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打通“致富路” 架起“致富桥” 澄海贫困村步入发展快车道(2)
日期:[2020-09-30]  版次:[T11]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狮头鹅养殖龙头企业落户澄海区隆都镇下北村。

■澄海区隆都镇下北村的睡莲池塘美不胜收。

澄海区仙门村

贫困村成新农村示范村 贫困户连夸党的好干部

每天早上五点多,仙门村贫困户张秀真老人就会来到屋后依山而建的村道,开始一天的花草养护工作。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如今建成了水泥路、小公园和停车场,不仅方便了车辆通行,还成为村民散步休闲和锻炼的好去处。“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村里改变太大了。扶贫工作队还给我安排了工作,我有了收入。”张秀真老人激动地说,“共产党和政府培养了很多好干部,来帮助我们,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汕头市人社局对口帮扶以来,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不仅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还成为澄海区19个美丽乡村之一和新农村示范村,实现了华丽的蜕变。

完善设施打好农业基础 土地亩产值增两倍

“我们2016年刚来的时候,仙门村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内涝严重,农业基础很差。”汕头市人社局驻仙门村第一书记李德泉说,这些导致土地租不出价钱,村民种地收成也不好,因此,扶贫工作队将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工作放在重点。一方面多方筹集资金220万元,改造机耕路、灌渠、水电排涝站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解决了内涝问题;一方面争取上级支持,实施耕地提质改造项目,三年内将投入资金约580万元,进一步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改善土壤质量,为仙门村发展农业产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直以来,仙门村普遍种植番石榴、香蕉等经济价值较低的农作物。面对人均耕地仅0.15亩的情况,如何提高土地收益成了关键。扶贫工作队发现,邻近的董坑村粤东草莓种植基地亩产效益高得多。2019年,扶贫工作队依托董坑村草莓基地的有利条件,引导村民种植草莓70亩。去年,亩产收益就从原来的1万多元提高到3万元。

贫困户唐学远家有三口人,夫妻二人种番石榴,儿子打散工,收入较少,前几年妻子患癌,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去年,他将家里的一亩多地种上了草莓,他的儿子又在扶贫工作队的鼓励帮助下学习了驾驶。现在,儿子在一个工厂开车,月薪4000多元,再加上光伏发电、自来水公司供水改造工程资产收益项目和扶贫创业园的每人分红1200元,去年他家收入达到七八万元,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扶贫工作队又谋划了扶贫创业园项目。李德泉介绍,创业园的建设为村民提供了创业就业平台,项目分两期建设,主要用于出租。第一期的十间店铺已于今年初建成并全部出租,每间每月租金1200元,年收入12万元,其中8.4万元作为村集体收入,3.6万元用于贫困户分红。“2020年的分红已经发下去了,每个贫困人口520元。”站在村子的小广场上,李德泉指着马路斜对面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说,“那里就是二期,要建18个铺面。”

打造文化特色旅游景点 入选首批文化旅游特色村

“刚来时,村里环境很差,到处是乱建,路上很多污水。”2016年5月,李德泉就来到仙门村驻村。为了彻底改变仙门村的现状,结合建设新农村示范村的契机和汕头市打造美丽乡村的规划,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雷厉风行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用20多天拆除了违章建筑125宗,约3500平方米。

经过“三清三拆”、推进垃圾治理、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完成巷道硬底化等,仙门村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仙门村建起了设备较为完善的医疗站,并想方设法聘请到一位专业医生日常上班;医疗站上面设有农家书屋,方便村民来此看书、学习。

环境的提升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实在的好处,也为发展打下了基础。仙门村历史悠久,理学大家唐伯元的故居就在此,扶贫工作队将打造文化特色旅游景点作为目标,并于去年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文化旅游特色村100所村庄之一。

如今的仙门村成为新农村示范村,吸引企业合作也更有底气。李德泉告诉新快报记者,结合乡村振兴,扶贫创业园接下来的计划是配套电商,“我们要引入电商助推农产品销售,并为发展特色旅游打下基础,让村民不仅脱贫,还能致富。”

消费扶贫双创基地

三天销售30吨桑葚 消费扶贫显身手

桑葚是潮汕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也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今年3月,受疫情影响,潮阳区金灶镇1.2万亩共2.4万吨桑葚面临滞销难题。在汕头市农业农村局和当地政府的及时推动下,广东心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电商企业、商超、实体店积极参与,线上线下齐发力,很快就帮助果农走出销售困境。

这是汕头市消费扶贫的一个缩影,其中的广东心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广东省消费扶贫创业创新基地(汕头)、汕头市消费扶贫创业创新培训基地,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运营,深度与汕头六区一县的农业企业及名优特产品深加工企业合作,在消费扶贫和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都发挥了龙头作用。

作为消费扶贫双创基地,今年疫情期间,心瓷科技就发挥了助农收储和解决滞销的大作用。广东心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永铢说,疫情期间,澄海狮头鹅收购遇阻,市场收购价一度低至每斤10元。他们响应政府号召,用13元的价格收购了几百吨,宰杀后立刻冷冻储存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市场价格涨至16元,再销售出去。面对桑葚滞销,心瓷科技在线上发动网络宣传推广,通过汕头农业APP及小程序面向全国销售,线下与当地连锁店番客合作,将桑葚直接销往社区,3天就销售了30吨。除了直接销售,他们还将一部分桑葚进行深加工后再销售。

推动农业产业深加工 提高农产品价格

走进心瓷科技的“汕头农业电商产业园”,二楼几百平方米的展示馆内琳琅满目,陈列了汕头以及汕头对口合作地区黑龙江鹤岗的各色农产业,老菜脯、橄榄酒、狮头鹅卤制品、牛肉丸、蜂蜜、黑木耳、秋葵花茶、五常大米……这些产品,通过汕头农业APP和小程序公益电商平台以及线下6区1县农产品展销中心,销往全国各地。

“农产品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处闭塞,销售不畅,物流不通,因此我们要做好平台建设,集合各种社会资源,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成功地把农产品销售出去。”杜永铢说,农村农业电商平台不仅能做销售,还能带动订单农业、种养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等一系列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通了,如何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让农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杜永铢新的课题。“农业必须走标准化、定制化的道路,做好深加工,才能提高价值,卖上更好的价格。”杜永铢举例说,一只5年的狮头鹅,农民整只卖大约八九百元,但经过精细化深加工,鹅毛、鹅头、鹅翅膀、鹅内脏、鹅肉、鹅脚等全部加起来,“一只鹅可以卖到1800元。”这也是杜永铢正在做的事,将澄海狮头鹅深加工,做成类似榨菜一样的开袋即食食品,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更多地方。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