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到需要的地方去 办“走心”的教育
日期:[2020-05-15]  版次:[A05]   版名:[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   字体:【
■尹钜文与学生合影。受访者提供

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小学体育教师尹钜文:

2018年8月,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小学体育教师尹钜文前往新疆开启支教征程。在一年半的支教时间里,他精心备好每节体育课,在学校办起足球社团并带领足球队创下佳绩,还结对帮扶了4位青年教师,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尹钜文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大学毕业后,就读体育教育专业的尹钜文被聘成为寮步镇香市小学一名体育老师。2017年,东莞市要选派教师援疆,得知消息的尹钜文萌生了援疆支教的念头。这个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反对,“我父母当时不了解新疆的情况,认为那边条件艰苦,而且那时我孩子只有两三岁。”尹钜文说。好在同为教师的妻子全力支持他,经过夫妻俩的同心劝说和解释,父母终于打消了顾虑。

2018年8月23日,尹钜文从广州出发,正式踏上援疆支教的征程。“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传递一份力量。”出发那天,队服上的这句话让尹钜文更深刻认识到支教的意义。在远离家乡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尹钜文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支教生活,其间他先后到过两所中学支教。

教育一定要“走心”

喀什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风沙频繁,尹钜文说,自己在沿海长大,刚开始不适应当地的环境。在支教的第一所中学图木舒克市草湖中学,尹钜文一人要负责六个班的体育课,一周的课程至少有21节,工作从鸡鸣前的早操开始,到街无人影的晚自修结束。尽管辛苦,尹钜文对待课堂、对待学生总是尽心尽力,因为他坚信,教育一定要“走心”。

“当你用心教学生时,他们也会用行动回报你。”为了帮助学生找到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增强体质,他不会让学生重复单调的跑步、做操等运动,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开设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多种类型的体育课堂,让每位学生都能投入进去,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尹钜文在学生中的人气非常高。他回忆说,“每次到我的课,总有一群孩子在我办公室门口等着。” 尹钜文也清楚记得,在他即将离开草湖中学时,刚好遇上校运会,有个孩子对他说,“老师你留下来看我比赛吧,我要努力拿奖,然后把奖牌亲手送给你。”孩子淳朴的话语十分打动人,也更加坚定了他教育要“走心”的理念。

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支教期间,为了做好“传帮带”,尹钜文也投入不少心力。尹钜文先后与四位特聘的年轻教师结对帮扶。除了要备好自己的课,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徒弟上课,帮助他们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打造出他们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和亮点。虽然时常分身乏术,但尹钜文却干劲十足。

在草湖中学时,尹钜文观察到,学校很多学生热爱足球且身体素质好,便与两名徒弟一起打造起学校第一个足球社团。一个多学期就成效初见,师徒三人分别在喀什片区的足球比赛中带领学生获得小学女子第一、小学男子第二、初中男子第三的好成绩,其中小学女子足球队更是荣获建校以来的突破性成绩。

在尹钜文看来,支教的时间毕竟很短,教得再好受益也只是很少一部分学生,扎根在新疆的青年教师,才是当地教育的中流砥柱,成就他们才能更好地成就新疆的教育。“如果可以在这段时间把教学理念传授给更多青年教师,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就能让更多孩子受益。”尹钜文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