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物活化光彩重焕 千年文化走向世界
日期:[2018-12-05]  版次:[A04]   版名:[羊城物语 见证改革]   字体:【

■资政大夫祠建筑群是目前广州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祠室群。

■古建筑屋脊上的灰塑修复如新,成为该建筑及其修复工匠命运转折的见证。

■博物馆重修的碑记中特意记录了改革开放后古建筑的“重生”。

作为广州最早一批依托文物建筑建设的博物馆,资政大夫祠成为文物活化保护的一个创新典型

本期关键词 花都区 资政大夫祠

在广州市花都区三华村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想必是屋檐下山墙上的那些灰塑。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灰塑不断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把人们喜闻乐见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人物、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器皿法宝以及象征意义的几何文字等题材融入作品之中,除了装饰意义之外,每一幅灰塑作品其实都蕴藏着典故玄机,有一套完整的符号象征系统。或许只有当地人才知道,这些灰塑也曾历尽风霜,在近几十年才重新焕发光彩,连同那些修复灰塑的师傅,也是因为改革开放的春风,才获得了“新生”。

广州民俗博物馆正是依托位于三华村的资政大夫祠建筑群而建设,资政大夫祠建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比陈家祠还早了27年。广州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张仪告诉新快报记者,和陈家祠一样,资政大夫祠属于广州市最早一批依托文物建筑建设的博物馆,这属于文物活化保护思路的一种创新。

灰塑粤剧盆景……广州最大古祠室群内有“威水史”

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包括了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亨之徐公祠、水仙古庙,位于广州市花都区三华村107国道旁。资政大夫祠始建于清朝同治二年,当时三华村徐方正、徐表正堂兄弟两人同时在兵部任官,均得到朝廷赏识,同治皇帝封赠了徐方正的祖父徐德魁和父亲徐时显为资政大夫、徐表正的父亲徐时亮为奉直大夫。为了感谢皇恩,他们建造了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他们的后人又续建了亨之徐公祠,这些建筑便组成了宏大的建筑群。

张仪介绍,这里是目前广州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祠室群,占地面积221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群内有雕工精美的圣旨牌坊两座,祠堂间有青云巷相隔,还有后楼、衬祠相配。线条优美的镬耳山墙气势恢宏,砖雕、石雕、木雕、灰塑细致玲珑,百年壁画活灵活现,是一座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的典型清代古建筑群。

在博物馆内漫步,可以参观馆内设置的灰塑工艺馆、粤剧印象馆及清代主人故事展、盆景展等常年专题展及不定期的一些主题展。如果说灰塑、粤剧、先辈故事这些都较为大众熟悉,那么,花都的盆景可能只有爱好者才知道其“威水史”——这要追溯到1986年,英女王伊丽莎白访华,在广东时带走的其中一件“手信”便是来自花都区赤坭镇瑞玲村的盆景。当地种植盆景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为这份荣光,博物馆也特设盆景展。

重修之时勒石为记,全村不忘改革开放这股“东风”

“这是祠堂里边最‘年轻’的一块石碑,但是在我们心中分量一点都不比其他文物轻。”村民徐国新指着资政大夫祠大门左侧的一块大理石碑告诉新快报记者,平整的石碑上没有多少时光的印记,只是因为日光而有部分刻字的油漆变淡。这是一块《重修资政大夫祠碑》,上面记述的并非后人称颂先祖的文字,而是记录了这座建筑群的“重生记”。

原来,从晚清开始,古建筑陷入风雨飘摇的境地,这里曾被用作政府办公楼、棉花厂和学校——正如碑文所记“但几番风雨劫,历百余年沧桑,几成颓垣败瓦,珠陷泥藏”。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渐又恢复成村内的祠堂。

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村民经济条件也逐渐提高,村内也出现了重修古祠堂的呼声。“改革开放,国运亨昌。重修古祠,呼声日响”,徐国新指着这两句话告诉新快报记者,当年改革开放成为古祠命运的关键转折点,村民不敢忘,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重修古祠勒石作碑纪念时,不忘添上了这一句话。

“灰塑家族”修好古建,借助改革开放迎来“重生”

经过一番修缮,古建筑群在2000年底正式重新开放,馆内的砖雕、石雕、木雕、灰塑和壁画焕然一新,其中色彩绚丽、构图精美、寓意吉祥的灰塑工艺作品常常能勾起游客对优秀非遗技艺的由衷赞叹和长时间驻足。博物馆内的灰塑工艺馆是目前省内唯一的灰塑专题馆,馆内还成立了灰塑研究中心。研究中心负责人邵成村是花都的本土艺人,也正是他,让灰塑工艺的魅力在这里尽情释放。

灰塑,民间又称为“灰批”,是岭南地区独特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邵成村自15岁起跟随父亲邵耀波学艺,至今已走过30多个春秋,他又把手艺传给了儿子邵煜山。多年来,邵家父子的灰塑修复队穿梭于岭南古迹之间,完成了广州六榕寺、镇海楼、南海神庙、佛山祖庙等多处名胜的修复。

家族技艺传承的故事并非一帆风顺。解放后,传统的灰塑技艺一度式微,自觉无用武之地的邵耀波只好返家务农。为了灰塑的传承,邵耀波一等就是30年。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百废待兴,大批原先疏于保护的文物单位亟待重修,“灰塑家族”才又迎来转机。

这样一转之下“灰塑家族”获得了修复更多著名古建筑的机会,这项非遗技艺越发为人所熟知。2008年,灰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邵成村多了一个身份——灰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为非遗传人以后,除了完成日常的维修工程之余,邵成村还要马不停蹄地到各地宣传灰塑。

在大力宣传灰塑之际,邵成村一直奔走在创新之路。近年来,他开始致力于通过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对灰塑的成分及其在不同环境中变化的数据进行实验与检测。与此同时,他也致力于改良传统石灰粗糙和松散等问题,让它们既具备乳胶漆附着力强的特性,又能保留石灰原有的保温、保湿的功效。他希望将作为岭南地道传统艺术的灰塑推广到全世界,这样非遗技艺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和陈家祠一样,资政大夫祠属于广州市最早一批依托文物建筑建设的博物馆,这属于文物活化保护思路的一种创新。

——张仪

广州民俗博物馆

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三华村徐方正、徐表正在村内建起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后人又续建了亨之徐公祠等建筑;

1995年,首期修缮工程进场施工;

2000年12月,资政大夫祠修复完成对外开放;

2005年,广州市提出依托古建筑群建成广州民俗博物馆;

2010年12月7日,资政大夫祠正式改名为广州民俗博物馆;

2017年底,广州民俗博物馆新馆在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后方竣工,目前还在内部装修布展。新馆开放后,这里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家民俗博物馆。

■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陈琦钿 ■统筹:新快报记者 张小奋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