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齐抓 茂名电白交出亮眼双答卷(2)
日期:[2020-04-30]  版次:[T03]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通过整合村中的荒地、林地、田地、鱼塘等环境资源,楼阁堂村建成了好心公园、综合文化广场、老人活动中心、乡村文化亭、阅览室、钓鱼台等休闲娱乐场所。

依托产业

种植养殖多种方式助力脱贫

在乡村变美的同时,电白区的产业扶贫也在大力推进。该区共投入扶贫资金27538.30万元,实施建设2个镇级产业项目、414个村级产业项目、551个户项目。

在“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市场”五位一体的粤丰盈专业合作种养社养鹅基地项目中,楼阁堂村投入了196万元省扶贫专项资金。龚松林说,这个项目每年有固定收益,去年贫困户人均分红达到了1600元。此外,合作社还与贫困户签订供销协议,提供种苗,提供技术,让农户根据自家能力领养,鹅长大以后由合作社进行回收,带动了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41户、周边普通农户386户养鹅,“连村支书家里也养上了鹅”。

去年,楼阁堂村的贫困户戚亚甜家就领养了鹅,一批养700只到800只鹅苗,一共养了十批,“一年能赚到几万元。”他告诉记者,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养鹅暂停了,但他并没有闲着——与人合伙种的三四亩圣女果刚卖掉,小赚了一笔,最近更是被村里的果农“抢”去给荔枝树、龙眼树喷药、打虫。

“他懂这方面的技术,配好药,带着一个团队的人干活,管了120亩果树。4月正好是给果树喷药的季节,这个活每天有120元到150元的工钱。”楼阁堂村村支书许日光告诉记者,戚亚甜因为夫妻俩身体不好,女儿还在读书,家庭劳动力不足才贫困,但他“头脑灵活又肯干”,有了帮扶之后家里很快就好起来了。戚亚甜说,等今年疫情过去了,他还要重新开始养鹅。

离开楼阁堂村,到达位于麻岗镇的双目村时已是午后,天空飘着细雨,茂名市财政局驻村第一书记颜艳带记者走入了一片刚刚抽芽的果园。这是去年底启动,投入30万元省农业产业扶贫示范资金建立的黄金百香果基地,已经种了十几亩果苗,接下来还要扩展到20亩,“要不是疫情影响了播种,现在应该已经挂果了。”她说,果实成熟后,预计每亩产量能达到2000斤。

在种百香果之前,村里主要的扶贫产业项目是三黄鸡的养殖。养鸡项目占地50亩,其实就是一大片荔枝园,由当地的村民承包在果林里养起了鸡。和楼阁堂村的养鹅项目一样,养鸡场除了有投资分红外,也给贫困户提供了劳动岗位。颜艳指着一位正在喂鸡的大哥告诉记者:“这是贫困户张炳禄,去年6月养鸡场加入扶贫产业后,他就开始在养鸡场打工,一个月能收入3600元。他家两个女儿都在读书,其中一个女儿考上了大学,是村里贫困户中学历最高的。等孩子们读书出来,他们家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防止返贫

打造可持续项目吸引村民返乡发展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如何有效防止返贫?

在黄羌村,贫困户已经100%脱贫,但冯梅梅考虑的是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发展扶贫产业方面不能松懈,还要不断寻找、落实新的“造血”项目。“此前,村里的扶贫资金投资了三个项目,但都是入股分红型,今年我们将引进的项目是真正落地在村里的。”冯梅梅新引入村里的,是朱顶兰花卉种植项目,“新项目投入了40万元的扶贫资金,每年有6%的固定收益,现在土地已经落实好了,会在五一后签订合同。”

在冯梅梅看来,黄羌村有3000亩的高标准农田,但村民外出务工多,土地荒废率比较高。“种植项目的落地,一来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工作岗位,带动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就业;二来能带动村民返田种植,解决土地的利用问题;今后还可以向乡村旅游方面发展,带动村民创业,对村里的经济发展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冯梅梅说,当地的村民有种晚稻的习惯,她已经计划6月份去采购一批优质的晚稻品种回来,发给全村所有的种植户。

去年底,楼阁堂村的贫困户也已全部脱贫出列,村也已退出贫困村。“返贫风险?村里的贫困户还真没有。”龚松林自信地说。村里的养鹅项目每年有分红,“这一块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试行不按平均分配,而是对劳动力弱、人均收入少的困难家庭进行倾斜。”龚松林认为,“原来的分红就是大锅饭,家家都一样。现在不能再吃大锅饭了,不然会让一些人产生依赖的心理,同时也会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没有得到足够帮助。对已脱贫的家庭适度少给一点,还有困难的就多给一点。”再说就业方面,电白是“中国建筑之乡”,村民外出务工选择非常广,工钱也不少,就业不成问题。只有不想出去的或者是其他原因不能出去的人,才会留在村子里打一些临时工,村里也有很多公益性岗位可以提供。

助贫脱困

贫困户以前哭唧唧,现在笑眯眯

有房,有车,在家看电视,出门遛遛狗……这就是74岁的五保户叶家强如今的生活。

叶家强是冯梅梅的结对帮扶对象,扶贫工作队来了之后,他家的危房改造成了1房1厅、带洗手间的新房,接通了电视和网络。记者到达村里那天,冯梅梅恰巧拿到了一批捐助的电视机,给叶家强送了一台过去,还当场帮他把电视机调试好了。叶家强开心地说:“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有得吃,有房子住,什么都齐了。”在叶家强家里,最亮眼的就是停放在客厅里的一辆崭新摩托车,他告诉记者:“这是今年新买的。要不是政府这样的帮扶力度,我是不可能买得起摩托车的。”

如果说叶家强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楼阁堂村贫困户梁木生家现在的生活则让人看到无限希望。

梁木生今年59岁,大儿子身体残疾,还有两个儿子在读书。精准扶贫之前,家里主要靠丈夫外出打工和她在家务农的收入,生活确实困难,住的房子是用板子搭起来的,“热得很!身上又很多病痛,很辛苦的。”

扶贫之后,家里每年各种产业分红收入就能过万元,两个儿子读书还有教育补贴。她自己除了种水稻、龙眼和荔枝,平时还帮村里打扫卫生,家里的经济条件明显改善了。2018年,她家搬进了新盖的两层楼房,“住上新房子,精神都好多了。”梁木生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小儿子已经读高中了,二儿子考上湖北的大学,学的是医药专业。两个儿子不仅成绩好,而且非常懂事,很孝顺。“他们在家的时候,一有时间都会帮我做各种事情。”梁木生最欣慰的是,“看到孩子们以后会有前途,就感觉很开心了,家里以后会慢慢地越来越好的。”

村支书许日光说:“以前我到贫困户家里,大家都是哭唧唧,现在到每一家都是笑眯眯,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而梁木生家是脱贫最有代表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一年变一个样。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