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外资险企持股上限将放宽 “水土不服”顽疾有望破局
日期:[2018-05-21]  版次:[A27]   版名:[财金周刊]   字体:【
■廖木兴/制图

在促进保险业对外开放方面,如果说,“银保监会和央行行长易纲提出放宽外资人身险外方持股比例上限至51%”是消息层面的利好,近日《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下称《细则》)即将启动修订则是法律层面的利好。

从1992年友邦保险进入中国到今年一季度,外资财险和人身险企业数量已达50家,在173家险企数量中占比28.90%。但由于股东背景差异与政策倾斜等因素,多年来“水土不服”的外资险企,市场业务占比只有5%左右。在本轮金融开放趋势下,随着进入主体增加和股权束缚消除,外资险企有望迎来发展春天。显然,这是个值得期待、也颇具不确定的行业话题。

■新快报记者 余世鹏

现状

50家外资险企市场份额不到5%

所谓外资险企,是指由外资股东独自出资(外资独资险企)或持股占比在25%以上(外资合资险企)的险企。外资险企进入中国始于1992年,但成为行业现象则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

2002年1月中意人寿成立,成为中国入世后首家合资寿险公司。此后,中英人寿、中荷人寿、大都会人寿等外资寿险公司相继成立。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共有87家财险公司,其中22家为外资险企,占比25.29%。86家人身险公司中则有28家外资险企,占比32.56%。

然而,与市场主体占比相比,50家外资险企的市场业务占比却少得可怜。今年一季度,外资险企实现原保费收入695.82亿元,在整个保险业原保费收入1.41万亿元中占比4.94%,较2017年底的5.85%有所下降。与外资人身险千亿元规模相比,外资财险寥寥百亿元规模,更显相形见绌。

1

财险

市场份额不足2%,部分公司已撤离车险业务

外资财险方面,其市场情况和车险业务发展有密切关系。2012年,中国允许外资财险经营交强险,当年美亚保险、利宝保险等大批外资险企申请开展业务。随着业务开展,外资财险公司的保费规模从2012年的67.15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206.39亿元。但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21%上到2014年2.22%的高峰后,未能继续上升。2018年一季度,市场份额已从2017年的1.96%下滑到1.64%。

有数据统计21家外资财险2017年经营数据发现,21家财险公司中有10家出现亏损。其中富邦财险、中意财险和利宝保险,分别以1.09亿元、1.01亿元、0.98亿元的亏损额位居前三。在11家盈利险企中,除了美亚财险盈利1.33亿元外,其余10家公司的盈利均不足7千万元。

业务方面,21家公司中只有6家公司(三星财险、安盛天平、利宝保险、中意财险、中航安盟和中意财险)的第一保费来源车险,但其中有5家车险承保亏损。比如,安盛天平去年保费收入81.29亿元(在21家外资财险公司中位居第一。相比之下,人保财险去年实现保费3503.1亿元,市场高达33.1%),其中有73.33亿元为车险保费收入(占比90.21%),因车险承保亏损4.73亿元,该险企整体亏损0.21亿元。利宝保险去年车险保费收入9.82亿元(总保费收入占比为64.06%),车险承保亏损1.48亿元。

因亏损缘故,近年来外资财险在陆续减少或撤离车险业务。比如,美亚保险在2013年和2014年,车险承保分别亏损5502万元和7085万元。2015年9月,美亚保险宣布暂停车险业务,专注境外旅游和其他跨境业务。退出车险后的2016年和2017年,美亚保险分别盈利1.02亿元和1.33亿元。从2015年底全面停止车险业务的史带财险,至今也均实现盈利。其余没明确表示停止车险业务的险企,均以责任险、企财险、货运险为主要险种。比如,包括安达保险在内,21家险企中有14家第一大保费来源是上述三类保险。

2

人身险

展业不具优势 产品过于复杂

外资人身险企方面,市场业务份额虽比财险稍有上升,但也没能突破8%。

2017年,外资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1933.66亿元,在整体2.6万亿元原保费收入中占比只有7.4%。净利润方面,若去掉4家上市中资险企,在2017年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净利润排名前5名中,外资险企只有友邦保险一家入围,以19.9亿元净利润位居第四。到了今年一季度,外资人身险企实现原保费收入645.07亿元,在整个1.1万亿元的人身险原保费中占比5.87%,较2017年的7.43%明显下滑。

“无论是业务规模还是机构设立方面,外资明显处于弱势。”某外资险企相关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国内保险市场从改革开放至2001年已有20多年发展历史,外资人身险公司整体进入中国时,在起点上就已落后。

具体看,外资险企在分支机构、代理人规模等对业务开拓起重要作用的布局方面,均存在不足。以友邦保险为例,其从1992年发展至今,展业区域依然只限于上海、江苏、北京、广东的深圳东莞江门地区。中意人寿则仅在北上广和湖北福建等地区开设14家省级分公司。代理人规模方面,成立于1996年的中宏保险目前有员工和营销员约1.6万名。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另一家具有央企股东背景的外资险企,其目前也只开设了18家省级分公司,代理人规模也只有5万名,与我国逾800万人规模的代理人相比,差距明显。

分析指出,外资人身险企分支机构不足,与监管政策倾斜有关。比如,成立于2002年的光大永明人寿,在截至2009年的8年经营期间里,只开设了12家分公司。但在2009年转制为中资险企后,其在一年半时间里就有4家二级机构、8家三级机构、7家四级机构完成新建或改建,取得监管开业批复。

产品方面,以重疾险为例,近年来不少外资险企以“轻症与重疾多次赔付”为主打特色(如中英人寿的“爱守护”、招商信诺的“安享康健2018”等) 。有分析人士指出,出于差异化考虑,外资险企“轻症、重疾多次赔付、轻症豁免保费”几乎成为产品标配,但这不仅引来“不实用”的吐槽,产品过于复杂也不方便消费者进行对比。

政策

持股比例放开或迎发展春天

分析指出,外资险企存在各种“水土不服”,根本原因在于力量均衡的中外股东差异。以业务规模占大头的外资人身险企为例,现行《细则》规定,经营人身险业务的合资险企,其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在上述28家外资人身险公司中,包括中信保诚、大都会人寿、同方全球人寿在内,至少有一半以上公司的股权结构为中外资各持50%。分析人士指出:“这不是个别现象。特别是在险企成立初期,中资股东无论在险企经营还是对保险了解上都有欠缺,但因经营理念不一致(如中方股东看重规模,外方股东看重效益),双方的矛盾阻碍了企业发展壮大,但这些年有所改善。”

本次金融开放着力点,也正是股权比例上限。

今年4月,银保监会宣布将外资人身险外方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3年后不再设限(早在2017年11月,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就提出三年后外资持股比例放宽至51%,五年后不再设限),央行行长易纲在今年博鳌论坛上表示,相关政策将在今年6月底落实。另外,随着《细则》启动修改,分析认为,在股权上限放开正式写入法律后,外资险企在内地发展的法律障碍将被消除。

另一方面,市场主体也在“闻风而动”。5月2日,银保监会批准工银安盛人寿发起筹建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本轮加快保险业开放以来的首家合资险企资管公司。据上海市金融办信息透露,5月4日李嘉诚家族旗下的富卫人寿保险(百慕大)公司向银保监会提交了筹建申请,拟在上海筹建富卫人寿保险公司,其股权结构为富卫人寿保险(百慕大)公司持股51%,其余49%为中资企业持有。若该申请获批,富卫人寿保险公司则成为首家持股比例达到51%的外资寿险公司。此外,据上海金融办透露,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决定在上海独资设立安联(中国)保险集团公司,正抓紧落实筹备事项。

“这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大利好,不仅利好瞄准内地市场的未进入险企,对现有外资险企的区域业务放开(如友邦)也起到促进作用。”上述外资险企相关人士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