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中国足球:与其不断树立学习目标,不如完善产业体系
日期:[2019-12-29]  版次:[A07]   版名:[体育]   字体:【
■只有真正让足球变得产业化,中国足球才有希望。

起码让联赛做到自给自足,而不是永远等着输血

●新快评

中国体坛热度最高的赛事是什么?答案当然是中超,它所引起的关注度远非CBA、女排联赛可比。遗憾的是,中超这么多年来始终无法自我创收,每家俱乐部都是赔本赚吆喝的状态,虽然足球被巨额注资,中国足球却始终没能实现产业化。

■新快报记者 王敌

俱乐部现状

无形价值远远大于产业价值

什么是产业化?说简单点就是自给自足,可以通过门票收入、转播权、衍生品、比赛日周边、赞助商和转会费支付俱乐部的基本开销。当然,自给自足只能算是产业化的基础,但若是这项基础都达不到,产业化的一切都是空谈。

非常可惜的是,在中国足坛,各家为此注资巨多,而且基本都是纯投入式的建设,资金却没能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去,而是大量堆积在金字塔的顶端,工资支出更是占据了俱乐部年预算的七成以上。

在这种无法自负盈亏的状态下,任何集团都更看重俱乐部带来的品牌效应,从而也直接导致了俱乐部无形价值远远大于产业价值的现状。

这句话什么意思?举个例子,中超俱乐部极少在球衣上印第三方广告,这并不是没有商家愿意出钱,而是集团每年都要斥几亿、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养俱乐部,球衣上几千万元的广告费也就显得不那么要紧。正因为球衣的广告都是在宣传母公司的相关产品,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球队会在重要比赛时不惜与赞助商违约,然后挂上自己的招牌。虽然这个影响很坏,但归根结底——宣传别人不如宣传自己,这是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使然。

不只广告赞助费用无济于事,中国足球俱乐部的票房、转播费也是赔本状态,周边产品更是几乎卖不出去,再加上杯水车薪的奖金分红,相比起集团对俱乐部的投入,俱乐部在其他方面的收入根本不成比例。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经营俱乐部是“赔本赚吆喝”,还不如更直接点说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倘若连面子都不给了,那么中国足球很可能会失去最后的给养。

仍在哺乳期

强行要求中性名是揠苗助长

根据中国足协的政策,到2021赛季,中超各俱乐部都要变更中性名,即队名“去企业化”。广州恒大要去掉恒大,广州富力要去掉富力,江苏苏宁要去掉苏宁,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类似于AC米兰、国际米兰的名字。看起来这似乎是一种进步,实则是只看到了成熟体育产业的皮毛。成熟的联赛,俱乐部对背后财团的依赖并没有那么大,绝大多数俱乐部基本能做到自力更生。

中国俱乐部则完全是另一个状态,完全是母公司的附属品,说是母公司的广告牌也罢、宣传车也好,总之是完全被集团哺育的状态。联赛还不能自身造血,就强行把带有哺乳意义的宣传通道切断,这般突然“更名换姓”没准会让一些球队连家都找不着……换句话说,“中性名”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足球投资人的积极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分强调中性名,对联赛来说也是一种“揠苗助长”。

话说回来,无论是要贯彻哪一种学习思想,前提都需要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我们不能还没等到开花结果之时,就早早让现有的生存土壤都不牢固了。对中国足球来说,与其不断树立学习目标,还不如夯实基础完善产业体系,起码让足球联赛做到自给自足,形成自我循环,而不是永远等着输血。谁都明白,根基不牢,上层建筑自然难稳。

如今,足球已经不再只是一项单纯的运动,闷头苦练和封闭集训早已跟不上时代潮流。中国足球从来不缺少时间,只是向来太缺乏耐心。邻国日韩的足球成功绝不只是技术层面,联赛产业体系的成熟更是关键。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只有真正让足球变得产业化,中国足球才有希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