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种子产业“陈小鸽”的初心与野心(1)
日期:[2020-06-28]  版次:[A02]   版名:[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   字体:【
■25岁的王梓颖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已在基地工作一年,他是养殖基地技术人员,负责乳鸽的营养、用药及制定规范化操作。

■金绿公司员工每周一都举行升国旗仪式。

开篇语

大格局,大视野,做强扶贫产业。对口帮扶梅州兴宁市以来,广州天河审时度势,集思广益,与当地政府一道摸索出“村村联动”扶贫新路径,放飞“陈小鸽”,壮大“四季美”,有效破解贫困村“单兵作战”、力有不逮之困局。

小露珠,小水滴,汇聚爱的江海。展开东西部扶贫协作之后,天河链接资源,撬动资金,为毕节大方、纳雍两县设计短平快、小而美的扶贫项目,一盏路灯、一间卧室、广州“企”明星,照亮山和路。

脱贫攻坚并非大手笔豪横撒钱,广黔同心,知你所需,尽我所能。

大方奢香古镇,建学校、开医院、设扶贫车间,人才和设备,天河“软硬”兼济;纳雍1800米高山,扶贫滚山鸡沿千里销售“快车道”,走上老广餐桌;天河职介所,短短数月,迎接500名大方、纳雍老乡,通过转移就业,扶志扶智,开启他们的崭新生活。

决胜脱贫攻坚,天河用心、用情、用力、用智。

全面奔向小康,天河肩扛使命,奋勇担当。

■统筹: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 飞

沿曲折山道几重回转,一大片银光闪闪的鸽棚赫然眼前。若非目睹,难以置信,兴宁市龙田镇羊岭村,数月前还遮蔽于群山之中的荒野地,如今已矗立起设备先进、效益辐射十余条贫困村的现代化乳鸽养殖基地。

41岁的钟会权正在棚内忙碌。“师傅手把手教我喂鸽子,学好技术,我能自己承包鸽笼。”他捧着一只羽翼未丰的小乳鸽,仔细观察它的长势。

羊岭村的乳鸽养殖基地,是广州市天河区驻兴宁扶贫工作组携手当地龙头企业着力打造的扶贫产业。近两年,工作组审时度势,创新思维突破贫困村“单兵作战”局面,以“村村联动”方式集约野地荒坡,在天河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与当地政府携手精选“种子”产业,并邀第三方机构评估论证,集体决策敲定两大扶贫项目。其中之一,便是整合资金资源建成占地1000亩的金鸽养殖基地。在脱贫攻坚转轨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工作组携手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公司(下称“金绿公司”)蓄势谋局,一鼓作气,打造出涵盖研发、育种、养殖及加工、运输、销售的鸽业全产业链,将兴宁山区一只并不起眼的小乳鸽,养成为承载16条贫困村,2000多个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梦的“金鸽”。

返乡学子贫困村里养乳鸽

艰难创业

筚路蓝缕

金绿公司创始人陈伟波是兴宁人,2009年毕业于广州大学,后在深圳一家外企工作。一年后,修习土木工程专业的他返乡创业,在龙田镇鸡公桥村养起了鸽子。

养鸽并非一时兴起。陈伟波从小由养鸽持家的叔父养大。2010年,家里的养鸽场因经营不善负债,叔叔电话召回事业刚刚起步的他。

“叔叔需要帮手,我义不容辞。”陈伟波个头不高,目光炯炯,“回家前我做过调研,珠三角仅广州一市,专吃鸽子的餐厅就有200多家,或多或少,每家都有盈利。”他认定肉鸽市场前景广阔,揣着满腔斗志走入鸽棚。

彼时的养鸽场喂养设备老旧,财务赤字高达30余万元,要扭亏为盈,着实不易。陈伟波一头扎进鸽群,和工人吃住6年,从杂工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鸽技巧,终于学徒变师傅,成为一名养鸽高手。2013年,养殖场初见效益,但一场席卷多地的禽流感,又让陈伟波面临严峻考验。“很多养鸽场破产,我们的鸽子也没了销路。”为了拯救濒临倒闭的家业,他绞尽脑汁外出推销,“车上挂着鸽子笼,凌晨四五点钟就守在菜市场,一只一只卖。”

前沿推销省去中间商利润,供需双方获得更多实惠,皆大欢喜。是年底,尝到“直销”甜头的陈伟波拓展业务,在兴宁、五华、梅县等地开设肉鸽直营店,将肉鸽生意逐步扩大。

2016年,陈伟波以金绿公司之名,在出生地碧园村建成第二期乳鸽养殖基地,“陈小鸽”品牌也随之享誉四里。

与长辈最大的不同是,作为企业老板,陈伟波不仅以优厚薪酬招揽返乡大学生入职,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免费培训村里的农户、贫困户学习养殖技术,将他们培养成有技能的新型产业工人,“我相信每一个农村孩子,内心都藏着深深的乡土情怀。所以我期待通过创业,带动周边乡亲们就业,尤其是贫困人员。”

25岁的王梓颖已在基地工作一年,非常巧合的是,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所学亦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无论养鸽子、盖房子,想做到极致,都很难。”王梓颖抱着记录本,隔栏观察种鸽状态,将数据录入表格。“包括喂食、喂水、捕捉等等动作,都要按标准来,错误的操作会伤害乳鸽健康,也会降低产量。”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助推贫困户增收,也为年轻人开创了一片创业与就业的天地。”王梓颖由衷道,能将热血青春融入农村建设,见证故乡巨变,倍感自豪与欣慰。

王梓颖所在的鸽棚位于羊岭村,是金绿公司的第三期工程,距离碧园村二期基地有20分钟车程。在碧园村办公室,陈伟波可以通过数字农业监控调度平台,与包括王梓颖在内的各基地工作人员视频连线,高科技的现代化软硬设施,不仅节省了各基地间大量的时间沟通成本,也为技术人员线上“会诊”疑难杂症搭建了平台,基地工作效率因此得到长足提升。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