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扶贫款用对用巧 让贫困户“整个家好起来”(2)
日期:[2019-01-28]  版次:[T17]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邓四妹和村友们在玩具厂里忙活。

■家里虽然困难多,但朱泉钦很乐观。

■白云区驻村干部中唯一一名女性谢以洪,在石牯塘镇鲤鱼村获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洪姐”。

扶助模式2

新政策报销八成

解决因病致贫难题

“老朱,你家孩子现在怎么样了?病好些了吗?”白云区同和街驻村干部胥涛,一驻浛洸镇三村村就三年,他也不记得这是第几次,来到贫困户朱泉钦的家里。

2001年开始,朱泉钦家应了“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句话,接连有人生大病。先是朱泉钦的妻子病倒,花了很多钱却没能康复,最终人也走了;再是儿子也得了同样的病,幸亏治好了,但却欠下很多债。令人揪心的是,2014年,朱泉钦的孙子得了脊柱侧弯,做了一场大手术,病情才算好转。

“他们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幸好现在有对应的政策,对于贫困户除了新农合和大病救助的报销之外,经我们帮扶单位和村委会研究,我们还额外给每人500元一年的医疗补助,他家5口人,一年就是2500元。”胥涛说,考虑到贫困户增收渠道不多,他们想办法在2018年完成了几个资产性入股增收的项目,光是去年第四季度三个资产性入股项目的收益加在一起,每人每年可以分红1945元,并且已经到账了。

像朱泉钦家这样的情况,入股分红、医疗保险、教育补助等帮他解决了大部分困难。“我的儿子、儿媳都有打工收入,我自己到镇上骑摩托车载客有收入,够我们一家人基本生活费了。只要孩子身体好了,我这心里最后一块石头也就放下了。”朱泉钦说,只要人能干活,债就有还完的那一天,现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越来越好,他也相信一家人会有日子红红火火的那一天。

在浛洸镇三村村,共有70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81人,广州市白云区通过多渠道帮扶,目前已经帮助67户实现精准脱贫,还有3户是2018年新纳入的精准扶贫户。

“其实很多农村的贫困户,都是因病致贫的,像三村村的张秀英,得了尿毒症,一年要看病六七十次。扶贫政策来了之后,贫困户大病可以二次报销,即对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报销后的合规医疗费,按不低于80%的比例给予救助。比如她2018年花费了22万元的治病款,按照新政策实际总共报销了16万多元,大大减轻了贫困户的大病医疗负担。现在她的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基本可以负担她治病自费的部分,加上就业奖补、教育补助、危房改造补助以及产业入股分红,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脱贫的心愿。”胥涛说,类似张秀英、朱泉钦这样的个案不在少数,这既是精准扶贫最大的难度所在,也是最大的成果体现。

扶助模式3

特色产业“造血”

自我增收防止返贫

基础保障做到位,如何让贫困户们实现自我增收,开启他们的就业积极性?这是白云区永平街道的驻村干部毛小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16年5月,毛小中接到来英德市石牯塘镇扶贫工作的任务,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扶贫之路。

“我想建一个农产品的产业基地,既能发挥农村特色产业优势,又能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实现‘造血扶贫’。”毛小中说,2017年,他为了想搞好食用菌生产项目,还特地去湖北考察,不料因为长期劳累突发胰腺炎,一度面临生命危险。

在医院治疗了45天后,毛小中坚持回到了扶贫一线。凭着这股劲儿,一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在石牯塘镇拔地而起。为了让基地运营得更好、让贫困村民获得稳定收益,扶贫工作组决议将基地承租给企业生产运营,同时鼓励贫困户进入基地务工创收。

“基地出租给企业,租金分给贫困户,再招收贫困户实现就业,既能实现稳定收益了,还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更多公益事业,让贫困户的基本生活得到更多保障。”毛小中说,不仅如此,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他还在食用菌的棚顶建了绿色光伏发电,2018年9月18日开始正式发电,预计年收入能达到18万元左右。

“预计2019年,食用菌加上光伏发电项目,收入能达到40万元左右。在2020年以前,这些收入以分红的形式发给贫困户,之后就归村集体管理,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设立扶贫基金,用于大病救助,防止脱贫户返贫。”毛小中说。

然而,食用菌基地的容纳能力毕竟有限,如何帮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就业扶贫?2018年12月,毛小中又带着扶贫工作小组一起,为石牯塘镇引进了一个大型的玩具加工厂,可以给近300个人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经开始了试运营。

“这个加工厂占地4000多平方米,有九条生产线,目前我们已经招了30多个人,大部分都是贫困户。”毛小中说,玩具加工厂面向整个石牯塘镇招工,下一步他们还会组织贫困户来工厂参观,给到每个工人的待遇是保底月薪2100元还包午餐,超过计件标准的还可发提成。毛小中说,玩具加工厂是接下来就业扶贫的重中之重,他们会进一步推动这块的工作。

人物

唯一一名女驻村干部“洪姐”:

“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贫困户生活改善”

谢以洪是白云区驻村干部中唯一一名女性。为了搞好精准扶贫的工作,谢以洪肩挑重担,以女性特有的韧性和亲和力,在石牯塘镇鲤鱼村获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洪姐”。

鲤鱼村地理位置比较偏,周边都是生态旅游小镇,不适合发展工业,且本镇的就业机会少,只适合发展种养业。谢以洪因地制宜,入户调查了每家村民的实际需求,根据他们的生产能动性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生产资料,帮助贫困户实现自我“造血”脱贫。

像今年五十多岁的王立国,早年时因为家境贫困,一直没有娶妻生子,跟着70多岁的老父亲相依为命。2018年,扶贫工作组帮王立国买了几头猪苗,他养大了卖了一批,留了一头品相最好的母猪精心喂养,现在已经产了一窝小猪仔,且养大了,马上就可以卖掉实现增收;同年,王立国申请到了危房补助款,新房子正在建设中,很快就能完工。

谢以洪还向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党委申请了自筹资金,给所有危房改造完的贫困户都送去了简易家具,让他们建好房子就能踏实入住,这其中也包括了王立国家。看着猪圈里嗷嗷叫的肥猪,王立国从脸上到心里都乐开了花,他开始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比如把猪圈再扩大一倍的规模、把猪粪的污染处理好,比如把村口到猪圈的路修好,这样别人来买猪就能直接开车进来……

“其实只要他肯干,我们都愿意帮助他,像王立国这样的贫困户,他有想通过实干脱贫的心,我们根据他个人意愿,发放生产资料,通过精准帮扶,就能让他整个家好起来。”谢以洪说,王立国这样的个案并不在少数,只要扶贫款用对、用巧,对于贫困户来说,就能实现自我脱贫。

在鲤鱼村,贫困户有90户,共217人。谢以洪说,除了鼓励村民自主造血发展种养业外,三年内驻村工作队协调帮助村里全部的危房户60户都进行了改造,医疗、养老、教育实现全覆盖帮扶。不仅如此,村里的每个自然村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告别了以前到了晚上就黑灯瞎火的村庄环境,提高了安全性。

谢以洪还利用自筹资金18万元实现了路面硬底化,改善村容村貌。“我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着村里每一户贫困户的生活得到了切实的改善,这让我觉得特别踏实。”谢以洪说,虽然在村里做扶贫干部很苦很累,但只要看到户户脱贫、人人奔小康,就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