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画画应随心所欲,以笔墨娱情
日期:[2018-04-08]  版次:[A16]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饶宗颐 2001年作 典枚兰台书史,敷陈丹赤文章

■饶宗颐

■饶宗颐画作

■饶宗颐 太华峰头玉井莲

朱万章缅怀饶宗颐:画画应随心所欲,以笔墨娱情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曾与岭南大家饶宗颐有过多次接触,巧的是,他们都喜画葫芦,艺术的语言上更有共通性。而作为梅州市林风眠研究会会长的林振兴对林风眠研究全面而深入,学术功力显见,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一代大师的怀念之情。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溪头流水泛胡麻,曾折琼林第一华。欲识道人藏密处,一壶天地小于瓜”,这是元代诗人兼书法家杨维桢(1296-1370)写的一首诗。在学者饶宗颐(1917-2018)笔下,此诗化为一幅元气淋漓的葫芦画。

在饶宗颐的构思中,两只硕大的小亚腰葫芦悬于竖式画幅的左上侧,浓墨与花青交融的叶蔓衬托在侧,枯笔焦墨的线条垂直而下,在空中飘曳。近乎四分之三的留白为悬空的葫芦预设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而恣肆的笔意则显现出一个严谨笃实的学者在治学之余的奔放性情。这幅自署“己丑选堂”的《葫芦图》,其创作的时间为2009年,时年饶氏九十三岁,乃其鲐背之年所作。在其步入九十高龄以后,其画臻于化境,人画俱老,有出尘之思,因而在这件葫芦中,便可见其老辣与练达的笔触以及纯任自然的情思。

说来也巧,我也一直热衷于葫芦画,喜以葫芦题材作不同的绘画尝试,且对古今中外但凡画过葫芦者,无不潜心关注,心慕手追,因而一见到饶宗颐的葫芦画,就很有一种如见故人之感。我与饶宗颐曾有过数次接触,其中一次便是为其策划“岭南风情:饶宗颐书画艺术特展”与出版专集时与其近距离交流。当时曾向其求教绘画之学,尤其询问愚钝如我且非科班出身者的画学之道,他曾谆谆教诲,告我以学问见长者,切不可为一家一学所囿,虽私淑诸家,亦不必为前贤所拘,而应随心所欲,以笔墨娱情,自成一格矣。饶宗颐既是如此教导,更是身体力行,学艺融通,独出机杼。而我的葫芦画,也受其学问的浸淫,不孜孜于形似,也不计较于任一画派,完全兴之所至,无拘无束,乃学问之余的闲情逸致,或以笔墨做学事,乃治学之延伸。这种潜移默化,固然有其学艺感化的因素,而其循循善诱与面授机宜,自然也是密不可分的。

饶宗颐专研学术之外,雅擅书画,其画兼擅山水、人物、花鸟。他的葫芦画并不多见,笔者所见仅有两画,上述一画之外,另有一幅为七十五岁时所作的《依样》。该画为四段式构图,自上而下为叶蔓、葫芦、叶蔓、葫芦,葫芦与叶蔓之间为藤相连,其藤贯串于天地间。这种构图,在齐白石葫芦画中最为常见,据此可知其对齐氏绘画的追慕之意。作此画时,饶宗颐乃盛年,其学问名满天下,而画学则处于发展期,故其画中所表现的前贤笔意,仍然一目了然。两幅葫芦画,或可见其艺术由生发而渐入佳境,为其学艺嬗变之缩影。

如今,斯人已去,其学问及艺术早已化身千万,泽被后世。笔者无意间获见两幅葫芦画,怦然心动,再自审我画,颇有所思,忽忆其昔日告诫之语,很有人琴之感。当时低沉缓慢的谈论与不温不火的行迹,恍若昨日。时光倥偬,韶华渐逝,每当我拿起画笔,挥翰自如之时,便会不自觉地想到饶公的细语,还会想到其恬淡自适的葫芦。而我的葫芦画,似乎也就下笔如有神了。

(戊戌二月十九于景山小筑之南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