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盼盼,你在哪里?妈妈还在等你!”
日期:[2019-09-11]  版次:[A07]   版名:[城事]   字体:【
■陈小荣随身带着盼盼的照片。

儿子走失当晚,母亲跪立天明泣诉“对不起”

编者按

新快报2019“寻亲圆梦行动”再起航

贯穿全年的新快报“寻亲圆梦行动”,在中秋佳节之际蓄力前行,正集中发起新一轮关注困境儿童、关爱流浪人员的公益活动。

“寻亲圆梦行动”始于2006年,至今已牵手广州市民政局、牵手每一位热心读者和网友坚守14年。在万千读者的关注与加入、无数个体的助力与接力下,14年来,我们为90多名流浪儿童找到父母,回归家庭。这个中秋,滞留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和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流浪人员,期待点点微光指引,踏上回家的路;这个中秋,100名身处困境的孩子说出心中小小梦想,期待梦圆;这个中秋,十数年如一日,风餐露宿在寻子路上的父母,还在述说他们的故事;这个中秋,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梦响汇公益、宝贝回家、蜗牛公益团队、尚丙辉关爱外来人员工作室……更多公益组织与我们同步,共襄善举。

如果您是寻亲者的亲人,或是可以提供线索的知情人,请拨打本报寻亲热线18665089067或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020—37281075、37281076联系。

儿子杨盼盼在四岁时走失。寻子,从此成为陈小荣生活的重心。20多年来,陈小荣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她说,儿子走失当晚,她跪在天台上说了一万遍“对不起”,“因为我的大意失去了孩子,漫长的岁月里,我没有一天不心痛。”陈小荣从未放弃过骨肉团圆的期望,她努力吃饭、按时睡觉,只为保有体力外出找儿子,“我会一直找下去,直到自己走不动的那天。”

彻夜痛哭 “他走失那天衣着单薄,肯定很冷”

1994年10月12日,陈小荣永生难忘。

那一天,她牵着儿子杨盼盼兴冲冲地回到老家重庆石柱县探亲。中午到家,陈小荣顾不上歇口气,稍作安顿就准备出门去买菜,看到侄儿从家门口经过,儿子盼盼马上跟着出了门。陈小荣说,她以为儿子跟随侄儿去了舅舅家玩。忙忙碌碌到下午四点,看到侄儿放学再次经过门口,陈小荣才问起儿子盼盼。侄儿的回答让她倒抽一口凉气——盼盼没有去舅舅家!

陈小荣立马慌了神,满街跑着到处去找儿子,走村串户、翻坡越坎,她大声叫着盼盼的名字,但孩子毫无踪影。

“儿子常去舅舅家玩,舅舅家就在隔壁巷子,走路过去就几分钟,怪我当时没有太在意。”陈小荣说,那天晚上,她跪在自家的天台上痛哭流涕,一遍遍地叫着儿子的名字。她说:“我叫着儿子的名字,一直在跟他说对不起。他走失的那天衣着单薄,脚上还穿着一双凉鞋,肯定很冷。”

陈小荣在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警方怀疑是人贩子抱走了盼盼,但一直找不到证据。陈小荣也到处打听可能拐卖孩子的乡邻,甚至曾经到疑似人员的老家去寻找儿子,“从早上天刚亮走到傍晚才走到,但仍然没有孩子的线索。”

丈夫绝情 “找不到儿子,不要回来”

儿子的走失,彻底改变了陈小荣的生活。

陈小荣18岁嫁到山西运城,当年带盼盼回老家是探亲,未料期间丢了儿子。“丈夫责怪我把孩子弄丢了,跟我说找不回儿子就不要回来。”陈小荣说,“其实我内心比谁都难过,我内心也有自责,也许不把孩子带回老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陈小荣没有回去找丈夫,与丈夫不再联系。

25年来,陈小荣不断扩大寻子半径,从石柱县到江苏,再到福建、河北……一路上,她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只要攒到一点钱,又会出发四处寻找盼盼的线索。2006年至今,她在广州打工,也一直没放弃找儿子。

2009年,陈小荣学会了上网,她开始到网上登记儿子的信息,发布寻亲消息。陈小荣说:“有几个孩子主动联系我,甚至亲热地叫我妈妈,我当时很高兴,特别兴奋。但随着了解地深入,又慢慢发现他们的特征与儿子盼盼不相符。”她还常参加各类寻亲活动,尽量多扩散寻找盼盼的消息。“这些年去过福建、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寻找,出去多扩散下儿子的信息,总比待在家什么都不做,会多一点希望。”

梦里相见 “孩子,不要再离开”

“几千个夜晚,我从来没睡过安稳觉。”寻找儿子已经成为陈小荣的人生动力,她说,“如果不是为了寻找儿子,甚至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意义。”

回忆起儿子盼盼,陈小荣沉浸在往事中。“我生下盼盼时,好开心,他是我在世上最亲的人。”陈小荣说,“儿子很懂事,我干活回来晚了,他会在门口等我。爷爷买了菜,他会拿一把给我。”

这些年,陈小荣经常梦到儿子盼盼。“梦里,盼盼还是小时候的样子。我紧紧抱住他,求他不要再离开。”陈小荣多么希望梦里的场景成真。

“很想知道儿子在哪里,是否平安,希望有好心人照顾他健康长大。我也会一直寻找他,不管他在哪里,只要我活着,还能走得动,都要去找到他,让自己心安。”陈小荣说。

■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采写:新快报记者 唐星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