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最早的“自拍狂”五分之一作品为自画像
日期:[2020-01-19]  版次:[A09]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伦勃朗 自画像

■伦勃朗 自画像

■伦勃朗 夜巡

■《沉睡的丘比特》卡拉瓦乔的临摹品

伦勃朗自画像成为一部独一无二的自传,部分作品在粤博展出

正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的“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五百年”展览可谓史无前例地引起了大众对欧洲绘画的集中关注与讨论,其中,伦勃朗成为了被关注讨论最多的艺术家,虽然他只展出了一幅年轻时期的自画像,但不得不承认,自画像对于伦勃朗作品的意义,几乎超越了同期乃至后世的大部分画家。英国学者詹姆斯·霍尔在《自画像文化史》里认为,“他是第一位整个创作生涯的个人形象都广为人知的艺术家。”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里更对他有极高的评价,“伦勃朗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在荷兰艺术的所有分支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的其他画家不能跟他相提并论。”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自画像占他作品总数近20%

自恋、最早的“自拍狂”是近年民众对伦勃朗形容最多的关键词,也不难理解,毕竟在他40多年的时间里,他画了40多次油画自画像,作了31次蚀刻版画自画像,画了六七次素描自画像。他在画室里作的摹本常被当作原作使用。自画像占他作品总数近20%。

在贡布里希看来,伦勃朗比哈尔斯和鲁本斯要年轻一代,比凡·戴克和委拉斯贵支小七岁。而且伦勃朗不像达芬奇和丢勒那样写下自己的观察,他更不是米开朗基罗那样为人钦佩的天才,后者有言论留传于世,也根本不像鲁本斯那样书写外交信件,跟当时的重要学者交流思想。但一点不影响他成为最为人知的艺术家,因为他留给后人关于他生平的一份令人惊异的记录,那是一系列的自画像:从他年轻时是一个成功的甚至是时髦的画家开始,一直到他孤独的老年为止,他晚年的面貌反映出破产的悲剧和一个真正伟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那些肖像画组成了一部独一无二的自传。

这一点,已故美术史家迟轲也有同感,尽管伦勃朗没有留下关于自己生平的自传文字,但他却是历史上最令人感到亲切的画家之一,因为他的一些自画像已经向人们诉说了他一生的遭际。我们从他二十岁的自画像上看到的,是一个满怀信心的英俊的大学生。尔后的一系列画像,则在那变幻莫测的奇妙的光影之下,逐年显出人生的忧虑在这位艺术家脸上刻下的艰辛的印记。

通过观察自己来训练敏锐的目光

在其众多的自画像中,他穿着不同的服装、流露不同的神情,展示了自己年轻得意到年老孤独的样子。而这次展出的伦勃朗《自画像》则是其23岁时所作的,伦勃朗巧妙地捕捉到自己年轻时的自我意识和雄心勃勃。他通过观察自己来训练敏锐的目光,极其真实地再现了自己脸上最细微的细节——半张着的嘴巴。

詹姆斯·霍尔认为,“书法一样蜿蜓盘旋的卷发如缕缕金丝,这是伦勃朗最早的一些油画自画像的标志特色。他用尖锐的工具滑过未干的棕色颜料,露出下方浅色的底层,从而制造出了这种效果。”

在17世纪的荷兰,美发卷相当少见,但是,伦勃朗却在早年的多幅自画像里展示了最粗密的美发卷,借此宣扬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

因《夜巡》名声遭到贬抑

伦勃朗生于1606年,是荷兰莱顿一位富有的磨坊主的儿子。虽然曾有机会上大学,但他为了画画而中途放弃了,离开莱顿前往富饶的商业中心阿姆斯特丹,二十三岁即小有声誉,被一位有钱的画商看中。不久,伦勃朗即与这位画商的亲戚莎斯基雅小姐结了婚。

伦勃朗最初的代表作当数《杜普教授讲解剖课》,这幅作品的成功为他引来大量的雇主,最高时每年可得到五十件订货。但伦勃朗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和为了“生意”而作画的人。他吸收了卡拉瓦乔的明暗法,造型更为厚实,色彩也更加丰润华美。虽然本次展览没有展出卡拉瓦乔的原作,但却有一幅《沉睡的丘比特》的同时期临摹作品,也能领略到卡拉瓦乔明暗法与造型的功力。

此外,戏剧性几乎也是伦勃朗绘画艺术的关键词,不但年轻时期他的“少有的卷发”所形成的幽默感,在他最为盛名的作品中,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1642年他受一群军官的委托,画了一张巨大的集体肖像。但伦勃朗一反常规,没有像哈尔斯画的军官群像那样,每个人都很完整;也不像他早先画的《杜普教授讲解剖课》那样,每个人物显现在同样明亮的光线下。他把这幅群像画成一幅具有戏剧性的风俗画,一群军人正在长官带领下出发巡查。画面上明暗的变化加强了戏剧效果,可是,有许多人不得不隐没在层层的暗影中。这幅作品由于年久而变得更暗,后人名之为《夜巡》。结果,订画的雇主提出抗议,他的名声也由此而遭到贬抑。

而收藏的嗜好使伦勃朗无法积蓄下钱财,他不但购买外国和古代的名作,也购买同代无名画家的作品,并且在拍卖行里常常由他自己把购买的价钱抬高。他说,这样做“是为了维护艺术职业的尊严”。但好景不长,1642年,他的第一个妻子去世,虽然作为富商女儿,也有一笔可观的遗产,但可能在理财上尚有欠缺,资料显示,伦勃朗很快便负债累累,濒临破产。

伦勃朗的伟大肖像画让我们觉得是跟现实的人物面对面

迟轲评价认为,伦勃朗在他的形象的真实刻画中,当然也含有美的理想,他的理想就在于能够从一向被人们看作是下贱粗丑的人物身上,发现他们纯良的品格和丰富的情感。

贡布里希则认为,伦勃朗的伟大肖像画让我们觉得是跟现实的人物面对面,我们感觉出他们的热情,他们所需要的同情,还有他们的孤独和他们的苦难。我们在伦勃朗自画像中已经非常熟悉的那双敏锐而坚定的眼睛,想必能够洞察人物的内心。

迟轲在《西方美术史话》里提到,在油画的技巧上,伦勃朗是创造了独特艺术语言的一位大师。越到后期,他运用的色彩越加丰富而浑成。他善于运用类似中国画中朱砂一样沉着的红色,配以明亮的金黄和沉着的深褐,构成温暖而统一的调子。在这些暖色里,又夹以不同强度的青、蓝、绿,造成极其微妙而丰富的对比关系。他用的色彩,常有一种金属和宝石般的高贵感,使粗陋的物象也变得华美悦目。

文艺复兴的画家们,用数学的精确性研究过光和投影的关系,以求得绘画的真实感。可是在伦勃朗手里,光和影却成为他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有力的艺术语言。他深深懂得艺术中虚实相生的辩证关系。正像中国绘画里常常让黑色的形象凸显在大片空白的背景上一样,他常常让明亮的形象从黑色的背景里凸显出来,以求在显著的反衬中让主体突出。画面上的光线,是随着艺术表现的需要,由他任意驾驭的;就像现代舞台和摄影棚中使用的聚光灯一样,明暗隐显全依导演的需要而随时变幻。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