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摘取“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张小锋:这辈子能干成一两件事就很满足
日期:[2020-05-04]  版次:[A05]   版名:[城事]   字体:【
■4月23日,张小锋博士在实验车间内做航空发动机研究,他常常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张小锋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青年高级工程师

●开栏语

旭日东升,头角峥嵘,青年是科技的未来。广州,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引来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强市。新快报即日起推出“广州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录”系列报道,聚焦入选广州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计划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记录他们的创新故事,也为广州科技的前进留下历史底稿。

巨大的机器发出轰鸣声,还有强光、粉尘,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的青年高级工程师张小锋在这里常常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此刻,他正全神注视着数据曲线的波动。

在这个与其说是实验室,但更像是工厂的车间里,正在进行着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穿上“防护服”的测试,航空发动机被称作 “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摘取这颗明珠绝非易事。

8年前,张小锋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克崧一起,首次提出了热障涂层镀铝表面改性技术,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防护,这项研究被评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亮点研究。他说,这项技术距离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这辈子能干成一两件事就很满足了”。

借回上百万元的科研设备

十几年前,张小锋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念材料物理专业。在景德镇这个小城里,生活很简单。他每天对着陶瓷,研究如何烧制不会变形的瓷器,慢慢萌发了对材料学的兴趣。

后来,他转入北京科技大学,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纯。在这里,他迎来了科研生涯的转折点。

2010年研一快结束时,导师葛昌纯给他布置了一项研究任务,需要用到耐等离子冲刷涂层的镀膜设备。张小锋查阅文献,了解到重庆的西南大学有一台这样的设备。

他联系到西南大学,希望对方把设备借给自己。尽管当时这台价值上百万元的机器已经废弃,但面对这个研究生,对方回复,涉及“国有资产流失”,要慎重考虑。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张小锋留在重庆,与西南大学化工学院的领导、资产管理的处长反复沟通,他告诉对方,他们需要这台设备,也有经费修好,后续双方可以一起合作申报研究课题。对方终于同意借出设备。

“你超出了我的预期。”导师葛昌纯院士当时的这句话,让张小锋记忆犹新。他知道,除了科研能力,导师看重的是面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韧劲和能力。自那以后,导师对他越发器重。

两三千万一次的试车机会

在华南理工大学读博时期,张小锋找到了要为之长期奋斗的科研方向。

8年前,张小锋和导师周克崧院士受到启发,共同提出了热障涂层镀铝表面改性技术,这个技术能使发动机拥有更强的性能——更大的推力,更长的寿命……是国内外竞争激烈的焦点技术。

作为一项新技术,要想说服别人应用,就得做出比普通标准高出很多倍的性能。在两三年里,张小锋一项项攻克,终于将全部11项性能指标全部突破,将技术应用到发动机上试车。“一次试车,实验费用大概是2000万到3000万元,所以试车的机会非常珍贵,工艺评审也非常严格。”他说。

为了抓住今年的一个试车机会,张小锋2月13日就开始上班,到4月初,每天都在加班,有时两天只睡6个钟。有时,从早上8点到隔天凌晨一两点,都要守着热处理高温炉,记录参数。还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一个设备失灵了,沟通,调动资源修理,协调各个环节。

邓子谦和张小锋一样,读博期间就来到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后来留下工作,两人一起做科研已有7个年头。在他看来,张小锋不仅对科研有旺盛的好奇心,而且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有动力去做。

他记得,2018年他们进行一个热障涂层的技术攻关,想把铝作为表面涂层材料,张小锋承担了镀铝的工作,是整项攻关的一半。镀铝较薄,能否对热障涂层起到增强作用,所有人心里都没底。张小锋没日没夜地待在实验室,周末也不休息,最终证明镀铝是有用的。

“他做出来之后,我打心眼里很认可他的学术水平。”邓子谦说。

爱“煲电话粥”的博士

张小锋喜欢打篮球,偶尔跟同事聚餐。他还有一个爱好,曾经让邓子谦感到不可思议,“他喜欢晚上九点多十点打电话来,说想到一个新方向,想讨论一下是否可行。”

打电话是张小锋解压、寻找灵感的方式,他每个月的电话费能达到三四百元。平时带硕士生的他,还会给学生打电话。“也许他们不懂,我就听他们在不懂的状态下,怎么去想问题。多打几个电话,就能发现一些灵感,或蛛丝马迹,最终提出解决方案。”张小锋对记者解释说。

邓子谦说,张小锋总是在拓展新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其他人感觉难度大或不可行的时候,会犹豫,而张小锋想到了就赶快去论证,“执行力很强”。

“做科研的不一定能把工程做好,做工程的科研又会差一些,但张小锋靠自己的努力结合得很好。”邓子谦说。

邓子谦还调侃说,张小锋庆祝学术成绩的方式也很特别——有了动力,再发两篇高水平的文章。

不保证成功

由于长期在噪音环境里工作,张小锋习惯大声讲话,听低频的声音有点困难。因为总有挑战在前面,他总是大步走路,匆匆忙忙地奔向前方。

他从事的航空发动机研究,耗时非常长,对技术可靠性要求也非常高。任何一个国家研发一款发动机,基本上都是以20年为周期。如今,他和导师提出热障涂层镀铝表面改性技术已经8年了。

“我才刚开始往应用方面走,现在只是在地面上转一转,验证可行性,真正想规模化生产,也许还需要三四年,甚至更长。科研存在风险,不敢保证百分之百能成功。”

对青年科研人员来说,在这段漫长的“坐冷板凳”时期,除了科研压力,还要承受生活的压力。张小锋说,他的一个本科同学做贸易,收入是他的10倍;一些同学也转到更加热门的研究方向,比如流行的3D打印、石墨烯、智能穿戴材料,这些方向容易出文章,科研奖励也比较多。

“我的导师周院士经常鼓励我,他希望我们不要特别看重物质,更应该看重对国家的贡献和真正的社会效益。”张小锋很认可导师的价值观,一直坚持了下来,“做任何事,做10件能成功一件,就说明运气非常好,我这辈子能干成一两件事就很满足了。”

张小锋告诉记者,他的博士后导师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法国科学院院士吕坚教授经常说,要敢于做出别人没做过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创新,这句话他一直铭记于心。

他说,青年人刚踏进科研领域,不仅要做科研,还要申请项目、做项目结题,写文章、写专利、看文献、财务报销……会面临科研经费、人力资源跟不上的问题,他希望科研单位或相关部门能够设立针对年轻人做科研的项目支持,增加投入。在他看来,广州“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就是一个好平台,入选是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种认可和勉励。

■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采写:新快报记者 吴晓娴 ■摄影:新快报记者 林里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