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超300万 两成多广州人注册公共图书馆
日期:[2019-04-22]  版次:[A06]   版名:[城事]   字体:【
■第四届广州读书月发布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

《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2018年年报》发布

“公共图书馆广佛通”4月23日起实施

昨日,第四届广州读书月发布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并公布了《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2018年年报》(以下简称《年报》),以及“广州30部历代经典名著”评选结果。截至2018年底,广州市共有公共图书馆(分馆)191个,均实现通借通还;公共图书馆注册读者量首超300万,占广州常住人口逾两成。记者还在发布会上得知,“公共图书馆广佛通”将于4月23日起实施。

■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 曾茜

与社会力量合建分馆41个

发布会上,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向公众汇报了2018年广州市“图书馆之城”的建设情况。据他介绍,2018年,广州市共有公共图书馆(分馆)191个,较2017年增加35个,同比增长22.44%,图书馆覆盖率稳步提高。

其中,截至2018年年底,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建的分馆达41个,均纳入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网络,年接待读者超过145万人次,外借文献超过50万册人次,全年共吸引社会力量投入超过4000万元。

方家忠表示,书店、企业园区、咖啡店、教育机构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图书馆分管建设,图书馆办馆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逾两成市民注册公共图书馆

据《年报》数据显示,广州市图书馆的服务效益水平再次提升。2018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读者到馆人次合计为2427.18万人次,同比增长16.21%;人均到馆次数合计为1.63次,同比增长13.04%;外借文献量合计为2894.76万册次,同比增长9.75%;人均外借文献量合计为1.94册次,同比增长6.76%。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注册读者量合计为317.47万人,首次超过300万人,同比增长17.04%,占广州市常住人口的21.30%,注册读者率首次突破20%的大关。

“公共图书馆广佛通”4月23日起实施

当天的发布会上还启动了“公共图书馆广佛通”项目。据了解,自4月23日起实施的“公共图书馆广佛通”项目包括人通、证通和资源通。

“人通”指持广佛两市身份证居民凭本人身份证到广图、佛图注册均视同本地居民注册成为长期读者,享受广佛两市公共图书馆相应服务;“证通”指经任一方读者确认授权,可直接注册为对方的长期读者,享受对方的相应服务;“资源通”指在两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内的特定馆舍、特定设备、特定窗口设置面向两市系统的文献借还平台流通对方文献,实现文献资源互通。

此外,记者了解到,广州图书馆推出了新的惠民措施,即针对残障人士的“送书上门”服务免单优惠,但一年内仅限24单,超出24单之后读者需要自付费。

“广州30部历代经典名著”评选结果出炉

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许多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值得后人景仰的名人留下了一部部优秀的经典著述,其中有不少著作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发布会上,从2018年6月起开始的“广州30部历代经典名著”评选活动落下帷幕。经过古籍文献领域专家的推荐评审,并综合市民票选意愿,最后东汉杨孚的《异物志》、西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南宋方信孺的《南海百咏》等30部著作入选。

这30部著作跨越的时间,从东汉到民国,近2000年的时间;从题材来看,从博物到医药,从历史到地理,从文学到思想,多种多样,无所不包。而作者群体有新会的陈献章、增城的湛若水、番禺的屈大均、南海的招子庸、中山的郑观应、新会的梁启超,皆为广东地区的大儒名士,也是岭南文化的核心。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大兴表示,从这30部著作中可以看出广东的发展融入了全国精英的心血,同时这些作者大部分都是广东地区的大儒名士,是岭南文化的核心,是我们的骄傲,表明了岭南地区不是“文化沙漠”之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