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海龙Ⅲ”潜水器完成4500米级海试
日期:[2018-04-06]  版次:[A10]   版名:[中国]   字体:【
■4月4日晚,“海龙Ⅲ”无人潜水器入水。新华社发

■罗俊院士在华中科技大学引力实验中心的隧道中。小图为华中科技大学引力实验中心主任涂良成教授在调试实验装置。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中国自主研发的“海龙Ⅲ”无人潜水器4日傍晚至5日凌晨在西太平洋进行了4500米级海试,最大潜深4266米,圆满完成海试目标。

北京时间4月4日18时30分,“海龙Ⅲ”从正在执行2018年综合海试任务的“大洋一号”科考船入水,加挂浮球后开始下潜。21时24分,监控系统显示,“海龙Ⅲ”下潜到4266米深、离海底3米的近底位置,传回海底画面并完成标识物投放,随后进行了航行等试验。5日0时15分,“海龙Ⅲ”回到母船“大洋一号”甲板。

海试现场验收专家组组长杨磊介绍,“海龙Ⅲ”在水下测试了运动性能、拍照摄像等功能,以及机械手、宏生物取样器等作业工具,测试参数达到了设计指标,满足验收条件,为后续的海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说,“海龙Ⅲ”在深海探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成为海洋观测、深海探测与取样的良好作业平台。

“海龙Ⅲ”是在中国大洋协会组织下,由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开发的勘查作业型无人缆控潜水器,设计最大作业水深6000米,具备海底自主巡线能力和重型设备作业能力,可搭载多种调查设备和重型作业工具。

科普

“大洋一号”如何保持海上“原地不动”?

据新华社电 “海龙Ⅲ”无人潜水器在海试过程中,母船“大洋一号”需在风吹浪打中保持6小时“原地不动”。“大洋一号”是如何做到的?

“大洋一号”船长徐巍巍告诉记者:“开车时,熄火之后踩住刹车,车就停在原地了;但船不一样,关掉动力就漂走了。”他说,海上风大流急且方向多变,会造成船不断漂移。如果母船不能固定位置,潜水器在下水、回收等关键环节出现损坏的风险会急剧上升。

徐巍巍介绍,对海洋作业船舶而言,“位置固定”其实是通过自身动力来抵消风和洋流的影响,从而保持原位。动力定位期间,“大洋一号”的主推进器、舵、艏艉侧推需要协调配合,船艏根据风向和流向选择合适角度,可以对抗7级以下风力。

“位置固定不是绝对的。通常动力定位期间船舶最大位移不超过5米,海况较差的情况下也得保证10米左右的精度。”徐巍巍说,作为中国第一艘配备动力定位系统的科考船,“大洋一号”虽然是长度超过100米、宽16米、总高30多米的“大个头”,但作业史上曾保持28个小时动力定位。

“风力达到7级,或者风速和流速都较大且夹角超过60度,均会对船舶动力定位造成很大困难。”徐巍巍说,在动力定位之前,驾驶员会根据实际气象条件,综合判断是否具备动力定位的条件,避免影响科考作业。

洞中“引力人”

在位于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喻家山上一个不起眼的人防山洞中,有一个备受国际同行瞩目的引力实验室。在这个地下实验室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教授带领他的团队三十多年如一日默默坚守。从筹建之初的“三无”的局面——无经费资助、无资料可查、无仪器可用,到突破国际封锁,自主研发实验装备,罗俊教授和他的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思想的精密测量物理实验方案,在引力研究中取得了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奠定了我国引力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

据介绍,科学家们可通过探测引力波看到更早期的宇宙演化,继而更深层次地探索宇宙起源之谜。由于引力波十分微弱,对其探测技术的要求极高。目前,罗俊院士和这支科研团队正在研发的装置,是未来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新华社发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