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书法品鉴的道法融通
日期:[2020-11-08]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王羲之《行穰帖》 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钟东 (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世称王羲之为“书圣”,那主要是因为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上为最高。正因如此,王羲之的名声远播,在祁小春所著《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一书中说:“在使用或曾经使用过汉字的东亚国家,王羲之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现在有一个问题,仅凭书迹而论王羲之的高低,可以吗?

在祁小春的著作中,主要研究的是资料与人物。资料的研究,用的是文献学的方法,着眼在王羲之记述的出处与真伪。人物的研究,则集中在家世与道教的信仰。实际上,对于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品鉴,以及作为书家创作的心理,并不是其所关注的。但是,书为心迹,心手之间,大有奥妙。

本文关注的是,书圣王羲之的心行,也就是他笔迹艺术高度的内在因素。如果把他的作品看作是“法”的代表,那其心行则属于“道”的范围,也就是心路与心境的内容。目前的研究著作,以祁小春之书为最高成就,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是,道与法的融通,又一直是书法家试图解决的难点,不然孙过庭的《书谱》也就不会去讨论“五乖”与“五合”的问题了。

如果从王羲之信奉道教,崇拜天师的角度,去看他的心迹与书迹,可能会找到其所成就的关窍。祁小春书中,论及王羲之信道的“养性”功夫,我以为这个是重要的。如果再参看王羲之的书论,或许更为明白。我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历代书法论文选》中,旧题为王羲之的书论五篇,作为考查大王书心之证,可以见到每一篇都论及如何解决书法创作的心理问题。今罗列如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说:“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书论》说:“夫书,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大抵书须存思。”“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笔势论十二章》说:“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创临第一》)“凝神静虑。”(《启心第二》)“若不端严手指,无以表记心灵。”(《察论第十一》)《用笔赋》说:“养德俨如,威而不猛。”《记白云先生书诀》说:“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把笔抵锋,肇乎本性。”“望之惟逸,发之惟静。敬兹法也,书妙尽矣。”如上所列,可以看到,王羲之不仅重视手上功夫,更注意心头的修为,甚至有“达乎道”“同乎理”清楚自觉的追求。

也许,以上所举书论,学界不一定认为是可靠依据,因为这些文献有可能是伪托王羲之所作。但是,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则是非常重要的。反过来诘问,如果心头搞不好的话,手头也搞得好吗?也就是说,王羲之能成为书圣,一定是心头与手头都达到了最高的境界。而在心头的境界,则是古语所言入道之妙。

这种道妙,早已经在古哲那里揭示过。在《老子》那里,是返璞归真,甚至“复归为婴儿”,这才叫做解脱俗谛的束缚。而至于《庄子》,在《养生主第三》中,用他著名的庖丁解牛的寓言,诠释了“技进乎道”的意味。实际上,这个寓言的真正含义,应当是在“坐忘”“心斋”的境界,另外就是在《达生》篇中的佝偻承蜩以及在《田子方》篇画师的解衣盘礴,一方面是专注,另一方面是放散,而后进入艺术的自由状态,从而道境与技法得以融通。

道法融通,应当是最高的艺术创作状态。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但是对于修养有素的人来说,时时可以进入这个状态。像前文所引王羲之说“把笔抵锋,肇乎本性”,让人想起了禅宗的六祖,他在呈偈给五祖时,也说“呈自本心”,这种心性本来具有的东西,就是道境。大凡了悟之人,即起此心,即用此心,道与技合一,皆从不二之门。

汉扬雄《法言·问神卷第五》:“书,心画也。”世人只重“画”而不重“心”,显然偏于形象,而忽视心灵。对于书法品鉴,岂非缺少了内在的东西?若果如此,自然也就不明白书家成就的内在原因了。即如颜鲁公书,正气堂堂,岂非孟子所谓浩然、直养而得者乎?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