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垃圾分类乘风破浪 从化美丽乡村展新颜
日期:[2020-12-25]  版次:[A09]   版名:[区事]   字体:【
■从化区相关部门开展宣传活动,以游戏和有奖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垃圾分类督导员帮助街坊进行分类。

■从化区一个小区内设置了垃圾分类设施。

助力改变村民生活习惯,注入振兴乡村绿色动力

“在农村做垃圾分类工作有难度,但我们迎难而上,坚持打造具有从化特色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标杆区。”广州市从化区城管局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从化区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一村一思路、一村一规划、一村一风格”路径,推动农村垃圾分类,成效显著,从而改变村民生活习惯,为振兴乡村注入绿色动力。

从化模式成型 农村垃圾分类建立标杆

按照《广州市从化区2020年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制定的工作目标:2020年,从化区以“7条市级示范村+19条区级示范村”为基础,探索打造具有从化特色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杆区——“一个驿站+二级管理+三个回收机制+四类分类设施+五个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记者观察发现,从化区西塘村、西和村、南平村等示范村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明显,其中,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美丽银行”这样的措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目前,从化区在垃圾分类标杆示范点的基础上,总结农村垃圾产生特点,因地制宜打造“垃圾分类环保驿站+大件物分拣中心+黑水虻生物质处理+厨余垃圾脱水减量设备设施+就地处理设备+终端焚烧处理”的新一轮垃圾分类处理硬件设施布局。

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分类模式,明确厨余垃圾就地消化、大型宴会预约环卫所收运处理;可回收物依托现有供销系统或“丛城回收”“美丽银行”模式,由村民自行售卖;鼓励村民集中投放有害垃圾,由镇(街)清洁队伍负责回收;其他垃圾依托现有环卫保洁进行清运。

垃圾分类助力创文 与建设美丽乡村结合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从化区江埔街锦二村环境卫生的巨大变化,见证了这句口号。

此前,锦二村的村民垃圾分类意识不高,贪图方便,垃圾随地扔,空气质量变差,还加大了保洁员的工作量。为解决问题,锦二村村委会加强垃圾分类宣传,配置垃圾分类设施。现在走进锦二村,只见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屋舍、一条条干净整洁的乡间小道、还有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的分类桶,处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影子。

吕田镇的一位负责人说:“融入创文行动,全民垃圾分类,我们从社会治理方面做出‘规定动作’,作为建设‘大美吕田’的关键一环。”

太平镇投入资金对主干道(G105、S118)两侧设置的所有垃圾收集点位进行美化升级,提升环境质量。

美丽乡村,首在环境卫生,与垃圾分类息息相关。江埔街海塱村邻近地铁站,发展很快。记者看到,垃圾分类让海塱村变得干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据统计,村民对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达90%。

坚持高效垃圾分类,抓好宣传培训管理

“实施好垃圾分类,落实主体责任很重要。”江埔街锦一村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其负责人说:“我们抓三点:一是宣传,二是培训,三是管理。”以宣传为例,锦一村的垃圾分类宣传是全方位的:村干部、党员、志愿者进行入户宣传,派发垃圾分类小册子及宣传单张;不定时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现场向村民传授垃圾分类知识;村内LED电子屏每天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视频。

垃圾分类要高效化、常态化,队伍建设很重要。以江埔街海塱村为例,它现有居住人员约3200人、外来租住人员约2250人,这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海塱村结合实际逐步实施“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模式,探索出“1+4”的工作模式:“1”是指一个核心,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党员干部首先行动起来,村支部设立了“党员垃圾分类先锋岗”;“4”是指4支队伍。第一支队伍:村干部实行分片包干,上门结对,进行宣传动员、指导培训、回访督促等。第二支队伍:党员代表与村民代表由村组里比较有威望的人担任,容易与村民打成一片,且村民对其认可度较高,主要负责宣传发动,引领示范。第三支队伍:志愿者站桶,监督村民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第四支队伍:环卫工人负责打扫村内的卫生。每天上午8时和晚上9时,环卫所派人来清走定时误时投放点的垃圾。

坚持进行科学分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每天上午,一辆辆厨余垃圾运输车就会到良口镇大大小小的餐馆收运厨余垃圾。运输车的终点是良口镇的广州市嘉丽清洁服务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黑水虻养殖公司。

据该公司老板欧先生介绍,该公司目前每天从从化区收运5吨至8吨厨余垃圾。运回来的垃圾经过分拣、破碎、消毒、压榨,之后投入黑水虻养殖槽。黑水虻产出的粪便,可以用作制作种植蔬果的有机肥料。

阿婆六小镇位于良口镇锦村村,现在种植了300多亩各种各样的山茶花。为了有更好的肥料,并实行资源化利用,阿婆六小镇投入一台有机易腐废弃物处理机。每天收集附近5条行政村农家乐的厨余垃圾(约0.5吨/天),经过人工介入进行简单分类后,将厨余垃圾自动投入装备发酵槽中,快速将厨余垃圾转化为土壤肥料,用作种植山茶花的肥料,达到无害及减量率高的效果。

温泉镇餐饮比较发达,该镇就增加厨余垃圾就地脱水减量设备,加以处理。

在锦一村,记者看到村道显眼位置安装了“92回收箱”和“智能回收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行在线回收,使村民的投放方式更加便捷,提高村内可回收生活垃圾的回收量,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

坚持依“法”分类,有的放矢奖罚分明

方法总比困难多。锦二村垃圾分类管理人员说:“垃圾分类在农村地区推行存在两大难点。一方面,周边可倾倒、丢弃垃圾的空地较多,部分村民有随意丢弃垃圾的陋习;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常住人口以老年人居多,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于垃圾分类知识较难学习接受。”

怎么办?不懂,就教,村里组织垃圾分类培训;嫌麻烦?以游戏、表演、文艺等方式传授垃圾分类知识,寓教于乐。不习惯?锦二村建立了以保洁员、党员、巡查员为主的三支志愿者队伍,保洁员对村民一次分类的垃圾桶进行二次分类、驳运。

鳌头镇西塘村在广东省首开乡村“美丽银行”,用智能科技倡导垃圾分类。“美丽银行”的银行卡是一张积分卡,每张卡都有一个二维码,记有村民的基本信息。村民在“银行”可通过扫二维码,把垃圾投放到垃圾分类箱、回收箱进行积分。在西塘村垃圾分类宣教点还设有“美丽超市”,柜子里摆放着各种日用品,牙膏、牙刷、香皂、洗衣粉以及米、油等,获得超市物品的方式就是通过“美丽银行”的积分兑换,让“美丽超市”链接垃圾分类“美丽银行”。

在从化区的太平镇、城郊镇、温泉镇等,都设置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红黑榜,将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前五名村民姓名写在红榜上,做得不足的前五名姓名写在黑榜上。对比先进与后进,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你追我赶的氛围。

记者看到,城郊街西和村的新文明实践广场处的红黑榜,每个月更新一次,“一条村的人,大家都认识,做得不好怕被别人嘲笑,榜单的效果不错。”村委会负责管理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图片: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