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让文物“活起来” 广州首批15个文物保护利用典型公布
日期:[2020-06-10]  版次:[A08]   版名:[时政]   字体:【

■优秀的文创产品。 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

■现场展示的优秀文创产品吸引市民驻足观赏。 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

新快报讯 记者李佳文 通讯员穗文广旅宣报道 2020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暨文创产品推介活动”昨日在陈家祠举行。活动发布了15个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把文物“活化”摆在了突出位置,方法形式多样,为广州市的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有益借鉴。

广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7年来共投入3亿多元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补助文物修缮保护项目近800个,有力促进了广州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据介绍,经过近两个月的案例征集、资料审查、案例初评、公示投票、专家复核、案例终评等流程后,在47份申报材料中最终评选出杨匏安旧居修缮及活化利用、番禺区文物“三级联保”体系等15项典型案例,向公众正式推介,其中包含了13项典型项目和2项典型区域。“此次评审程序相当严格,最初申报的40多份材料中,只有一半左右的案例进入了初评。”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文物管理处处长郑小炉说。

15个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1 杨匏安旧居修缮及活化利用

2 南越国宫署遗址二三区回填保护及展示工程

3 逵园保护利用项目

4 万木草堂保护与活化利用项目

5 陈家祠预防性保护及展示提升项目

6 李小龙祖居活化利用项目(李小龙生平展览馆)

7 善世堂修缮工程

8 九成书院活化利用项目

9 南海神庙及码头遗址展示和整治工程

10 玉喦书院(含钟氏大宗祠建筑群)修缮保护工程

11 兆年家塾保护与活化利用

12 平和大押旧址活化利用

13 阮海天故居修缮保护与陈列布展项目

14 番禺区文物“三级联保”体系

15 黄埔区文化遗产监督保育工作站

相关报道

把文物“带回家”

广州拟允许文化文物单位开展创意产品开发经营

新快报讯 紫檀木雕冰箱贴、广彩葫芦酱碟筷架、帅府日记款笔记本……“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暨文创产品推介活动”现场择优展示了市属各文博单位和相关文化单位设计制作的15个优秀文创产品。精美的产品,巧妙的创意,让不少路过的游客大呼“买买买”。

据悉,广州拟推出《关于推动广州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试行)》,允许文化文物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采用独立、授权、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经营。通过探索建立全市博物馆文创联盟,积聚各馆力量和资源,集中展示、宣传推介文博单位文创产品。

据了解,近年来,广州将文创产品开发纳入立法层面加以保护和推动,《广州市博物馆规定》明确了从经费上给予支持,明确了文化创意产品的多种开发渠道。广州各博物馆及一些文物文化公司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同时,市文广旅局结合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等契机,要求市属博物馆结合馆藏特色,尝试通过博物馆品牌授权的方式,走市场化的道路与企业合作,借助企业的技术力量,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

“我们不仅要让文物‘活起来’,还要让人们把文物‘带回家’。”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道出了广州的博物馆人投身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初心”。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采用1+1+N模式,积极探索公益一类博物馆文创模式,采取“授权开发、委托经营”的方式,与各类企业合作开展文创工作。2019年在陈家祠内共销售文创产品超过16万件,销售额达695万元。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