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泮塘五约改造: 公与私,新与旧,如何平衡?(2)
日期:[2019-12-10]  版次:[A05]   版名:[深读]   字体:【
■五约三巷15号 、外街26-1号 、外街30号、外街32、58号重建后通过抽疏中间的房子变成一个四合院。

■五约直街11号后座退进去了一个空间,宽敞一点 ,带有原来房子痕迹的立面用涂料留下了坡屋顶的历史信息。

■从外街13号北侧的空地向西看,不同年代的房子拼贴感很强。

直街11号后座

靳远:这个位置挺精彩,这里退进去了一个空间,它是有意这样让出来。否则我们会觉得:哇,这个街角好挤啊。

这是一面刷了涂料的墙,刷的部分就是拆掉的部分,上面保留没有刷的老墙,显示出区别。它的小灵魂还很鲜活,在我看来几乎保留了全部的历史信息。

这件事情做得非常有意识,就是它涂料的收尾是用一个非常薄的小铁片,这个也得在施工图中明确地标识出来才能落实的。那个小铁片创造了阴影,就像勾了眉线一样。一个房子通过这些线条把历史的变革传达给我们——曾经这儿有个房子,而现在它是公共空间,咱们可以在这儿舒服地驻足,你我心里却好像看见了这座消失的房子。这件事情做得一点都不粗暴。

设计师李芃:这个地方是我们有意让出来的,让这里巷子可以宽敞一点,产生节奏的变化,使巷道在这里获得更公共的状态。

涂料立面有两个考虑:

一、现在裸露的痕迹其实原来都是内墙,但现在都变成了外墙,所以墙面必须做防水处理,防水涂料是一个比较经济有效的方式。

二、为了保留旧房子的痕迹。我们一开始就定了规则,只要是拆掉的房子,都用做防水涂料来告诉大家这里原来是一个房子。

设计师邢懿:带有原来房子痕迹的立面我们用涂料留下了坡屋顶的历史信息,我们想将来可以有艺术家或者村民在这里绘画。所以特意留下这面墙,同时在墙面的处理上也能够看得到原来的建筑信息,而且顺便把这个空间让出来。

三巷15号 、外街26-1号 、外街30号、外街32、58号

靳远:我们进了这个院子觉得挺舒服的,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怎么做到的呢?我能确定朝东的房子屋檐转了90度,这样就成了一个空间对开的院子,这一转我再次非常同意。

这个屋面是迎向你的,然后它也产生了一个屋顶,一个遮阴一个雨棚的作用,另一个屋面也是迎向你的。我们常提四合院,字面意思怎么理解呢:你在中间觉得你被院子环抱着,而不是这边有墙挡着我,那边也有墙挡着我。

背后的痕迹表明老屋顶是双坡,而现在做成了单坡,这是一个设计附加值的体现,这个新屋顶带给了院子生命力。总的来说,在这个院子能感觉到设计师得到了灵活度,能有机会去想这个事儿。

只是一路走下来发现很多瓦面都是用水泥去仓促施工,显得有些粗糙。

设计师李芃:重建之前这里有四间房子,它们被一条尽端无路的巷子连在一起。改造前所有的房子已经损毁了大半,屋顶都没了,里面长满了房子高的杂草。因为这些房子被窝在里面,在外街上完全没有发现。犹如一个深藏在村落里的小花园。

这个强烈的印象反映在了我的设计里。仍旧是以如何实现并诠释村落的公共化作为设计概念。一个藏在村落里的院子成为了设计初衷。院子本来就是一个既公共又私密的场所,跟我们的规划理念是一致的。也许高密度的泮塘五约村未来需要一个可以呼吸的小院子。

原来的4个房子都是南北朝向,以东西方向并排。 设计首先把4个危房都拆了,在最西边房子的用地上做了一个面东的亭子,亭子东面是3个房子腾出来的一个围合的院子,地面上铺地的波打线就是原来3间房子的围墙痕迹的所在。

屋顶是曲面的钢屋面,其高度跟原来房子一致。屋面倒了很薄的一层混凝土,做好防水,再铺瓦,这样隔热防水就处理好了。弧形的屋面,西面高,让室内有更高的使用空间。东面低,故意把面向院子的屋檐压低,把视线控制在院子里,阻挡掉周边4层村屋的视线干扰。远看过去整个屋顶很舒展,有一种像要飞起来的感觉,这是面对开敞内院的一个姿态。

从外街13号北侧的空地向西看

靳远:我很喜欢站在这里的构图,这样看过去,你会觉得挺有层次的。这里的语言和材料的使用,都是挺用心的吧。

每个时代自有的视觉体系往往来源于其时代的工程体系。现代建筑的工程在老街区里,挺难处理的问题就是水平线,需要比较精细地去把握它跟周围坡屋顶的视觉关系。这个高度蛮难控制的。如果顶板再高一点,再宽一点,它又会遮到后面的背景。它下面这个花池也是次一级的水平线,它们全部都构成了一幅图景。我比较感动的是今天在这个片区看到挺多舒服的构图。

我觉得在这幅图景中,有“爷爷的爷爷的”房子、“爷爷的”房子和“我的”房子,这里不同年代的拼贴感很强。

我很认同这个图景是广州的。我也打心底里面很希望,这里的居民也认同这件事情。

我同意它的当代性。我们在做这种街区的时候,当代性算挺难回答的问题了。就是怎么处理新跟旧的关系,而且是诚实地去做新东西,还获得别人的认可。

仿古的度有点过,望在传统基础上找到当代语言

何健翔:总的来说微改造中仿古的度有点过了。我不是说完全要建一个全新的房子,它应该带有创新,譬如屋顶是旧式的屋顶,但屋檐底下的建造完全是新的。应该可以走得更自由点,更加当代。

当它只剩下仿古的形式,精髓反而就没有了。很多房子太封闭了,完全不通风。我觉得应该反过来,不必在形式上仿古,反而要保住传统的精髓。

钢结构的建筑、做成仿古的造型显然是个问题,我觉得用新的材料,就不应再效仿古典的形式,结构和形式应该是统一的,新材料就应该有新的形式,即便旧的材料也应尝试创新。

用钢筋水泥做传统大屋顶,那是我们几十年前在做的事情。难道我们现在还要继续做这样的事情?每种材料有它自己的特性,没必要一定要做回传统样式。

试问有没有别的可能性?我的观点更倾向于要不就全新,不要这样半新半旧。等于我作为一个现代人,硬要去穿个唐装。我希望尝试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在我们传统的基础上,在我们传统街区、传统生活的基础上,找到我们自己当代的城市文脉和语言,而不是西方的语言。

如何在尊重传统的情况下学习和更新,然后创建一个适应这个时代的新的同时可以耦合到传统的街区,这个是一个过程,很难在一个项目里面实现,但是要有这个目标。

设计师徐好好:我觉得这是一个建筑师的基本选择,这个选择和之前的保护规划有关,我们决定直街上的建筑在外观上尽可能保持青砖房的风貌,形成比较小尺度的一进一进的连续的房子的印象,以及这是一个清末水边小村落的印象。

我很理解他说的这个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我也是蛮认可的,如果能够对传统建筑做一个变形、或者是有非常新的一个表现的话,我觉得会是非常好的事情。就像好多意大利的建筑师的设计,让你看上去有新的部分,但是一揣测又可以感受到里头有很多传统的调调。

■策划统筹:何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 何姗 方汝敏 ■摄影:新快报记者 何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