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重现水清岸绿 广州南沙拆违治水见成效
日期:[2020-11-26]  版次:[A08]   版名:[民生]   字体:【
■南沙区蕉门河一河两岸经过提升改造,被打造成为南沙“城市客厅”。

2025年将基本建成贯通全区的碧道体系

“现在晚上吃过饭,居民都带着孩子到江边碧道玩一玩,很多人在这里跑步!”11月25日,广州市南沙区工业涌岸边,拆违治水工作如火如荼,附近外江堤围的碧道风景如画,让本地居民郑星显赞叹不已。

近年来,南沙区全力推进拆违治水攻坚工作,截至11月24日,全区已完成涉河湖违建拆除整治9174宗,面积138.75万平方米,持续改善提升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作为省级碧道建设试点,南沙区蕉门河、凤凰湖碧道于今年8月通过验收。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图片: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已完成涉河湖违建拆除整治9174宗

“原来,挨着(工业涌)河边的都是房子,河涌很窄,生活污水排到河里,很臭!”25日上午,位于南沙区南沙街辖内的工业涌,响起了挖掘机的轰鸣声,岸边,涉河违建的拆除正在进行中,河里,清淤工作同时展开。在居民郑星显看来,比起以前,河涌变宽了,岸边通道更顺畅了,“把绿化搞好了,可以像江边碧道一样,吸引很多外面的人过来玩一下。”

全长490米的工业涌,是南沙街旧镇片区最重要的一条防洪排涝河涌。今年,《广州市总河长令第8号》下达的4805宗疑似违法建设拆除整治任务中,工业涌共有20宗。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治20宗,面积3566平方米。

为彻底做好工业涌的水环境治理工作,达到“水清岸绿”的目标,目前,河涌周边正在开展“旧镇流动商贩临时疏导区升级改造”和“工业涌水域公共岸线环境专项整治项目”等涉水综合整治项目。明年,还将全面开展工业涌碧道建设项目,使之与外江堤围的碧道相连接,加强水系连通,构建完善的河流生态廊道。“还群众一条水清岸绿的美好环境。”南沙街道党工委委员李骏说,工业涌两岸不但要进行绿化,建设“口袋公园”,而且考虑到一些居民有停泊渔船需要,准备建一座渔人码头。

“今年,南沙持续高位推进拆违治水攻坚工作,坚决啃下违建拆除的‘硬骨头’。” 南沙区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区水务局局长陈建余表示,截至11月24日,南沙区已完成涉河湖违建拆除整治9174宗,面积138.75万平方米,其中,完成拆除4961宗,完成整治4213宗。上述成果中,8号令任务清单内4805宗涉水疑似违建,已完成拆除整治4767宗,完成率99.46%,面积82.36万平方米,完成率99.38%。确保今年底前,涉河湖违建基本完成拆除,全面打通巡河通道,为河湖提供休养生息的空间。

到2025年基本建成贯通南沙的碧道体系

经过系统治理的河涌湖泊,会以什么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走进南沙区蕉门河一河两岸,可以找到这个答案。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这一幕,出现在蕉门河一河两岸,住在附近的居民对此习以为常,更引以为豪。

“以前的蕉门河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河道比较窄,沿河两岸杂草丛生。”陈建余说。在蕉门河一河两岸景观升级改造工程中,通过拆除蕉西旧水闸、改造杂乱的生物植被、完善观景亭台和游艇码头、完善亲水平台相关配套休闲设施等,形成完整的景观带。最受居民欢迎的是,蕉门河进港大道至蕉西水闸段已建成高标准碧道,成为市民休闲、游客观光的“网红打卡”点。

不仅如此,利用原来大型采石坑改造而成的凤凰湖2号湖,长约1.4公里,与蕉门河一起成为省级碧道建设试点,于2019年进行碧道提升工程建设,从生态、文化、安全、发展、通行、滨水景观、其他配套等七个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成为提升区域景观及雨洪调蓄为主要功能,兼具改善生态环境、展现人文历史、提供休闲旅游场所等多功能的综合性矿坑公园。

陈建余介绍,今年8月,蕉门河、凤凰湖碧道试点通过省河长办现场评估验收。按照南沙区相关建设方案,到2025年完成碧道建设26段共144.2公里,基本建成贯通全区的碧道骨干体系;结合全区前期水环境治理的成果,至2035年建成碧道319.2公里,比市下达任务增加137.9公里,构建通山达海的游径网络体系,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打造国际一流“城市客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