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创新(1)
日期:[2020-05-22]  版次:[A04]   版名:[2020全国两会]   字体:【
■2019年10月,正在建设中的海珠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摄(资料图)

■王筱虹

■胡德兆

举棋高端落子前沿,集聚人才科技攻关

滚滚珠江,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因子,始终在广州这座活力之城的血液中涌动。近年来,广州如高速行驶的列车,正通过新旧动能的“换挡”,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科技创新,正是其中的坚实抓手、动力之源。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历史战略机遇中,广州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到科技企业,不断释放着每个环节的创新活力。在全球的创新网络之中,广州正铆足干劲,积极融入,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力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支撑高质量发展出新彩。

治污创新“样本”全国推广

持续的技术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能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端发展带来源头活水。

多年来深耕环境保护的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筱虹告诉新快报记者,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广州有不少创新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燃煤电厂“超洁净排放”改造,就是广州在治理大气中的一项重要创新。

王筱虹记得,2014年年初,广州组织相关企业前往国内外先进城市,对燃煤机组“超洁净排放”改造技术展开调研学习,在此基础上形成《广州市燃煤电厂“超洁净排放”改造方案》。同一年,广州有团队开始对广州市的PM 2.5来源进行解析研究。而广州对PM2.5的监测,至今已有20多年了。

“有些创新在原有的传统技术上,稍加组合改造就可以做到。”她说,当时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广州,需要节能减排,但没有那么多天然气供给,新能源也没有跟上。燃煤发电,依然是刚需。科研人员一边想办法提高燃烧过程中的效率,另一方面,在末端解决燃煤造成的PM2.5的问题——将排放标准提高到和天然气发电一样,即运用“超洁净排放”技术。

“这项在原有技术上创新出来的新技术,让燃煤的末端排放标准达到了天然气的排放标准,而且运行稳定。这给国家能源结构的转变,提供了时间。”王筱虹说,正是这一“广州样本”最后成为了全国火电厂改造的样板,在全国范围推广。

王筱虹介绍,如今,“超洁净技术”概念,还延伸到了其他传统重污染行业,比如冶炼、建材、水泥行业等。更重要的是,“超洁净排放”技术推动了城市布局的变化。譬如广州市规定城区内不得转运燃油、煤等燃料,城市布局的变化,迫使许多原分散在各处的工厂集中进驻一个个专业园区,同时拆除老旧的动力站或锅炉系统,原来内部自供的动力源(如供热、蒸汽等)则改由专业园区配套的火力发电厂统一进行区域热电联供。采用“超洁净技术”的发电厂不仅大大降低污染,还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使各类成本也降低了。

“解决环保问题,并不完全是在环保内解决。”王筱虹认为,这就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规划中,将环保提前纳入产业结构设计和城市布局中,很多可能的污染问题,就在前端被规避掉了。”

敢于探索,为前沿领域保驾护航

生物医药产业是广州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也是广州最有可能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干细胞是一项颠覆性的创新技术。

全国政协委员、赛莱拉干细胞董事长陈海佳的企业,聚焦的正是中国干细胞产业化的发展。在他看来,法规政策是滞后于科技创新的,干细胞属于前沿领域,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包容与支持。事实上,国家也注意到了这个领域,针对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和技术备案,出台了很多政策。“广州市同样出台了关于干细胞的专项,也有很多有利于前沿生命科学和干细胞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科研政策。”陈海佳说。

记者了解到,2018年9月,广州市出台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提出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5个重点子行业发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位列其中。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推进10家左右行业龙头企业、10家左右高成长企业、5个关键共性产业支撑平台建设和发展,大力支持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创新,同时围绕重点子行业引导组建5支以上专业创投基金,助推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向价值链、创新链高端发展。

广州科技企业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科技企业量大质优,也成为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白云电器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打铁创业起步,白云电器发展至今四十年,从技术含量低的低压电气往技术含量高的高压、超高压、特高压、自动化领域延伸,成为国内同行业产品链最全的企业。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德兆介绍,面对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白云电器以需求为导向,加快从“装备制造型企业”向“智造+服务型企业”转变。

围绕科技创新,白云电器投资5亿元在广州基地建设了具有国内外行业领先水平的智能数字化工厂,逐步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彻底改变了过去“摆地摊式”粗放的生产模式,并与上游供应商正在运行的生产互联,实现产品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被认定为广东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并获得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立项。

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围绕客户需求,白云电器在广州地铁BT项目上就有所尝试,使企业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商变成了系统集成服务商,现在已为广州地铁10条线路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首创了运维服务方式,开拓了全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能做这些事,跟广州市开放的政策做法分不开,市委、市政府经常向企业问计问需,极力帮助企业成长,我们提了建议之后,得到的响应特别及时、客观。”胡德兆表示。

■专题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陈红艳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吴晓娴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吴晓娴 ■专题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孙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