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
日期:[2020-05-24]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近景(上图)、疥疙洞遗址出土的石制品(下图)(拼板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拼板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出土的石雕。 新华社发

皇城台工作区域

(按年代早晚排序)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整理

(本版图文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中国文物报,文博中国,人民网,新华社。)

1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进一步揭秘了我们从哪儿来

发掘单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南京大学

项目负责人:王社江

陕西南郑疥疙洞遗址,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罕见的、保留了距今10万年-1.5万年间人类化石和丰富文化遗存的洞穴遗址,它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境内10万年-5万年间的关键考古资料,填补了汉中盆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型居址的空白。

秦岭是中国南北自然与人文地理过渡地带、分界线,被誉为“中华龙脉”。深入开展该地区旧石器考古工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演化和旧石器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95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单位在秦岭地区开展了持续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发现旧石器遗址400余处、旧石器20余万件。2017年以来,为弥补秦岭中西部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洞穴遗址发现的短板,研究团队在汉中盆地开展了洞穴专项调查,于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新发现了疥疙洞遗址。

在其27㎡的发掘面积中,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面、石器加工点、火塘等遗迹,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

中国早期现代人化石的地点中包含文化遗物者极少,疥疙洞遗址不仅出土有距今3万年左右的现代人化石,还发现有丰富的、共生关系清晰的小石片工业系统的石器,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学说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这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对研究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体质特征、栖居方式、行为方式、石器工业面貌、文化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环境背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中国最早的玉文化组合

发掘单位: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饶河县文物管理所

项目负责人:李有骞

小南山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乌苏里江左岸,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2015-2017年和2019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饶河县文物管理所连续发掘,总揭露面积1600平方米,确认五支不同时期新的文化遗存,发现东亚地区系统用玉的最早证据。

跨度达15000年的这些文化遗存,对构建黑龙江下游乃至滨海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意义重大。一片新石器时代早期墓地的发现尤为重要,为研究乌苏里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形制演变和文化序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玉玦等玉器的大量出土,为我国玉文化的起源和传播以及早期玉器加工技术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新石器时代晚期房址及具有沃兹涅谢诺夫卡文化特征陶器的发现,也丰富了这一时期该地区的文化内涵。

近几年在小南山遗址发掘出土玉器120余件,加上以往发现,总数已超200件,种类包括玉玦、环、管、珠、扁珠、璧饰、锛形坠饰和玉斧等,构成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玉文化组合面貌,尤其玦饰、玉管、璧饰等,对其后的东亚玉器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些玉器上多见砂绳切割技术留下的弯曲条形痕迹,此为目前世界最早的发现,比中美洲同类技术早六千多年。砂绳切割技术后来成为红山、良渚玉工的主打工艺,奠定了中华玉器文化早期蓬勃发展的技术基础。

3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

“神兽”和东亚地区最早宫城

发掘单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

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

项目负责人:孙周勇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史前城址。该城址是中国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的超大型中心聚落和区域政体中心。其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南缘,目前已经发现了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的石砌城垣,城内面积超过400万㎡,其中,皇城台是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

连续九年的系统考古工作表明,皇城台或已具备了早期“宫城”性质,是目前东亚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早期宫城建筑,展现了黄土高原上一处神秘王国都邑的极致辉煌。石峁遗址考古成果不断刷新着学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高度。

大型夯土高台建筑基址、气势磅礴的石砌护墙、设计精巧的城防设施以及藏玉于石、杀戮祭祀等特殊迹象,还有石雕、陶鹰、卜骨、陶瓦、口簧、玉器等珍贵文物,不仅彰显了皇城台的核心地位,而且暗示着石峁城址在中国北方地区社会复杂化过程中具有的区域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双重角色。

截至目前,大台基南护墙共发现了70件石雕,除21件砌筑于南护墙墙面上、一件矗立在夹道地面上之外,其余均出土于夹道内的南护墙倒塌堆积中。依其形制可分为平面型、塑像型、立柱型三类;雕刻技法以减地浮雕为主,兼有少量阴刻和圆雕;图像内容可分为人物、动物、“神兽”、符号等。关于这些石雕是否“旧物新用”还是处于原本的位置,依然存在较大的讨论空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