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教育帮扶见真章 村里频出高材生 产业造血促创收 村民走上致富路(2)
日期:[2020-05-29]  版次:[T07]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赖卓宜开起了自己的养鸡场。

■惟德无土栽培蔬菜,既带来就业岗位,又能给贫困户和村集体带来分红。

■莫志光作为致富带头人,在关前村建起了扶贫车间。

关键词2

产业帮扶

创业养鸡、产业分红、消费扶贫……

千方百计充实贫困户“钱袋子”

除了在教育帮扶上下足功夫,对于关前村97户贫困户的脱贫大业,扶贫工作队也是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做到因户施策,对于有劳动能力和创业意愿的贫困户,想尽办法让他们走上发展的正轨。今年五十多岁的赖卓宜,早年间儿子失踪,儿媳改嫁,留下老两口带着两个孙子一起生活,一家四口相依为命。

2017年,扶贫工作队在充分了解赖卓宜的发展意愿之后,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的三年免息小额贷款,再利用3万元的扶贫资金资助他盖起了两间养鸡棚,让他开始了自己的养鸡创业之路。“我们帮他联系了企业进行合作,由企业提供鸡苗、技术指导等,赖卓宜负责养殖,养到一定的天数,企业负责回收。”毛朝雄说,这样一来,赖卓宜几乎不需要承担什么养殖的风险,收入有保障,一年能养鸡2万多只,纯利润保守估计都有5万多元。“这两天正在忙着给鸡打疫苗,所以有点忙……呵呵……”赖卓宜指着一批刚养不久的鸡苗笑着说,自从实现养鸡创业之后,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很多,两个孩子读书也有助学补贴,每年还有来自扶贫产业的分红,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赖卓宜口中的扶贫产业分红,正是扶贫工作队结合关前村的实际,利用扶贫专项资金投入的产业,所带来的收益。“异地光伏项目、惟德农业项目、金鲜美项目、华润风能项目等,这些都属于资产性收益项目,2019年为有劳力贫困户带来资产性收入分红人均1478.44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76万元。”刘文学说,在这些产业扶贫项目中,其中越秀区财政专项资金投入200万元,保障了贫困户及村集体长效收入的稳定性。当然,扶贫产业的投资,并不是投完钱了就一帆风顺,当企业遭遇困境时,扶贫工作队也是群策群力,积极帮助企业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难题。

今年2月,在得知龙山镇脱贫攻坚重点农业项目——惟德无土栽培蔬菜因疫情严重滞销,存在亏损严重的风险后,多地的驻村工作队都及时行动、多方奔走,扛着蔬菜样品,逐家逐户积极走访联系企业、工厂、超市和肉菜市场等帮助销售滞销无公害蔬菜。“在清远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驻佛冈扶贫工作组、县扶贫办、龙山镇党委、政府等高度重视,多方协调和帮助下,我们通过媒体平台发布了扶贫产品滞销的信息,加大推荐销售力度,并积极联系对接扶贫单位等交易平台,加快滞销蔬菜消化库存,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组建爱心助力微信群,通过在群里发布产品信息,帮助农户销售滞销农产品等方式,最后惟德无土栽培蔬菜基地滞销的10万斤蔬菜全部出售,并帮助该项目拓宽了稳定销路,保证了脱贫攻坚重点项目的正常运转,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毛朝雄说,这是大家齐心协力的成果,也显示了上下一心全力投入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力量。

关键词3

党建引领

新增设施、强化组织、规范管理……

解决村两委的领导力难题

为了给关前村带来脱贫新气象,扶贫工作队还十分重视抓好党建的引领作用。2016年到2018年,帮扶单位清远市税务局投入20余万元,对关前村党支部活动场所基础设施进行了配置,制作了党徽,采购了投影仪等设施,完善了党建办事场所,为关前村开展党员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场地。

“2019年,关前村被评为‘软弱涣散村’,而要做好扶贫工作,一个高效有能力的党组织是不可或缺的。于是,我们通过加强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严格开展党员教育管理、严格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严格规范党费缴纳和开支工作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全面整顿存在的软弱涣散情况,不断提升关前村党总支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毛朝雄说。

到2019年8月,关前村已完成调整优化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工作,由6个党支部优化调整为2个党支部,而今年4月已顺利通过了“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的工作验收,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奠定了组织基础。

解决了村两委的领导力难题,关前村的扶贫工作推进十分顺畅,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赖家庄道路硬底化以及高禾塘、河田文化室建设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期完工,村民生活的便利性得到大大改善。

◎帮扶故事◎

“只要他们肯来务工,我都接收”

打工仔返村,

开办扶贫车间造福乡里

眼见着关前村一天天日新月异,曾经背井离乡的打工仔,也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来,大叔,麻烦你跟我一起搬一下这几箱货!”正对着村委会的腾达玩具厂扶贫车间门前,莫志光刚拉回一车新货,正忙着和其他工人一起卸货。

2018年以前,莫志光一直都在深圳、广州等地的企业里打工,外面虽好,但始终没有归属感。看着家乡正在一天天发生着变化,莫志光也想回乡发展,并利用自己多年在外攒下的资源为村民做一点事情。“我也是党员,我想在村子里办一个玩具厂的扶贫车间,这样可以吸纳本村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尤其是贫困户,只要他们肯来务工,我都接收。”莫志光说,目前到扶贫车间工作的村民约有20人,其中贫困户有5名,而对于个别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离不开家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其把产品带回家里加工,真正实现了不出家门即可就业。“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很多外地的工厂还没有复工,莫志光宁可自己扛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在3月份开始复工复产,保证贫困户和村民的务工收入。”毛朝雄说。

贫困户韦美秀,老公中风在家,还有三个小孩尚在读书需要抚养,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以前就是靠种田,能吃饱就不错了。”韦美秀说,村子里的扶贫车间开了以后,去年8月她开始来这里务工,一个月有1300多元,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如今,孩子们读书有国家补贴、有帮扶单位的补助,家里的危房也做了改造,每年还有扶贫产业的分红可以拿,以前最担心的“孩子没钱读书、家中没米下锅”的难题,总算是不愁了。“三个孩子只要好好读书,以后出来工作肯定可以有自己的新生活的,那我也就知足啦。”韦美秀笑着说,是扶贫扶出了她对新生活的渴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