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女同志天生有耐心 更容易和群众打成一片
日期:[2020-03-08]  版次:[T13]   版名:[广东扶贫进行时]   字体:【
■曾铮(右)给贫困户进行心理疏导。


■曾铮给在“赛家政”活动中帮家里搞卫生的小学生送礼品。

■曾铮向过往群众宣传防疫知识。

■曾铮入户核对资料。

“阿姨,家里环境卫生好了,病毒细菌都会少很多吧。”看到贫困户曾经脏乱的家变得整洁一新,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曾铮打心眼里高兴。自从村里费心举办的“赛家政”活动获得大家认可后,村里的大环境、村民家的小环境都越来越好。

曾铮在女儿升高三时,主动请缨扶贫,成为潮州市妇联驻饶平县汤溪镇大门坑村的党建指导员。如今,凡事都要尽善尽美的她,最怕因太忙照顾不了女儿,会成心里永远的亏欠。

曾铮

潮州市妇联驻饶平县汤溪镇大门坑村党建指导员

“在农村,妇女同志天生的细腻、柔和、耐心的工作态度更容易跟群众打成一片,更能凝心聚力。但是,作为女儿、妻子和妈妈的多种身份,家庭的责任也十分重大。对家庭的照顾不周,会成为牵绊和遗憾。”

妇联来的党建指导员 想方设法凝聚全村人心

疫情来袭,地处饶平县偏僻的北部山区的大门坑村一时没有足够人手参与防控。消息一出,村里的党员、年轻力壮的村民纷纷报名请战。这让初三就到村里奋战的曾铮十分感动,“我们平时为村里做的那么多没有白费,大家彼此拉近了距离,才有今天的凝心聚力共防疫。”她说。

曾铮2019年5月开始就到村扶贫,利用自己是妇联工作者的优势,在村干部的帮助下,逐个走访需要帮助的家庭,很快就与村民们打成一片。

为了让大家拧成一股绳齐心奔好日子,曾铮想了很多点子,在驻村扶贫干部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各类举措和活动陆续落地:女党员、妇联执委先动了起来,很快,“党员执委带妇女、妇女带家人、家人带家族、家族带全村”的局面形成;巾帼创业计划开启;“赛家政”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从设计、方案到活动流程等,都是我们自己在想、在做、在看、在跟进,为的就是得到村民认可和响应,得到最好的效果。”此外,她带领村干部、党员去红色基地接受教育,也进一步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因为自己是一位母亲,曾铮特别关注村里的孩子。她发动村里学音乐的优秀人才,为孩子们免费教唱歌和升旗。“为了学习,孩子们会在周末提前半天就去等我们,”曾铮说,“孩子们眼中那种求知的渴望,让我萌生了新的念头。”

此后,曾铮总是想尽办法挖掘村里的优秀人才,让他们免费给孩子们传授更多知识,提高孩子们整体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防控疫情期间,曾铮也担心在家上课的学生“憋太久”有问题。为此,她找到村里的社工帮忙,在进行调查问卷后,发现其中两名贫困户学生总不爱说话,情绪低落,曾铮和社工通过及时的心理干预,让他们树立了良好的信念。

要强妈妈请缨扶贫 高三女儿表示理解

得知曾铮的女儿正上高三,新快报记者有些意外。但曾铮却说,前来扶贫,是自己主动请缨的。“当时,有跟女儿商量过,我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兼顾到。”她说,家里与驻村点相距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考虑到女儿处于高三冲刺的特殊时期,曾铮无论多苦多累,都会尽量自驾车回家多探望女儿。

但因为疫情原因,最近曾铮最长已经有10天都未能回家了。“前几天回去,邻居说我女儿瘦得要命,叮嘱我要照顾好她,多给她煲汤。”曾铮说,那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连女儿高考冲刺期间最基本的生活和营养都没有照顾好。“想到这些,心里真的特别担心。”

“我想让大家看到,妇女同志是能做事情的!”曾铮说,为了这个信念,去年刚知道单位要派一个人去参加扶贫工作时,她就决定主动请缨去扶贫。当时,了解妈妈“巾帼不让须眉”的心思后,女儿也表示了理解。

“当时我想不管多远,辛苦一点,有空就开车回家陪女儿,多少能照顾到一点。”没想到,事无巨细的扶贫工作、做事总想尽善尽美的性格,让她少有时间回家陪孩子。这让她始终都觉得,自己对孩子特别亏欠。但,她也期望,理解她的女儿,可以自觉努力,考出好成绩。

三次自掏腰包买口罩 送给一线最需要的人

担忧归担忧,事情一来,乐观的曾铮又开始埋头忙碌起来。和大家一起走访贫困户;鼓励贫困户参与春茶采摘,以免因疫情影响收入;走村串乡宣传防疫和新一轮“赛家政”的活动;鼓励互助小组做好春耕工作……

“阿铮,你来啦!”“小曾,过来坐!”虽然到村才半年多,走在路上,村里的阿姨阿叔阿伯几乎都认识她。大大咧咧的曾铮,总在村里忙里忙外,见到村民主动大方打招呼,遇到有困难的村民也想办法帮助解决。慢慢地,曾铮就像村民的亲人一样了。

村干部还记得年初大家防控疫情时,村里的防疫物资奇缺。看着一线防控干部、党员和志愿者都没有基本防护,她和扶贫干部们到处打电话咨询。防疫以来,她已经三次自掏腰包买来口罩,全部送给村里一线最需要的人了。“我是驻村的干部,就是村里的一分子,只是尽我所能去做而已。”她说。

看着天气一天天好转,曾铮期望,这次的疫情能早早结束。她坦言,相比一线的医务人员,自己做的事微不足道:“群众的平安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除了这个“最大的幸福”,她还有个“最大的成就”,那就是看到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入越来越高。她介绍说,经过努力,目前,集体的收入从0.73万元增长到了6.03万元,接下来还会继续增长;贫困户都达到“八有”的标准,生活越来越好。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图片:采访对象提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