鸡苗;种花生就提供种子,种出来后,商务平台帮他们包销。电商平台销售不出去的,则全部由珠江钢琴集团内部包销。

陈仲明表示,珠江钢琴集团的食堂设了扶贫专窗,专门销售三个帮扶村的农产品。由于集团员工预订踊跃,这些农产品经常供不应求。以尖山村为例,集团内部消费农产品至今累计已有约18万元。“以前他们都不想养不想种,现在有了收入有了甜头,很多人就跟着种养起来,积极性提高起来了。”陈仲明说。

●教育帮扶 捐数码钢琴,圆小学生音乐梦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教育。作为一家专攻钢琴生产的大型企业,珠江钢琴集团很重视对帮扶村教育的帮扶。

“我就住在尖山小学,刚来时,发现小学的音乐、体育、电脑课的教学都很欠缺。”李文亮说。

经过协商,帮扶单位在帮扶村开设了音乐室、电脑室和多媒体室,并组织对老师进行培训。在尖山村小学的音乐室,新快报记者发现,这里有好几台数码钢琴、尤克里里、手风琴等乐器。集团通过网络课程,培训好当地的老师,再让他们教学生,同时捐赠了一批钢琴简谱让大家自学。

福塘村吴佳城的爸爸早逝,妈妈外嫁,剩下他和妹妹跟着爷爷奶奶过日子。爷爷奶奶家有两栋连在一起的房子,驻村第一书记高锐涛就租住在他们其中一栋办公和住宿。近四年来,由于朝夕相处,大家胜似亲人。吴佳城的爷爷奶奶每天做好饭都会叫高锐涛一起吃,高锐涛也自觉每月交伙食费。

由于家长都不在,高锐涛干脆“兼职”当起吴佳城的老师,正读初三的吴佳城遇到学习问题都会找他请教。

●民生保障 捐资建桥,河两岸群众告别出行难

让当地村民津津乐道的,还有当地的一座大桥——梅山大桥。

“我们刚来的时候,大桥只建了一半,群众来往非常麻烦。”多次到尖山村参与帮扶的陈仲明说,因为此桥不通,同属尖山村的红河自然村被隔断,两岸群众来往要多走8公里路,开车都要多耗时20多分钟。小学生每天只能坐竹排渡河上下学,一遇到下暴雨或者洪水,则根本没办法上学。

李文亮告诉新快报记者,这里原本有个完整大桥,后来被运砂船撞坏了。村里从2015年开始集资准备重建,但是按照设计要求需要360多万元,由于资金不足,新大桥建了一半就停了下来。

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决心打通这一民心大桥。为此,珠江钢琴集团投入20万元,李文亮个人也带头捐助3000元,通过扶贫工作队和村委会广泛发动乡贤捐资,大桥最终建了起来。

新快报记者走上大桥看到,大桥横跨的琴江河宽足有100多米,河面情况复杂,可想而知大桥未建时,小学生上学有多困难。建好的桥面虽然不宽,但足以容一辆小车和多个行人同时通行。李文亮说,大桥开通后,不但方便了尖山村,两岸附近四五条村四五千群众都被惠及,出行更方便了。

出行安全有保障,住房安全也不落下。令李文亮和黄建中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9月一天晚上,下大暴雨,李文亮和村干部挨家走访家里破旧的贫困户,看有没有漏雨和不安全的地方。当晚筛查后就安置了四五户人,一户住在村委会,其他的则安排在他们的亲戚家借住。几年来,扶贫工作队引导扶贫资金对14户进行危房改造,如今再也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了。

李文亮说,集团领导非常关心贫困户的住房环境,今年又自筹部分资金,帮扶家里没装修的贫困户进行装修。

2016年底,扶贫工作队投入资金,开荒地挖出五亩鱼塘,让贫困户黄兴沐养鱼。几年来,黄兴沐赚到钱后将房子建了起来。去年底,扶贫工作队了解到他的儿子即将成家而新家又没有装修后,给他家帮扶了部分资金。如今黄兴沐家已装修一新。

近四年过去了,珠江钢琴集团在三个贫困村已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帮扶成果。如今,三条贫困村都新建了村委会、卫生站、文化广场等民生设施,村民们用上了放心自来水,大部分人的家门口都通上了硬底化巷道,生活的改变让当地群众交口称赞。正如尖山村委书记黄建中对扶贫干部说的那样:“扶贫对贫困村来说,是彻底的改头换面,哪怕三十年后回来,我们还是要感谢你们!”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