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海珠广场明年9月将大变样
日期:[2018-12-21]  版次:[A04]   版名:[城事]   字体:【



其改造提升规划“过会”初审,将建成活化千年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示范区

珠江岸边又有大动作。日前,《海珠广场及周边地区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报告》在广州市规委会上进行审议,报告透露,近期将对以海珠广场、海珠南广场为核心,包括起义路、沿江路等八条路为重点的地区进行改造提升,涉及景观、道路、街区及建筑、夜景灯光四大类22项工程。据悉,该报告将再继续深化优化,工程拟于明年9月完成。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通讯员 穗国规宣

现状

批发成主导产业 公共环境可优化空间大

海珠广场及周边地区是广州最具传统风情的地区之一,该区域处于广州千年古城中轴线上。海珠广场、起义路沿线不仅分布着大量的历史建筑与人文景观,还是一江两岸、滨水景观的重要节点。特别是海珠广场周边,聚集了第一届广交会场馆、第一座全国最高建筑、第一座接待华侨的宾馆、广州解放纪念雕像等优秀现代建筑,承载着浓厚的老广州情怀,是广州市民的集体成长记忆。

如今,海珠广场区域正面临着传统商业街衰落的现状,报告指出,该地区以批发业为主导产业,延伸出搬运、零售、仓储、金融等配套行业。同时,街区品质低下,批发产业长期占道卸货,对交通影响较大,公共环境品质可优化空间较大。建筑风貌混杂,又缺乏维护,整体形象较差。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的建筑互相穿插。

对此,市委市政府选取海珠广场区域,作为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质的示范区。报告指出,老城区要想焕发新活力,必须要在增强综合城市功能上出新出彩。

改造

重点提升“两广场”与“八条路”

打造吸引人流的景观步行区

此次改造提升选取的范围,将以海珠广场周边地块、海珠南广场为核心,以起义路(传统中轴线)、沿江路(一江两岸三带)为主骨架,辐射扩展至民间金融街等周边潜力提升地块与街区。具体来看,北至人民公园,东至北京路,南至南华东路,西至寺前街,包含民间金融街与即将落成的星寰商业广场等设施。总用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近期实施重点位于北岸的越秀区范畴。

如何提升品质、引入人流?报告提出,一方面注入新活力,借力星寰广场(恒基中心8.7万平方米办公、7.5万平方米商业)与海珠广场地下商业开发(4万平方米),升级批发商业(8万平方米)和周边酒店办公(60万平方米),永安堂等历史建筑植入文化功能。同时,保护广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塑造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活力街区。

另一方聚焦空间品质,将建筑、景观、道路一体化,打造吸引人流的景观步行区,重点包括两广场(海珠广场、海珠南广场)与八条路(起义路、沿江路、长堤大马路、侨光东路、侨光西路、泰康路、回龙路、解放路)。

据统计,近期的改造提升工程,共涉及景观品质提升、道路品质提升、街区及建筑改造、夜景灯光改造等4类22项设计与施工内容。

聚焦

打造街区博物馆

设计夜景灯光展演主题

具体怎么改?报告透露,“两广场”重点是场地一体化,突破红线道路街区化,慢行交通设施人性化,场地铺装精细化,绿化布局合理化。

其中,最受关注的海珠广场,将打造成千年老城的“活力眼、激活点”,营造建筑、场地、景观一体化的“泛广场”。打造立体化、网络化的慢行路径,将地下商业空间与地面公园整合一体,打造一个地下、地上人流可自由穿梭的活力公园。

海珠南广场则打造街区博物馆,释放街区空间,打造文化新场所。一方面,丰富现有文化创新功能;另一方面则增加户外活动空间、改善过街设施、强化步行网络。同时打造多元主题、安全、可驻留的综合性户外活动场所。

报告还提出,要进行夜景灯光改造,设计展演主题。同时,拟采用泛光、轮廓等多种照明方式,对重点建筑立面进行照明,突出建筑形象,营造高雅的夜景氛围。

拟增设临时停车

形成文旅金贸接待板块

“八条路”重点优化慢行带,优化道路断面,连贯自行车道,在骑楼街外设人行道,交叉口采用小转弯人性化处理,打开围闭绿化为铺装街角广场,并创造街角广场过街等候区。同时,增设临时停车,策划每条路的主题特色,规范设施带、铺装精细化,并对建筑立面进行整饰、改造。

其中,被誉为历史之路的起义路,将统一立面风格,增加灯光及绿化种植,成为串联人民公园、高第街、玉带濠、一德路、海珠广场的中轴之路。记者从设计图中发现,沿路有改造提升节点17个,其中包括将公房改造为起义路叙事博物馆等。

广味十足的金融之路——长堤大马路,将对孙逸仙医院和爱群大厦、海珠南路过街、新堤二横路过街、兴贤里门户四大节点进行提升。百年商行的繁荣之路——沿江路,则有新堤三马路街角、新堤二马路街角、永安堂前、侨光西路南、北京南路街角五大提升节点。

在街区及建筑改造提升方面,则以“民间金融”和“批发展贸”为主导,整合提升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文化休闲、金融商贸、旅游接待”等三大功能板块。并以恒基中心、民间金融界等活力项目,带动缤缤广场、华厦大酒店等周边项目向高端品质服务业方向提升。

声音

应保留生活的丰富性特征

据悉,此次审议报告为初步方案,在听取规委会委员的意见建议后,将进行深化优化,并抓紧实施。据透露,该改造提升工程将于明年9月完成。

“再好的环境,秩序是乱的,也是乱的。”规委会委员陆原表示,景观营造是改造提升的一大重点。打造泛广场、慢行系统,聚集人气,但要结合好周边的地铁、公交,平衡好慢行系统与疏解能力的关系,让人流快速到达与疏散的同时,也能享受慢行。

规委会委员冯原则表示,要将该片区看成活的城市博物馆,注重生活和游览的共生。品质提升要注意街区自身的历史特点,不建议将其整齐划一,特别是店面招牌,把个性都抹掉,会变得呆板。“生活空间应该保留个性,保留生活的丰富性特征。”

规委会委员潘奋称,要想引入人流,最重要的还是交通问题,可建地下停车场,做好道路疏通,“老广因为没法停车,哪里都不去了。”同时,西堤二马路等可做间断性的步行街,如周末设为步行街,吸引人流。

令人关注的是,在夜景灯光提升方面,多位规委会委员建议要考虑附近的居民。陆原便称,该区域的灯光要跟小蛮腰的做好联系,要有节奏,可根据建筑饰面的改造,塑造广州风格的灯光夜景。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