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河源连平再创扶贫助产奇迹: 大丰收年遇疫情 鹰嘴蜜桃供不应求(2)
日期:[2020-07-31]  版次:[T09]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今年来,贫困户谢伟全通过卖鹰嘴桃已经有了几万元的收入。

■溪山镇东罗村建有电商平台,线上线下销售附近农户和源丰公司的农副产品。图为店里销售的大灵芝。

连平经验2

旅游带动农业 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地处九连山区的连平县,近年来把农村产业振兴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筑牢了产业根基。

7月17日,位于连平县溪山镇东罗村、占地约500亩的九连山源丰生态农业园很是热闹。十几名工人在稻田里劳作,一批游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向了采摘园,两名工人则用真空袋打包刚摘下来的葡萄,准备发货……

连平九连山源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简称“源丰公司”)董事长赖新民告诉新快报记者,当天是周五,人流量还不多,一到周末,就有一两千人过来游玩、消费,非常热闹。

新快报记者逛了一圈发现,这个生态农业园,更像一个休闲度假胜地和科普基地。园内不但可以体验农耕乐,还能垂钓、采摘葡萄、百香果、蓝莓、甘蔗等应季水果,赏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光荷花就有约50亩6个品种。花圃种的河源市花簕杜鹃就有40多个品种、一两万株。

赖新民告诉记者,生态园正在走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的道路。

更引起外界关注的是,作为“广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源丰公司对扶贫的带动作用非常大。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截至 2019年,该公司已吸纳了田源、隆街两个镇四个贫困村307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资金投资共643多万元,累计发放产业收益143万多元,吸纳了25户贫困户30人陆续到公司务工。

除了贫困户,源丰公司的多个产业基地也带动了溪山、田源、隆街三个镇周边村民的就业。“我们这里每天都要从隆街那拉两车人过来务工。”源丰生态农业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这里,公司还有茶园、加工基地等,长年都有活干,哪里需要用工就到哪里上班。除了项目所在的东罗村有几十名劳动力在这里就业外,田源、隆街也不时有村民为公司打工。

在隆街镇源丰生产基地,贫困户王爱正在帮忙晒稻谷。她家里两个小孩一个在读大专一个读高中,而老公因为腰椎问题不能干重活,王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她告诉记者,在这里打工每个月能赚到两千多元,还包吃一餐,总算有了稳定收入。

赖新民表示,除了这个园区,他还带动附近农户通过种植创收。公司生产大米,光给附近农户的水稻订单就涉及约两万亩。

连平经验3

合作共建产业园

强力拉经济促就业

“我们产业园一期可以入驻四家企业,加上二三期的规划,预计可以带动周边3000多人就业。”在连平县三角镇的深圳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产业园运营管理部主管曾海玲对新快报记者说。

据介绍,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总占地面积308亩,总规划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由深圳南山、河源连平两地通过“政府引导、优势互补、政策叠加、园区共建”跨区域合作,探索出一条产业共建的“飞地经济”新模式,为连平乃至河源全域全面“融湾”注入了强劲动力。

产业园由南山区属国企深汇通公司建设、运营。一期投资约2.7亿元,预计一期年产值可达6亿元,给河源当地带来纳税超3000万元。

曾海玲介绍说,目前园区的第一期已经有河源启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进驻,其余三家正在装修,预计年内会入驻完毕。园区除了自身创造经济效益外,还将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周边人群的就业。目前,光启圳精密公司一家就招收了两百多名工人,等一期四家企业全部入驻后,预计能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加上二三期的招工,最起码能为当地增加3000个就业岗位。

她表示,园区在跟入驻企业签订合同时,都特别强调要招收当地的贫困户,一家企业须为五个以上的贫困户提供劳动岗位。

来自附近移民新村的贫困户陈雪霞被园区物业聘为厨师,负责给园区物管人员做饭。她告诉记者,以前在药厂三班倒工作,不但累而且收入还不稳定,自从来到这里后,工作相对轻松而且有保障。园区帮忙买了社保,每个月还有约2600元的薪酬到手。令她欣慰的是,园区还推荐她的女儿到启圳精密公司上班。园区的建成一下就解决了一家两个就业岗位。

合作共建产业园,聚拢起产业集群,通过产业拉动经济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这就是连平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又一个扶贫助产经验,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加快产业振兴探索了新的可能。

记者手记

让老祖宗的基业焕发生命力

记者见到赖新民时,他正和工人一起在水稻田里劳作。黝黑的皮肤、脚上的水鞋、满头的大汗,让人很难相信这就是一家省级龙头企业的董事长。

他坦白地说,公司从刚开始做米到发展成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运作得不容易。特别是疫情期间,资金链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无论如何,他都会优先保就业,让附近的农户有稳定收入。他说,坚持这个行业已经20年了,主要是不想丢下老祖宗留下来的基业。

虽然暂时遇到一些困难,但交谈中,赖新民表示,对农旅结合这条路还是走得很有信心的。

记者想,这样的农旅结合产业发展新模式,值得有信心。因为农业永远不会过时,这种能创造经济效益、能带动就业、有生命力的产业,给广大农村走上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借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