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清片区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日期:[2021-01-23]  版次:[A04]   版名:[城事]   字体:【
■位于珠江口磨刀门水道的鹤港高速洪鹤大桥。新华社发

广东省民主党派聚焦区域发展问题,有提案建议: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今天开幕。区域融合发展、协同联动相关议题成为各民主党派关注的焦点。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片区存在的农村发展用地指标分配少、乡村产业基础薄弱、农民落户城镇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民盟广东省委会认为,广清接合片区要先行先试,支持广清片区探索土地管理制度综合改革,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新快报记者 吴晓娴 通讯员 詹辰 郑蔼娴 蒋敏婷

民盟广东省委会

广清片区如何发展?红线外勇于创新

现状:大量土地资源无法合理有效利用

当前,广州、清远两市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两市互促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取得积极成效。2019年12月底出台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将11个地区确定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是广东省唯一入选地区。

然而民盟广东省委会提交2021年省政协大会的集体提案指出,广清接合片区涉及面积广、发展差距大、城乡结构复杂,试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亟待加大支持力度,破解当前在土地、人口流动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

据了解,广清接合片区涵盖广州市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和英德市连樟片区,面积约9978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约504万,经济总量约4000亿元。

这一提案的主要负责人、民盟广东省委会文化、盟史与参政党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张彦斌对新快报记者表示,目前,广清接合片区农村发展用地指标分配少,建设用地规模整体缩减。

截至2019年底,广州片区实现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40万亩,清远片区整合耕地25万亩。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缺乏政策支撑和引导,探索力度不足,交易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限制了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片区内大量土地资源无法被合理有效利用。

“片区地面上很少有农作物了,大部分是工业区,上面都是临时建筑,农村建设用地不能上市、交易,企业在短租的土地上经营,很难有大的投入,更难以吸引高精尖企业。”张彦斌说。

此外,目前广清两市签署了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着力实现产业梯次衔接、互补互促。但两市产业合作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乡村产业基础薄弱、质量效益不高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而公共服务领域存在城乡二元差距,农民落户城镇的积极性不高。

建议:允许片区内建设用地跨市交易

“广州的发展面临着土地紧缺的问题,而清远的资源就是土地和劳动力。两者要结合,就需要政策上有突破。”张彦斌表示。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瓶颈问题,他在提案中建议,加强省级统筹和协调,在省级层面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领导和协调机构,推进区际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协同对接,推进规划建设任务落地落实。在省级权限范围内加强改革授权,加强省级财政转移支付、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保障,加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供给。

“国家的方案里已经划了几条红线,红线之外的都可以创新。既然是试验区,就要先行先试,利用好国家给的政策。”他认为,要支持广清接合片区探索土地管理制度综合改革。支持片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行省级单列,积极推进宅基地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支持片区探索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允许片区内建设用地跨市交易,村社集体、农民分享城镇化、工业化红利。

此外,支持广清接合片区探索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完善有效激励的利益共享机制,促进两市共同谋划片区发展主攻方向,重点给予资源倾斜和产业导入,注重错位发展。

民革广东省委会

完善珠江口西岸交通网络

助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是深入推进“双区驱动”战略的重要决策部署。民革广东省委会集体提案建议,加强珠江口东西两岸交流合作,助推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提案执笔人、民革广东省委会经济委员会委员高超平介绍,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的规划建设范围为珠海西部,中山西部、南部和江门东南部、南部,核心规划区面积约294平方公里。

“虽然同属珠江口,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直接交通不是很畅顺。比如,南沙大桥位于虎门大桥背面,客流、物流等主要是东莞、广州、佛山等,没有很好惠及珠西地区。在建或规划中的深中通道、深茂铁路、深珠通道等,距离建成通车还需要时间。”高超平说。

此外,从2009年珠中江一体化提出,珠海、江门、中山三地至今没有形成高效成熟的合作机制。同时,珠西地区产业发展仍需要加强。珠海、中山、江门经济体量相当,在产业结构上都以中低端的传统制造业为主,在细分产业上,比如家电电器、装备制造等存在同质化竞争趋势。近年,珠西地区普遍缺少百亿级的产业龙头项目,难以起到支撑作用。与深圳、东莞相比,珠海、江门的高校资源稀缺,学术研究氛围不足,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质量偏低。

因此,提案建议,研究并细化珠中江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珠江口东西两岸交流指导意见。在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框架下,力争上升到国家层面予以大力支持推动,争取在2021年出台成熟的建设方案。前瞻性地研究提出珠西地区集聚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打造高水平产业集群的战略路径,以产业振兴发展为核心培育形成大湾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深中通道、广中珠澳高铁、深茂铁路、中开高速等项目,继续完善珠江口西岸交通网络,推动湾区互联互通,共同打造“1小时交通圈”。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

推动广东三大港口群

城市群产业群协同联动

当前,在世界各国沿海地区,大多形成以港口群和临港产业群为依托的庞大城市集群,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的融合发展形成一种新经济模式。致公党广东省委会的集体提案建议,推动广东三大港口群城市群产业群协同联动。

提案执笔人、省政协常委、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黄小彪介绍,广东沿海存在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港口群,对应存在珠三角城市群、粤东汕潮揭城市群、粤西湛茂阳都市圈三大城市群(都市圈)。推动沿海三大港口群与相应产业群、城市群(都市圈)的融合发展,并进而促使三大港口城市群(都市圈)联动协同发展,对于优化广东沿海地区空间布局,加快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这一目标实现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问题,沿海各港口城市港产城协调发展质量不高,三大港口群内部一体化困难较大,各港口城市大多追求自成体系,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工协作不足,难以形成跨行政区划的协同效应。”黄小彪说。

因此,提案建议,将推进沿海经济带三大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互动融合发展纳入广东“十四五”规划中。

具体是加强规划引领,以三大港口群开发引导三大城市群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建议制定三大港口群及相应产业群、城市群(都市圈)融合发展规划,提升港口群与产业链、供应链匹配度,在全省沿海地区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层次分明、经营分工明确、互动发展的三大港口群及其对应的产业群、城市群。

探索通过资本合作带动港口资源共享和港口合作模式创新,消除“一港一政”,统一港口政策,统筹各港口航线,强化港口产业链合作,实现区域内港口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物流资源共享优化。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