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颜真卿最令人心酸的一幅书法
日期:[2019-12-01]  版次:[A14]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译文 我不擅长谋生的活计,全家人已经吃粥吃了好几个月。现在,粮食又吃完了,心里更加忧愁。想到我们之间往日的深厚情谊,因而写信向你求助。希望你能借我一点粮食来让我渡过难关。麻烦到你了,对此我再一次请求原谅。真卿书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痛苦的线条,悲愤的笔触赢得了“天下第二行书”的美誉。如果说《祭侄文稿》是站在一个英雄的视角,那么他的另一幅作品则是楚楚可怜的小人物,与我们拉近了距离。

它便是《乞米帖》。

“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只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仍恕干烦也,真卿状”。《乞米帖》只寥寥数句,在颜真卿众多作品里,就像一个乞丐那清汤挂面式的头发,在历史的尘风中涩涩飘扬。但研读起来却觉得正气浩然,清风扑面,令人感奋不已。

《乞米帖》写在公元765年,正值关中大旱,江南水灾,农业歉收。按理说,粮食再紧张,也不至于影响到颜真卿家,因为他当时已官拜刑部尚书,知省事,封鲁郡公,按现在级别来套,大约比省部级还要高一点,况且他又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既有功劳又有苦劳,不说养尊处优,至少也能做到衣食无忧吧。

可是他偏偏就闹到了“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于是不得不向同事李太保求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谈到困窘的原因,他也直言不讳,因为自己“拙于生事”,也就是除了俸禄,他不会创收、生利,没有别的生财之道。

按说,官做到颜鲁公那个份上,是很要面子的,可是他居然能拉下面子,向职级比自己低的同事“乞米”,这不是件很光彩的事,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开这个口的。其实,像他那样的大官,养家糊口原本可以有很多“办法”,既然别的官员都能活得很好,都能“生事”而自肥,他为何不能呢?

身为三朝元老,久经宦海,阅人无数,加之门生故旧遍于朝野,只要他稍稍动动脑筋,譬如卖官鬻爵、科举营私、收受贿赂、干预诉讼、巧取豪夺,都能大发横财。可是他却不屑于那样干,他有自己的处世原则,一向廉洁自持,绝不贪枉苟取,宁可“举家食粥”,宁可向同事乞求“惠及少米”。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