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李东伟:山水传递的是情绪和精神
日期:[2021-03-21]  版次:[A10]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李东伟 静观·天长地久

■李东伟 海岸线-光

■李东伟 红果果

■李东伟 中国城市-道

■李东伟 阳光下的村庄

人物介绍 李东伟 1961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水画作为一种传统形式,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实难以融合,画家们常常为这种传统形式如何适应新社会的要求而苦恼,为如何调节两者之间的差异费尽心机。在广东画院专业画家李东伟看来,目前大多数情况,在中西结合方面探索的山水画有点盲目性,对中国画的认识远不够,他更指出,不能让写生成为生活图解,山水画需传递艺术情绪。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传统的审美核心都丢失了”

收藏周刊:通过西方艺术来进行中国画改良已经一百年,现在回头想,真的是改良了还是改歪了?这时候是否需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李东伟:确实,总说用新思想来改良中国画。我认为,回归到艺术的本体上讨论,这还是认识上的问题。岭南画派提倡的面对生活,其实是相对于从“清四王”以来的那种“泥古”的程式,中国画需要打破这种因循守旧的延续模式,所以选择通过直面生活来强化画面生气,而并非打破笔墨传统。当年是对“泥古”模式的反思,而不是对笔墨的反思。因此,二十世纪美术一直强调用西方艺术来改造中国画,这完全是对中国画的认识远不够,而且一直是引进、拿来,生搬硬套一些表面的技法,缺乏独立的审美思考,把传统的审美核心都丢失了。

收藏周刊:有人认为,要重新认识山水的传统,应该重新认识宋画。

李东伟:这也不完全,毕竟我们无法再回到宋代的那种生活。我们可以思考,为何宋代的生活对应的是那样的山水传统,明代的生活对应的又是另一种山水传统,那么,今天的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们对应的是怎样的山水传统?应该要这样进行类比的思考。

而且,我们不能老被“传统”这个词所束缚,什么是传统?中国画的传统其实一直在变的。无论是技法、用笔用墨,乃至材质,从绢本到纸本,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不能笼统地说传统如何。当然,我们也得承认,因为毛笔、宣纸、墨以及书法与线条等在中国画里的运用,长期以来形成了系统的审美,这也是一种“延续的审美”。

我们要清楚,一幅画之所以能打动人,首先并非在于技巧,而是技巧背后的故事或者精神,很多人进行的所谓中西结合,更多的只是技巧上的玩弄,真正的内涵或者艺术精神,是没有去思考的。

“很多画主要的问题是,看不到画家的情绪”

收藏周刊:现在讨论中西结合是否有点盲目?

李东伟:我觉得首先是盲目地讨论传统,盲目地讨论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一谈到现实生活就是写生,但有多少是通过笔墨、对生活的感悟进行归纳提升的?艺术其实就是一种把生活提升到精神层面后对大众进行教化的行为,尤其山水画,因为中国历来就强调天人合一。现在很多画主要的问题是,看不到画家的情绪,磨得太多,把细腻的情绪变化都磨没了。

收藏周刊:既盲目,又麻木。很多人把这些问题都归结于阅读和书法投入的问题。

李东伟:这些积累是必要的,但并非必然。读很多书的人很多,书法写得好的人也很多,但不能说明他们就能画好画,关键还是在于个人的认识与理解。

收藏周刊:您认为出现盲目地讨论传统的原因是什么?而且为何大家自然地把写生等同于深入生活?

李东伟:这也有历史原因。刚刚说了,一百多年前之所以迫切要提出深入生活或者提倡写生,主要是反思“清四王”的那种“泥古”。所以,那时候的画家需要走出书房,到大自然去。这也是认识的一个过程。在高剑父,后来到关山月、黎雄才等一批先生到西北去写生,那有特殊的年代意义,现在需要思考的是,这个时代对应的写生应该是怎样的,很多人把写生等同于生活图解,缺乏理解,缺乏提炼,更缺乏提升。

与其画名山大川,不如好好观察岭南

收藏周刊:我们如果拿宋代对比,现在的居住环境以及城市面貌已经彻底改变,身处都市中,如何能再有山林情怀?现在充其量就是节假日或者间中一段时间到大山大岭,这样的生活变化,是不是也是影响山水画发展的因素?

李东伟:现在所谓的体味自然,其实只是一种感受上的猎奇心理。去几天,哪怕两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其实都不足以让自己深刻理解那个地方自然风貌,很多人去画太行山,其实也都是一种猎奇心理。我认为现在的画家,与其跑到外面画名山大川,不如好好观察自己土生土长的岭南,把岭南的草木精神、山水精神理解透了,画出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情绪,就已经很好了。

收藏周刊:您怎么看都市水墨或者城市山水?这算在题材上的与时俱进吗?

李东伟:这个首先还得看具体的作品,怎么画、怎么理解这些城市的高楼大厦。都市题材入画没问题,高楼入画更没问题,问题在于,是直观的描画高楼,还是自己真的通过笔墨的方法去理解了。这方面的探索,实际上在古代就有,例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那就是画当时的城市景观,这幅作品跟当年其他山水画家的作品完全不同,如果用今天的话讲,他也是创新。但为何到今天仍然是经典,这幅画甚至成了今天了解北宋市民生活的一个窗口,而且他在画城市的细节,人物、建筑都能成为我们借鉴的对象。原因是张择端把当时的生活变成了绘画语言,进行了艺术的提升。

现在画都市水墨,那是反映出画家怎么理解今天的都市生活。如果以为画高楼大厦就等同于当代的都市水墨,那就太表面肤浅了。

收藏周刊:您认为现在的山水画发展,有进步的一面吗?缺失的又在什么地方?

李东伟:我认为,在技法的运用上、材料的使用上、形式的丰富方面,都有进步。缺失的就是画家本人的情绪的传递以及对传统的认识问题。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