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以《容庚藏帖》为中心作书法研究 相关专家座谈会日前举行
日期:[2020-08-02]  版次:[A16]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容庚藏帖》(部分)

日前,“以《容庚藏帖》为中心的书法研究与传播”专家座谈会,在广东人民出版社举行。暨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陈志平、广东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颜奕端等专家们围绕《容庚藏帖》的研究与传播各抒己见。

据介绍,1979年10月,广州博物馆入藏了容庚先生家人捐赠的丛帖。《容庚藏帖》整理出版之容庚藏帖,全部来自广州博物馆的珍藏,涵盖共170种、755册、182函;按线装本函套封装;在内容编排上,依《丛帖目》种类顺序排序;以保存原貌为准则,完整保留版本信息,忠实反映原版面貌。

丛帖由拓本汇集而成,因此每部丛帖都有自身的唯一性特点,容庚先生是大收藏家和古物鉴定家,所收每部帖本都经其亲自鉴定后收藏,不少帖本汇集了大量的收藏者题跋和收藏印章,容庚先生认真比对、细心审辨,在相当多的帖中留下了宝贵的版本鉴定文字资料,见证了《丛帖目》成书的艰辛过程。

《容庚藏帖》分历代、断代、个人、杂类、附录五大类,共计20卷、170种、182函、755册,完整保留各家题跋及容庚眉批、题记,涵盖政书、诗文、尺牍、楹联、像赞等内容。

这批丛帖多为珍贵名帖,包括不少珍本、善本,亦不乏珍稀版本、孤本。《式古堂法书》中怀素《近代帖》即为海内孤本,《墨缘堂藏帖》怀素书《王献之传》、《戏鸿堂法书》中狂草大家张旭用极为工整的楷书书写的《郎官石室记》也为他本所稀见。

容庚先生在《丛帖目》序言中感慨:“习书法,言鉴别者所必需也,顾所刻虽多,而编目殊少,盖编目有四难也:一曰丛帖之难得也,二曰子目之难编也,三曰分合之难定也,四曰真伪之难辨也。”

《容庚藏帖》的出版,是中国出版史上浓墨的一笔,是对帖学和书法研究的实物补充,可使读者一览容庚先生自藏丛帖真容并得以广泛利用。《容庚藏帖》文献信息量很大,对版本学、文献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将发挥极为重要的参考作用。(梁志钦)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