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书法品鉴应遵循传统,子史兼用
日期:[2020-09-13]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四库全书文渊阁抄本《书品》


书法品鉴的事情,在今天有不少人在努力去做。但是至今为止,并不是受到普遍的肯定。主要的原因,是人们认为品鉴是属于理论方面的事情,而理论经常被误认为与实践脱节,因而也就被认为理论是灰色的。实际上,书法的品鉴,渊源很久,本是传统,与书法实践一样,只不过书法的实践传承得好,而书法品鉴到当代却基本上没有传承。

本文拟就书法品鉴的历史传统的问题,谈三个方面的要点,希望对今天人们完善书法品鉴传统的承继、端正书法品鉴的看法,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书法品鉴的缘起与发展。

甲骨上除了刻字,也有书写。此外,铜器、玉片、石版、简牍、缣帛延续到晋朝,废简用纸,都留下了书写的痕迹。伴随书写的实践,自然有书写的言说。像《庄子》的“副墨”,《墨子》的“书于竹帛,镂之金石”;至于汉代,对书写的言说与讨论,著作渐火,而许慎《说文解字》,最为代表。

然而,真正从关注实用到分析艺术、从普通言谈到品次鉴赏、从叙述事情到品藻人物的书法品鉴,是在汉晋之后才出现。人们一般认为南朝梁代庾肩吾的《书品》,是最早的书法品鉴之作。在上,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书法的品鉴之前,有汉、魏、晋人物的批评,是艺术品鉴的前序。汉代末年有人物题目(对政治人物的评论)。像诏令、荐书对人物的品评,以及与党锢之祸相关的处士横议,和郭泰的清议与汝南的月旦评。到三国魏有曹操、钟会的才性论,因刑名之学而产生的《人物志》《季汉辅臣论》。至于晋宋,则有山涛《山公启事》、刘义庆《世说新语》,一时人物品藻蔚为风气。二是庾肩吾《书品》,如果从图书的四部分类来看,其性质在子、史之间:说其为子是因为在三品九例的品鉴中出观点,说其为史是因为在品次归类中存录书人。

庾氏《书品》起头,经唐宋元明清,代有品鉴之作,数据散见于文集、题跋、目录、笔记、史传,至近人马宗霍《书林藻鉴》,则品鉴之书不复有人超越。

第二,书法品鉴的经验与教训。

从南梁至近代,在唐有孙过庭的《书谱》、李嗣真的《书后品》、张怀瓘的《书议》《书估》《书断》,在宋有朱长文的《续书断》,都有庾肩吾把书人分成不同品次与类别的做法。这种区别高下、分别体势的观念,自明代以后,便成为品鉴书法的基本的思路。如项穆的《书法雅言》,中心是以书道来培养圣贤之徒,但书中也没有忘记专列一目为“品格”。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对于书家的品评,看起来是散点式的,但是董氏文字中,那种对于品次的高下、领悟的深浅之讨论,随处可见。只不过,董氏之说,多援佛禅与仙道,议论与前人纯本儒家,又多了些问心之旨。

至清人,一边用品位品次来品藻品评,另一边又用地域的观念来考察书法的差异。如钱泳的《书学》就已经有了《书法分南北宗》的讨论,而阮元则作《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一时成为清代碑学的滥觞,而包世臣、康有为继之。这种碑学讨论之中,并未离开品鉴。比如包世臣《艺舟双楫》在述书之后,便是《国朝书品》,品神、能、逸、佳四品九类共九十七人。刘熙载的《书概》,在各体书中,都列出了源流与书家书作。作为碑学大师的康有为,其《广艺舟双楫》,全书都用品鉴的方法,而结眼《碑品第十七》,则是直接继承南朝以来的做法。

其他在文集、题跋、目录、笔记、史传的品鉴,可与以上专著式的品鉴相参证。经验是分类、分品、分派,把书家归入等次高下来衡量得失优劣。教训是,这些批评往往是呈现为感觉的陈述,缺少严格的论证。

第三,书法品鉴的范围与方法。

书法品鉴,在今天被少数人认为是吹吹牛,捧捧场,如果这样想,那肯定不懂得中国书法品鉴的悠久历史,以及这个历史中的品鉴传统。在今天,从历史的回顾中,可以总结出两个比较重要的内容:

其一,品鉴的范围,是书法创作的作品与书家相关的一切事项。大凡书家的师承、学养、书体、书作、品位、等次、流派,以及书家文化生活的事项、书法艺术的见解,都在品鉴的内容范围。

其二,品鉴作品的方法,传统的品鉴用的是宏观直析与感觉评判,这些方法中,又多是用那种对生命体观察的移情方法。这种方法,在今天不能完全照搬,也不能完全舍弃,因为这种方法,有着其合理的一面。对于人物的品鉴,也可以用才性、天赋的视角,但在今天,更应当用述事存史的方法,为书法历史留存人物的数据。

窃意以为,当代的品鉴,应遵循传统,子史兼用,亦子亦史,子史融通。这样与传统接轨,品鉴就可望发展成当代艺术的学科。

钟 东

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工作。以戏曲、诗歌文献为主,兼顾传统书法文献。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