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我想上学,读书才能回报帮助过我的人”
日期:[2020-05-20]  版次:[A16]   版名:[公益]   字体:【
■振锟期盼移植手术令他重获新生。

■吴振锟筹款专用二维码。

汕尾少年罹患重症,父母殚精竭虑筹治疗费

温暖1354号

●温暖诉求

吴振锟很少下地走动,近一周,他吃饭都在床上。这个13岁的汕尾少年,因患急性髓性白血病而中断学业,已在病房里住了10个月。这期间,他和父母一道熬过痛苦不堪的化疗,经过忐忑不安的等待,撑过四处借贷的困窘,终于在5月15日进入移植仓,完成骨髓移植。注入体内的造血干细胞是振锟生命的“火种”,懵懂的他不敢乱动,生怕这来之不易的“星星之火”有丁点闪失。振锟知道,家人殚精竭虑、负债累累守护他的生命,自己一定要争气地活着,健康地长大,努力地回报。

懂事的“大哥”

振锟是吴克泉的长子,在弟弟眼里,13岁的他是名副其实的“大哥”。“俩兄弟相差只有2岁,但振锟很懂事,自小爱护弟弟,读书后每天都辅导弟弟的功课。”吴克泉一家生活在汕尾市东涌镇东吴村,38岁的他未选择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虽然珠三角任何一家工厂的工资,都可能高于他在汕尾城区一家药店的收入,“老人和孩子都跟我们一起生活,钱挣得不多,但足够维持日常的开销。”

吴克泉的妻子在东涌镇一家文具厂上班,月薪不足两千元。但她与丈夫怀有同样的想法,每天早出晚归,只为一家三代同在一个屋檐下。吴克泉说,两个儿子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也不错,去年6月,参加过小升初考试后,振锟很期待中学生活,暑假期间还和同学去参观过即将入读的新学校,不止一次跟妈妈说,初中学科增加,要更勤奋才能应对。

但是命运作祟,在振锟掰着指头盼开学时,灾难突然降临在他身上。2019年8月初,正值盛夏。兄弟俩在酷热中玩闹回来,脱下T恤擦汗。“哥哥,你后背受伤了?”弟弟在振锟身后问,妈妈闻声走过来,越看越觉得蹊跷。“他说不痛,也不像外伤,但一片一片的淤青很扎眼。”吴克泉和妻子仔细观察,发现儿子的手臂上还有密集的红点,夫妻俩面面相觑,隐约觉得不安。

突然的疾病

几天后,吴克泉请假带振锟去汕尾市第二医院做检查。拿到血常规报告,医生皱着眉告诉他,振锟多项指标不合格,有罹患白血病的可能,建议他转往广州的大医院做复查。

吴克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白血病?儿子振锟怎么会得白血病?8月14日,振锟来到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详尽检查,确诊急性髓性白血病。“病情发展很快,当时情况危急,只能送入重症监护室抢救。”吴克泉说,脱离危险后,振锟接受了五期化疗,期间历经磨难,“因为药物副作用多次感染,呕吐,嘴巴溃烂不能吃饭,还得过肺炎,但他都咬牙扛下来,从没闹过脾气。”吴克泉心疼地说,看到孩子疼得冒汗,妈妈捏着他的手,请他喊出来、哭出来,但孩子紧闭着嘴巴摇头,不出一声。

最让吴克泉夫妇心疼的是,13岁的儿子非常了解自己的病情,他知道白血病的“杀伤力”,并一直鼓励自己与病魔鏖战到底,“我还要回去上学,读好书才能回报帮助过我的人。”懂事的振锟明白,自己能在医院住10个月,需要很大一笔医疗费支撑,这些钱,都来自好心人的借贷或捐款。

幸运的移植

吴克泉从未富裕过。“家里没有积蓄,我和妻子的工资,只够一家六口人的日常开销。”他说,病魔的狙击令他狼狈不堪,带振锟来广州治疗时,只能去工作的药店借钱,“老板二话没说借给我1万元,从来没有催我还钱,我非常感激。”他告诉记者,医院里的开销超乎他的想象,“一个疗程就要几万块,加上移植前的入仓押金,全部花销已经接近50万元。”吴克泉每个月都要回老家报销一次医疗费,将能报销的五成费用赶快加入下一期治疗,但化疗药物中很多需要自费,迄今为止,振锟的自费部分已超过20万元。

5月中旬,与弟弟配型失败的振锟,幸运地找到一份八点相合的脐带血,并于15日成功完成移植。从入仓准备移植到现在,振锟选择静卧在床,很少下地走动,他知道身体里有注入了新生的“种子”,生怕因为自己的不小心,影响到它“发芽”。妈妈在仓内陪护,她发现儿子眼里常流露笑意,“想什么了这么高兴?”妈妈问,“也许9月份能回家,回学校呢。”振锟答。

妈妈“嗯嗯”应着,摸一摸振锟的额头。她不忍心告诉儿子,移植后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一道道生死关口,“任何排斥反应或感染,都可能前功尽弃。”吴克泉低声道,应对意外需要钱,而时至如今,他已借无可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