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你的职位“上不去” 可能是犯了这些错
日期:[2017-10-16]  版次:[A32]   版名:[财商周刊·浪奇新快报管理沙龙]   字体:【
■主持人 骆智冕


■主讲嘉宾 熊鸿瑛

(了解沙龙更多信息,可扫描二维码)

299期

沙龙主题

玩转职场发展的金钥匙

主讲嘉宾

熊鸿瑛:人才发展、战略实施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人才梯队培养、教练型领导力、变革领导力、组织变革过程中的组织融合。拥有10年上市公司管理经验,通过深入企业解决组织和人的问题,让企业突破瓶颈,实现战略目标。

沙龙时间

10月14日19:00-22:00

沙龙地点

广州市天河路533号新快报社6楼605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很多时候即使是日以继夜,你偏偏就是“上不去”。原因在哪里?这很可能是你对职业发展的关键要点理解不到位。比如,你不敢担任超出你能力范围内的任务;比如你一味期求与个人性格、能力储备不符合的岗位;或者,你还就不知道“你是谁”!

针对这些老生常谈的“职业发展”困惑。在本期管理沙龙中,人才发展与战略实施专家熊鸿瑛老师,通过案例分析与现场互动等方式,为大家提供了一套“玩转”职业发展的“金钥匙”。

■新快报记者 余世鹏/文

认清职业发展的“作用力”

总的来说,人才的职业发展,应遵循“学习能力大于环境变化”的原则。熊鸿瑛说到,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公司里,如果个人的学习能力落后于公司变化,个人难有较好的职场晋升。

而在现实情况中,不少人为职业发展定好努力目标,但在自我超越过程中,却屡屡事与愿违。比如,在与熊鸿瑛的现场交流过程中,学员黄先生说到,自己在过去一年里被提拔为业务经理。当时对公司作出相关承诺,其中就有年内完成220万元销售额的业绩承诺。但由于目前只完成70万-80万元,黄先生与其所在的团队,都为此感到焦虑。“这一年我们很努力,但业绩指标明显落后,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黄先生说,如果业绩达标,目前所在的事业部就单独出来作为子公司运营;但如果不成功,“就没有后路了”,可能会离开公司。

对此,熊鸿瑛指出,在个人自我超越过程中,要受到两股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控制。具体来看,一种是使你松懈放弃的“情绪性张力”(如疲惫、急躁、焦虑、想退缩等),另一种是使你进取坚持的“创造性张力”。针对黄先生的例子,熊鸿瑛指出,要摆脱这样的“纠结”现象,有两种办法,“如果觉得不甘心,就咬咬牙向目标前进。在你达到目标那一刻,这两股力才会消失。否则,只能选择放弃。”

走出“人才准备度”误区

在上述“作用力”基础上,熊鸿瑛指出,职场人要从这三个维度进行自我提升。分别是“素质”“学历”和“技能”三方面。其中,素质是底子,属于内在散发出来的气质素养。学历则代表所学过的知识。但是,“知识是别人的,要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就需要经过一定的职场经验积累,这就是所谓技能。”

进一步说,多数职场人的职业困惑,表面上看似乎是缺乏升迁机会,但熊鸿瑛还指出,“实际上是不知道晋升通道在哪里,或者不知哪条通道适合自己。”

“企业对人才的提拔,一般基于‘绩效’‘潜力’‘准备度’三方面考虑。”其中,熊鸿瑛尤其指出,“在人才的‘准备度’上,不仅是个人,有时连企业也不好把握。”

熊鸿瑛讲到一个案例:多年来,某IT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小李在产品开发中绩效突出。为此,公司将小李提拔为刚成立的研发中心主管,小李底下要管理100多号工程师。但是,与技术岗位不同,性格内向、不善沟通的小李在新的管理岗位上表现不佳。“每天要开大小会议,要做员工思想工作等非技术的对外沟通工作。”一年下来,小李不但没研发出新产品,和下属关系也处理不好,最终提出辞职。熊鸿瑛进行诊断后,建议该公司与小李进行沟通,对其职业规划重新定位,根据其性格偏好与既往的技能储备(即是“人才准备度”),从管理线转向专业技术方向,让小李发展成为高端技术人才。

发挥长处,但别忽略短板

从企业角度讲,要“知人善用”发挥人才长处。但对人才自我提升而言,要取得职场生涯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补充短板和走出僵化思维方面下足功夫。这其中,“自我认知”尤为关键。

“个人会面临自我发展障碍,如逃避成长的痛苦,沉溺于自我性格,还有明显的‘知行’差距,知道自己哪里需要改进,但就是不去改。”熊鸿瑛指出,个人的绩效结果,表面上看是个人行为决定的。但这背后,则是个人深处的思维结构和信念意志。所以,“要想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就要从思维和信念层面‘追源’。打破固有的思维僵局,学会用批判性的思维开拓创新。”

首先,熊鸿瑛建议,要敢于接受超过能力范围之内的任务。“压力担当是你突破的‘催化剂’。你现在付出,都为你未来种下一颗种子,以后会开花结果的。”熊鸿瑛指出,应对企业的一次大变革,或解决一次大危机,乃至是完成一个跨界项目,“其成长程度远大于你多年呆在一个固定岗位上。“另外,如果是跨国公司,尽量争取跨域工作。”

其次,欢迎不同视角的观点碰撞。熊鸿瑛直言,舒服状态中个人进步不大。“个人的自我突破,需要当头一棒,更要创造敢于和你说真话的人。”

还有,职场发展要多积极主动,尽可能在公司里找到一位“导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去请教他“我近期工作,有哪些进步和不足”。但是,发展过程要循序渐进,妄求“一步到位”并不可取。

精彩互动

1

问:现场有学员向熊老师提问,说“我现在是客服主管,对目前的岗位很纠结。自己在业务方面表现较好,但可能在人际关系管理上有所欠缺,上不去自己想要的高层管理岗。”

答:目前你已经在专业岗位上有所成就,要想上到高层管理岗,就要超越专业层面。提前进行技能储备,因为高层管理一般是管理管理者的岗位。除了必要的业务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多层次技能,比如给下面的人做职业规划和薪酬规划等技能。

2

问:如何促进自我认识,避免认知不足或人造过高的误区,熊老师在现场用“约哈利窗”模型进行阐述。

答:以现场主动上台的学员为例,她的认知可分为四部分。其中,她的名字叫什么,她自己和别人都知道,属于“公开信息”;而她的工作岗位和家庭环境,则是她知道但别人不知道,属于“隐私”;而她站在讲台上,给大家什么印象,大家知道而她不知道,这是她的“盲点”;还有,她自己未知的潜意识想法,则是”潜能”。熊鸿瑛指出,个人的自我认知突破,应尽可能地把隐私变成公开,愿意和周围的人互动分享。“让别人愿意反馈你的盲点,从而更好认知自我。”

3

问:“作用力”是如何起作用的?熊鸿瑛以学员互动的方式进行给予生动演示。

答:现场其他两位学员分别通过粗橡皮带与黄先生“绑定”,在黄先生正前方的学员代表“目标”,后方的学员则代表“情绪”。我们会看到,黄先生渴求成功,会朝着目标“前进”,但同时因身后的情绪拉力不断增大,以至于黄先生不得不“后退”。但后退之后远离目标又“不甘心”,于是又朝目标前进。“如此前进后退的‘纠结’状态会伴随着你整个过程。”熊鸿瑛指出,要想结束这一状态,要么中途放弃,要么是坚持不懈。“直到你抵达目标那一刻,纠结过程才会彻底结束。”

■主持人语

欲戴皇冠 必承其重

在一些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一种情节:老实人,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无论资历和专业能力都无可挑剔,升职加薪近在咫尺。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要么来个空降兵,要么是被其他人后来居上了。

往往这种时候,这位老实人会收到一大波同情,并且开始怨天尤人。但是,如果此时老实人能自我反省、寻找下自身原因的话,也许下一次就能顺利晋升了。

也许是管理能力还无法胜任,也许是个人格局还需要提升,但还有可能是在上级心中的存在感不够。尽管工作做很多,但仅是个老黄牛的角色。个人认为,职场的晋升之路并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更多的时候需要提前计划设定目标,然后再去击破这个目标所需具备的各项条件。要知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做好准备了吧!(骆智冕)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