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女性形象,时代之美
日期:[2018-03-11]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杨之光 一辈子第一回

■罗寒蕾 阿杏

■潘嘉俊 我是“海燕”

■林风眠 莲花

■罗工柳 紫裙姑娘

■王玉珏 果果

多年前学画,美术老师谈及素描头像刻画的话依然记忆犹新,他说:“在画人物模特时,对象是女生则着重是五官的塑造,脸部尽量少画,这样容易突出女生的标致;对象是男生则相反,男生要通过脸部与骨架突显男性的硬朗。”

在人物写生中,对男女的处理,确实有所区别。此外,我们似乎发现,自古以来,在经典作品中,女性形象同样有别于男性。无论是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还是五代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人物画给人美的印象,似乎都跟女性形象相关。可以说,清末以前,女性在绘画中出现,大多是以被欣赏的角色出现或者“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在清末民初之后,思想进一步解放,女性开始被看作为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员,甚至开始担当发展重任。

“以形写神”“环肥燕瘦”“风露清愁”“英雄形象”“都市丽人”……在绘画中,女性形象几乎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发展历程,同样也勾勒出一条社会思想进步的脉络。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认为:“近百年来,女性形象在美术中不断出现,确实隐含着一个规律。不同时段的女性形象排成序列,就是近现代社会行进的图像史。”

广州画院原院长张绍城则认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作品最重要的还是要抓住能反映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这样的契合点,在近百年的广东美术史上,显然是尤为突出的。几乎每一个年代都有相应的以女性形象为主题的经典作品。如司徒乔的《放下你的鞭子》、林风眠的《伎乐》、方人定的《到田间去》、关良的《白蛇传》都是女性形象。再如黄新波的《年青人》、杨之光的《矿山新兵》,还有汤小铭曾经画过《女委员》,陈衍宁有表现渔港生活的《渔港新医》,周树桥有《春风杨柳》,吴海鹰《红花岗的怀念》、王玉珏的《卖花姑娘》等等。

因此,绘画与艺术中的女性形象,在广东近现代美术中是特别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无论从社会学、艺术学的角度,还是女性艺术家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创作群体的角度,女性形象的研究都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收藏周刊编辑部)

■统筹:李世云 ■采编:潘玮倩 陈福香 梁志钦 曾贵真

投稿邮箱:xkbsczk@163.com 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 @新快报收藏周刊 编辑部电话:020-85180961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