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景区限流 消费提振 游客体验该如何平衡
日期:[2020-05-05]  版次:[A05]   版名:[天下]   字体:【
■5月1日,游客在故宫参观游览。当日,故宫博物院有序恢复开放,实行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每日限5000人参观。新华社发

预约制渐成常态为旅游业界提出新问题

据新华社电 加长版“小长假”已近尾声,不同于以往“说走就走的旅行”,“无预约,不出游”成为今年“五一”旅游的新亮点。

在“预约制”渐成常态的趋势下,如何让游客“来之能游、游之能乐、乐之能返”,实现旅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游客和从业者的共同期待。

游客点赞“不一样的风景”

5月1日上午8时,在闭门谢客97天后,600岁的北京故宫迎来了它恢复开放后的首批游客。为避免人群扎堆聚集,故宫对每天前来参观的人数限定在5000人。“没见过人这么少的故宫!”首批进入故宫游览的游客高兴地说。

“无预约,不出游”成为游客眼中今年“五一”旅游的新亮点。在北京一些热门景区,游客忍不住点赞景区“预约制”的实效——“山和花海代替了人山人海”“童年记忆中的北海公园回来了”。

故宫于4月29日晚间开放门票预约系统,在不足12小时内,5月1日至5月5日的2.5万张门票全部售罄。

提前预约、抢到故宫门票并不容易。北京市民刘女士说:“牡丹花开了,前边看看建筑,后面赏赏花园,往各院落里走一走,平时错过的风景今天可以一一细品,值得。”

限流之下仍有矛盾待解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推行预约制与限流30%的要求,多地景区将流量管控的关口前移,变被动的现场分流为主动的行前计划和引导,为景区秩序带来新变。但“限流30%”的红线之下,依然存在一些矛盾亟待破解。

一方面,是景区整体限流与局部景点拥挤之间的矛盾。

5月1日,一段在社交网络广为流传的视频显示,为了看日出,游客排队等候登山时造成了泰山景区局部区域的拥挤。尽管泰山景区在5月1日执行了接待量不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30%(3.4万人)的要求,依然没能避免局部拥挤情况发生。

业内认为,景区内部景点出现的“冷热不均”现象,与局部导流不到位、重要节点的管理存在短板有关。

另一方面,是触发限流应急预案与游客体验优化之间的矛盾。

5月1日晚,陕西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游客暴增。对此,景区及时实行人流管控,临时取消了“不倒翁小姐姐”的演出项目。一些网友在社交网络表示,被临时启动的人流管控预案,影响了游玩体验。

此外,对于“预约制”短时间内的迅速铺开,部分受访游客坦言“不太习惯”。“以往说走就走,一家人临时起意想去哪儿玩都行。现在不但要提前预约,有的人气旺的景区还得提前两三天抢票,真有点不适应。”西安市民黄薇薇说。

应兼顾经济、安全和体验

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在限制人流、提振消费、优化体验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让游客“来之能游、游之能乐、乐之能返”,这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国内旅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也是未来假日期间景区需要继续面对的挑战。

业内表示,景区客流管控,既要讲究整体限流,也要重视局部导流。

对于整体限流的把握,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认为,景区限流需统筹兼顾经济性、安全性、体验性三个方面。

“景区应结合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根据自身实际,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核定最大承载量。”中国旅游研究院景区研究主管战冬梅说。

结合当前旅游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趋势,魏翔表示,物流网应当成为未来旅游景区人流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使用视频摄像头、路面传感器,跟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对接,对游客行为进行实时实景的监测、提示和有效引导,不失为智慧旅游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