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缺少了精神追求,人物画不能感动人
日期:[2020-08-16]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杨之光 矿山新兵 1971年 中国美术馆藏

■史国良 前世今生 (局部)

■林墉 少女图

■黄胄 亲人

点评岭南画坛,直言创作弊端,清华美院教授陈瑞林:缺少了精神追求,人物画不能感动人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去年,以人物题材而盛名的画家史国良在收藏周刊记者专访时坦言自己对中国画人物画的发展感到消极,当时的观点引起了圈内的广泛关注,近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史学者陈瑞林从艺术史与理论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人物画创作少有感动人的作品,首先是因为缺乏精神的追求。”

多数文人画家不擅长人物画

收藏周刊:应该如何看待百年来中国画人物画的变革?

陈瑞林:20世纪中国画变革中,成绩最好的当推人物画。相较于山水画、花鸟画,中国画人物画进步最大,发展最快,其中新式美术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式美术教育将近代日本、欧洲的美术学院教育引进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以中央美术学院为样板,坚持延安鲁艺革命美术教育的立场,融合欧洲(主要是法国)美术教育和俄罗斯—苏联的美术教育,通过徐悲鸿那一代画家的努力,用西方写实绘画技法来改造中国画人物画,用俄罗斯—苏联和延安鲁艺的革命美术思想来改造中国画人物画,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代中国画人物画的写实造型能力、表现社会生活的能力大大超过古人。传统文人画家人物造型能力欠缺,人物画得好的不多,多数文人画家人物画不行,画人物处理太简单太粗糙了,表现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更是比不上现代画家。传统文人画家自认为“利家”,也称为“戾家”,文人画是“利家画”。“利家”“戾家”也就是“外行”的意思,启功说的“利把头”,就是非专业的画家、非职业画家。传统文人一般就是读书、做官、归隐,画画是业余的活动,“聊以自娱也”。他们不像画工经过专业技术训练,他们也看不起经过专业技术训练的“画工画”。传统中国画强调笔墨造型,文人画追求自我表现,山水画对笔墨的要求、意境的要求、画家文化修养的要求、自我意识的要求比较高。山水画是中国画文人画的坚强阵地,要有所突破,实现大的变革不容易,花鸟画要好一些,变革的力度也就大一些。

收藏周刊:历史上南宋的梁楷或者清代的陈洪绶,他们的人物画怎么样?

陈瑞林:南宋的梁楷不能说是文人画家,在日本他的作品归于“禅画”。陈洪绶的人物画不错,我尤其喜欢为木刻版画所作的人物画稿。明清时雅俗共赏、利行合流,画家职业化成为普遍的现象,像陈洪绶的人物画距离理想形态的文人画已经很远。陈洪绶并不是主流的画家,正宗文人画家对他是不认可的。不仅陈洪绶,今天我们推崇备至的石涛、八大这样的画家,当时并不受重视,更不用说扬州画派的画家了。明清画坛这种分与合在吴门画派画家当中已经非常明显。

宋代李公麟

是擅长人物画的文人画家

收藏周刊:吴门画派的哪几位画家算文人画家?他们之中也有画人物的。

陈瑞林:“吴门四家”沈周和文徵明是比较典型的文人画家,唐寅就有点远了,出身工匠的仇英更不用说。唐寅、仇英的出身、遭遇与沈周、文徵明不同固然是重要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时代变了,明清时代城市化、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已经大大不同于宋元时代。宋代李公麟算是擅长人物画的文人画家,宋元以后,文人画家人物画得好的不多,人物画之所以没有成为文人画的主流,他们造型能力薄弱是一个原因。文人画追求主观精神的表达,要“表现自我”,而人物画约束比较大,既要表现主观精神,又要把客体对象画好,要通过描绘对象来表现画家的主观精神,功力要求比较高,难度比较大。文人画家与社会的联系相对比较少,造成文人画人物画的题材比较单一,内容比较狭窄,文人画家作画的目的不是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也是文人画人物画没有大的发展的原因。

收藏周刊:您说现代中国画最有成绩是人物画,但作为现代人物画家的代表,史国良此前接受采访却表示不容乐观。

陈瑞林:老同学史国良的人物画创作是很有成绩的,最早他学的是黄胄,走的也就是前面说的写实人物画的路子。史国良认为中国画人物画创作不容乐观,我同意他的看法。中国画人物画变革最有成绩,但问题也最多。根本的问题有两点,用西方的写实绘画技法改造中国画人物画到底行不行?一味追求写实,追求再现,要画得逼真,画得像,作品缺乏内在的精神性,到底行不行?尤其第二个问题,是导致当下中国画人物画创作少有精品力作的重要原因。中国画人物画之所以少有感动人的作品,首先是因为缺乏精神的追求,而不是技法的问题。

人物画造型手段单一

中西拼凑的痕迹太重

收藏周刊:中国画人物画存在一些什么问题?

陈瑞林: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一下子是很难解决的。新式美术教育接受的欧洲美术学院的造型训练,基本上是文艺复兴以后学院素描、写生、焦点透视、块面造型等方法。中国画主要依靠笔墨造型,用线、用笔、用墨、用色、用水来塑造对象,不追求明暗阴影处理来再现虚幻三度空间的立体物象,而是在两度空间的画面来塑造物体的意象。中国画不是一目了然的,不仅看画,更需要读画,需要经过接受者的思考和再创造,中国画与中国诗是相通的。

百年来中国画人物画的变革,将三度空间立体块面造型技法引进中国画人物画的创作,与传统中国画的笔墨造型的传统往往扞格不入,不少中国画人物画实际上是用中国画的笔墨在画西方绘画的素描,然后敷上彩色,没有中国画的笔墨,没有中国画的气韵,没有中国画的文化精神,说他们画的不是中国画、只是彩墨画是有道理的。

收藏周刊:当下的人物画具体现状如何?

陈瑞林:当下流行的中国画写实人物画,造型手段单一,有的画好一点,中西拼凑的痕迹又太重,有的干脆走日本画的路子。人物画创作过于依赖写形,有的画还能够注意以形写神,更重要的是缺乏画家主观情感的传达,感受不到画家的主观精神,目前中国画人物画作品面貌雷同,不是因为缺乏外在的美,而是因为缺乏内在的美,没有了画家自我精神的美。不仅仅是人物画的问题,山水、花鸟都有这个问题,没有自我和主观的表现,作品缺乏精神性的追求,依靠画照片、画模特来搞创作才这么流行。

杨之光写实造型能力强

但与传统还有一段距离

收藏周刊:如何评价广东的人物画?

陈瑞林:传统中国画人物画在广东是有影响的,清代画家“二苏”,苏六朋、苏仁山的人物画个性鲜明、平民色彩强烈,笔墨潇洒,直抒胸臆,作品很有自我的意味和精神的传达,我很喜欢。广东是近代中国最早接受西方影响的地域,欧洲人最早将西方的学院美术教育带到广东,新式美术教育最早在广东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杨之光将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带到了广东,直到今天,广东的中国画人物画似乎还没有摆脱中央美术学院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教学体系的影响。杨之光的中国画人物画写实造型能力很强,但与传统中国画人物画还是有一段距离,基本是从徐悲鸿系统来的,画的基本上是彩墨画,算是一种新传统。此后许多广东人物画家,像林墉,基本是从杨之光的路子、彩墨的路子发展过来,画得不错。最近几年他画的山水,我很欣赏,突出了骨法用笔,笔墨老辣,不甜不熟,画得大气,画得精神,纵横涂抹,毫无拘束,可惜的是他的身体不如从前了,不然用现在画山水的笔法来画人物,当会有崭新的风貌。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外地画家移居广东,其中王子武便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人物画家。

简介

陈瑞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艺术史学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