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大村村”村村联动 “四季美”美美与共(2)
日期:[2020-06-28]  版次:[A05]   版名:[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   字体:【
■68岁的老人张运金和妻子都在加工厂务工,两人并排坐在几大筐菌菇前,双手并用,暗暗比拼谁的动作更快。

■亲手将鸡枞菌养殖业引入大村村的天河区扶贫工作组副组长农仲林,通过自己试种,总结了一套成熟的养殖经验。

■鸡枞菌目前的批发价在每斤30元以上,它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每年接近300万元。

立体种植

农民不必仅在土里刨食

为激发包括养殖场在内,所有四季美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刘苑红采取了固定工资与考核奖励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强化对工人的技能培训并深耕企业文化,让员工抛弃以往打工仅是“打份工而已”的落后观念,激发其内生动力,主动参与到公司的生产经营中,上下同心发展生产。

63岁的贫困户廖定英,已经在四季美公司务工3年,是最早一批员工,踏实肯干的她今年3月从种植基地转入鸡枞菌养殖厂帮忙。她告诉记者,丈夫英年早逝,儿子又患有心脏病,如果不是脱贫攻坚带来的好政策,一家人的生活非常拮据。“忙完摘菇,我还养鸡种菜,除了务工每月有3000元工资,还能自己卖些农产品补贴家用。”廖定英捧起几朵刚采下鸡枞菌,“特别好吃,老板也给我带回去品尝过!”

“开合标准不同的鸡枞菌,要分开到不同环境去处理。”刘苑红捏着一根“盛开”的鸡枞菌,“这样的菌菇就要做成干货。”她说,农产品的长相良莠不齐,不同品类的果蔬,市场形势和价格也经常有波动。鉴于此,沙东街扶贫引导资金和兴宁市扶持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共同出资86万多元,在大村建成果蔬加工厂,以期扶贫产业基地的所有农产品,都能价值最大化。

走进400多平方米的加工厂,冷库、烘干机、切片机、蒸笼等设备一应俱全,几名合作社工人戴着手套和口罩,正在打理刚刚收获的鸡枞菌。加工厂不但为大村无花果、红薯、大菜心、木耳、鸡枞菌等种植基地产品提供深加工,还能为150亩养殖基地出产的五黑鸡、乌鸡、农家蛋提供冷藏,这意味着,大村产业生产链条日趋完整,农产品的“抗击”能力大大提升。

“我们的产品好吃,欢迎大家购买!”看到记者的镜头,埋头削菌根的张运金也做起广告,举着鸡枞菌推介。这位68岁的老人和妻子都在加工厂务工,两人并排坐在几大筐菌菇前,双手并用,暗暗比拼谁的动作更快,“我削得肯定比他快。”老伴笑眯眯道破他好胜的心理,两人相视大笑,“在这里工作特别开心,每月两份工资,有6000多元。”

把黑皮鸡枞菌引入室内种植,农户不必面朝黄土背朝天,忍受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进行立体化的控温、控光种植也是一种首创。”农仲林告诉记者,鸡枞菌目前的批发价在每斤30元以上,它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每年接近300万元。“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农户缺少成本和品相意识,只有零售价,没有批发价概念。”亲手将鸡枞菌养殖业引入大村的农仲林副组长,对现代化农业的优势看得非常通透,他认为,小农经济担不起扶贫重任,而只重规模,没有优质产品的“大空”扶贫项目,同样不可取。“两头都不能要,脱贫攻坚,就要实事求是,调动资源精准施策。”

农仲林希望看到,通过“村村联动”茁壮长大的现代化龙头企业,日后能让农民西装革履地去干“农活”。

延伸扩容

“联动”橄榄枝递往多地

水口镇河口村支部书记杨新龙对“村村联动”早有耳闻,“河口村没有像样的扶贫产业,我也想通过天河工作组牵线搭桥参与其中,但一直没有契机。”37岁的杨新龙是本村人,17岁入伍,退役后在深圳打拼多年,期间鲜有返乡。去年初,在深圳安家立业的他受到村委会邀请,希望他回乡助力发展。当年9月,杨新龙回到故乡,任职村支部书记。

如何兴旺本村扶贫产业,是杨新龙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河口村秀峰林立,又是梅江、林江与秦江交汇之处,拥有绝佳的乡旅禀赋,但因其耕地分散,难以打造连片景观,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多次研讨,都未拿出可行方案。

去年底,河口村的垦造项目开工,流转了一批土地。为了不浪费资源,杨新龙急需找到龙头企业合作开展扶贫产业。兴宁工作队得知消息,马上带领河口村干部外出考察,“看了好几个扶贫企业,最终选择了四季美公司。”几个月间,“情意相投”的双方紧密走动,相互考察十数次,终于在2020年2月签约携手发展。

四季美公司在河口村要打造的是蔬果采摘园,主推无花果种植,搭配火龙果、桑葚、枇杷、百香果等品类,加上园区内久负盛名的河口丝苗米,和山坡上密布的百年翠竹……一幅田园美景图徐徐展开。“现在可见的路面,今后都要铺设琉璃步道,方便城市家庭入园体验农家生活。”杨新龙不顾烈日当头,搬出采摘园效果图放在路边,对照实景一一讲述。

用三五年时间,将河口村打造成一个无花果村,再借助“村村联动”机制,用更长时间更多精力,将之完善为标记“党建文化产业”的特色乡旅村,是杨新龙和四季美公司的共同愿景。

杨新龙告诉记者,河口村是2020年兴宁市党建示范村,依托青山秀水建立以农业为主的一个党建文化产业,还需联动隔壁光夏村的红色旅游资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体验。

记者了解到,河口村首期无花果种植面积计划达到180亩,随后村两委将继续推动土地流转,盘活资源,与光夏村一道探索一条“红+绿”双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