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3)
日期:[2020-05-24]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出土的“曾公求”编钟组合(上图)和“曾夫人渔”铜礼器组合(下图)(拼板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车坑出土的神人驭龙双通车构件。 新华社发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全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子城内西北部居址(自南向北)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暗格木箱内出土的鎏金王冠和金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镶嵌绿松石四曲鋬指金杯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前室东壁仪卫图(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按年代早晚排序)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整理

(本版图文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中国文物报,文博中国,人民网,新华社。)

7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考古构建最完整的周代封国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随州市博物馆

曾都区考古队

项目负责人:郭长江

曾公求、曾侯宝和曾侯得三组曾侯墓葬及其车坑、马坑及相关不同级别贵族墓的发掘,弥补了春秋中期“曾国”考古的缺环,以考古发掘构建了最完整的周代封国历史材料,在曾国乃至两周考古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枣树林墓地位于湖北省随州市东城办事处文峰社区,与近年发掘的文峰塔墓地均属于义地岗墓群,是一处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曾国贵族墓群。

枣树林墓地铜器铭文,涉及曾国族系、官职、音乐,以及昭王南行和东周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是理解春秋时期南方地区诸侯国政治、文化、科技的重要资料。曾国历史从传世文献记载不明,到考古揭示出清晰的国君世系、社会阶层、文化面貌,体现出考古写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出土的大量青铜礼乐器,对于深入探讨周代的礼乐文化面貌及其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

芈加编钟铭文 “帅禹之堵”、“以長辝夏”,可与传世豳公盨、秦公簋、叔夷镈的“禹”“夏”铭文相印证,反映了春秋时期不同文化区域对“禹”和“夏”的共同认知,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了新材料。芈加铜器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等,充分证明曾即为随,从而为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曾随之谜”画上了句号。

8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

西域孤城,节比苏武

发掘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田小红

石城子遗址,是目前新疆地区唯一经考古发掘的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城址,也是迄今新疆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汉代军事要塞。结合历史文献,基本确定为《后汉书》中记载的“疏勒城”。该遗址对研究两汉时期边城的规划提供了参考。

遗址位于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村,地处天山山脉北麓山前丘陵地带,北与奇台、吉木萨尔等绿洲相连,南越天山可至吐鲁番盆地。古城建在崖体上,北高南低,其平面近似长方形,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

它是两汉时期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战略孔道,是西域纳入汉帝国政治版图的实证,对于厘清汉帝国在西域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深入研究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管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照文献记载,基本确定石城子遗址即为东汉耿恭驻守的“疏勒城”旧址。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统辖整个西域地区军政事务,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公元前48年,西汉在今吐鲁番盆地始设戊己校尉管理屯田事务,分戊校、己校分驻天山南北。东汉明帝时,遣西域都护陈睦驻乌垒(今轮台地区)、己校尉关宠驻柳中(今吐鲁番鲁克沁),戊校尉耿恭屯金满城(今吉木萨尔地区)。公元75年,耿恭“以疏勒城旁有涧水可固”,引兵以拒匈奴。石城子遗址考古发现与高昌故城附近“高昌壁”所属遗物及甘肃敦煌市悬泉置遗址、马圈湾遗址所出有关戊己校尉汉简资料结合,共同实证了两汉时期设立西域都护之后有效管辖西域军政事务的辉煌历史。

9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高原埋巨室,暗格藏金冠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王鹏

泉沟壁画墓,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吐蕃时期壁画墓,绘画技法具有浓郁唐风影响,图像内容又兼具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特色。其中的彩绘漆棺,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独特葬具装饰形式。墓葬内设置密封的暗格,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考古史上都没有发现过类似的先例,暗格中的鎏金王冠显示,墓主人很可能与吐蕃时期当地的王室有密切关系。

墓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河东村东2公里处,分布于泉沟周边的山谷地带。根据出土物特征和壁画内容风格,可以推测该墓葬为吐蕃时期,碳14测年显示为公元8世纪。

公元8世纪,青海地区处于吐蕃统治下,丰厚的财富积累和文明发展高度,以及唐朝和中亚地区文化的输入,对青海地区多民族文化形成了重要影响。该墓葬的发现,对于探讨古代汉藏文化融合进程和青海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在后室西侧木椁外墓底坑壁上,发现一处封藏的暗格,内置一长方形木箱,长1米、宽0.9米、高0.89米、厚0.6米,箱内端放一件珍珠冕旒龙凤狮纹鎏金王冠和一件镶嵌绿松石四曲鋬指金杯,木箱下铺有粮食种子。鎏金王冠前后各饰一对翼龙,两侧各饰一立凤,后侧护颈饰双狮,周身镶嵌绿松石、蓝宝石、石榴石、天青石珠等,内衬以丝绸,冠前檐缀以珍珠冕旒。供奉和珍藏的意味突出,可见是墓主人最为珍视的、兼具神圣性的重要物品。鋬指金杯有四曲杯体和方形圈足,装饰富丽,技艺精湛,融合唐朝、中亚和吐蕃之风于一体,以往出土的同类器物中无出其右者。

10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沉舟侧畔,丝路流光

发掘单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项目负责人:孙键、崔勇

“南海I号”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古代沉船,其沉没地处在广东中部通往西部海上交通的主航道上,也是古代中国通往西方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在文物、船体、社会关系、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信息。巨量外销瓷、大量手工艺制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及众多金银铜货币的发现,显示了宋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已涉及到海外贸易体系当中。所有这些,都彰显了南宋时期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历史见证。

这项工作前后历经近三十年,从水下调查、整体打捞到发掘保护和公众展示,是世界水下考古界的经典之作,也见证了我国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水下考古学科的发展历程。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