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巴基斯坦职教精英来穗进修
日期:[2019-05-08]  版次:[A07]   版名:[时政]   字体:【

广州工贸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巴基斯坦12名职教官员量身开课

广州技工教育向海外输出已不是新鲜事。近日,有朋自巴基斯坦来,看中的即是羊城高水准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闭幕不久,5月7日,巴基斯坦国家职业技术培训委员会主任穆罕默德·莫尅姆·乌尔·伊斯兰姆即带队来穗,同行的还有来自该国职业教育领域的政府官员、院校校长共12人。

在接下来的6天里,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下称“广州工贸”)将为其量身打造培训课程,既有课堂式的经验分享,又将走进企业实地调研,通过多种方式让学员了解“中国工匠”的培养模式。令人关注的是,早在三年前,广州工贸已开始向国外规模化输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服务,至今已培训“一带一路”沿线国职教师资和技术人才近800人。

为学员量身打造6天培训课程 既有课堂理论又将走进企业

昨日,巴基斯坦职业技术培训委员会师资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穆罕默德·莫尅姆·乌尔·伊斯兰姆坦言,巴基斯坦的高等教育发展较好,但技工教育仍有所欠缺。“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巴基斯坦办厂,我们也急需提升本国工人的技能水平。”他表示,希望此次培训能了解中国技工教育的体系模式。

据悉,本次研修班是由外交部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牵头,人社部国际合作司积极推动,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广州工贸具体承办,旨在加强两国职业技术技能交流,促进两国职业教育领域互联互通,是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职业技能领域对外援助工作的初次尝试和进一步强化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具体举措。

研修班为期6天,由广州工贸为巴基斯坦学员量身打造培训课程,安排了《世界技能人才培养视角下的“校企双制 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新理念下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等课程学习,分享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与此同时,广州工贸还将组织学员到校企合作企业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考察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州港集团等知名企业,了解中国现代产业发展及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情况。

“广州工贸培训技能人才不仅在国内做得好,在国际对接合作上相对于其他技工院校也更快、更好一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钱晓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场驱动”是当代技工人才的培养方向,此次培训既有理论课,也有走访企业,可以充分展示中国技工教育一大鲜明特点——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广该技工教育理念模式。

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培训职教师资和技术人才 三年来近800名外国友人赴广州工贸进修

近年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力推进局属技工院校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能人才培养合作。记者了解到,广州工贸便多次以输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模式,服务“一带一路”。

早在2016年,广州工贸就与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达成孟加拉技能与培训提升项目合作,2017-2019年为孟加拉国培训职业教育官员、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教师等共581人次,实现我国技工院校向国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服务的首次规模化输出。

在此之后,广州工贸更积极承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冷良好操作培训项目,培训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的大学制冷专业教授、制冷专业培训师、企业制冷工程师共120多人,为推广R290制冷技术标准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对话

频频输出职业教育培训服务,广州工贸靠的是什么?

校长汤伟群:不断勇于突破创新,接轨国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新快报:近年来,从一线技术人员到职教师资、世赛选手,广州工贸已经多次对国内外输出职业教育培训服务,具体都有哪些?

汤伟群:截至目前,学院已向33个国家和地区输出培训课程和服务,培训境外人员逾千人。培训对象涵盖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粤港澳大湾区”的职业教育从业者、制冷与空调等各行业的技术人员,以及来自俄罗斯等国家的世界技能大赛教练、选手等。在国内,学院共开展200多期全国师资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班,培训超过5700人次。其中,开设一体化课改相关课程,累计培训国内教师3500多人次。

新快报:广州工贸为何能屡次实现职业教育培训服务的输出?与其他技工院校相比,有何优势?

汤伟群:学院是全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首批试点院校,至今进行了10年,同时又拥有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技能人才培养的体系探索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与沉淀。

但更重要的,是学院一直勇于突破、创新的作风。无论是参与一体化课改、世赛还是世赛集训基地的建设,我们一直都是首批“尝试者”。特别在参加世赛过程中,会主动将大赛的技术标准转化到学院的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上,让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保持和国际接轨,达到先进企业的需求。(沈逸云)

特别报道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