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三星堆考古出土文物至今已超5万件
日期:[2021-03-28]  版次:[A09]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局部(3月19日摄)。新华社发

■铜纵目面具 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上图为1986年,考古人员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工作。受限于当时的条件,现场裸露在空气之中,没有被完全封闭保护起来(三星堆博物馆供图);下图为3月10日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拍摄的4个大小不同的“考古舱”。 新华社发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1929年的春天,广汉三星堆月亮湾,麦子尚未抽穗,鸣虫已经苏醒,我们可以想见,其时暖风翻起湿润土地上的绵延尘雾。位于成都平原西北的这片土地,此时,走来三个普通的中国农民。

“这是三个普通的中国农民,他们不知道今天的劳动会惊醒沉睡数千年之久的古蜀文明”。当地农民燕道诚,习惯性高高举起了锄头,挖沟——

斑斓的一坑玉石器,逐渐出现在他不解而惊诧的视线里。

这是三星堆文化在千年之后和我们的首次相见。

在肖平所著的《三星堆——青铜之光照耀世界》一书中,他用诗一般的语言,缓缓开始讲述这个激动人心的事件。

玉石随后流入坊间,“广汉玉器”名噪一时。据新华社信息显示,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珍贵文物1700余件。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贴黄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文物之精美、风格之诡谲,超出了人们当时的认知范围。

从此,三星堆名扬天下。

35年后的这个春天,中国国家文物局在成都公布,三星堆遗址再次发现距今约3000年的6座古蜀“祭祀坑”,发现大量重要文物,包括黄金面具、青铜人像、青铜尊、玉琮、象牙微雕、丝绸……这些文物不仅进一步说明三星堆的发达灿烂,更向人们展现了中华文明早期相互交融的辉煌图景。

曾经,这里是中华文明早期互融发展的高潮。在新华社2021年3月23日文章《中国故事|三星堆:一个开放包容的文明》中,记者写道: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遗址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中国西南地区目前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遗址。广汉市曾有一景点名叫三星伴月堆。后来考古发掘确证“三星伴月”所说的三个相连的土堆,就是三星堆古城的城墙。

从成都平原出发向西北方向行驶,平原慢慢在身后消失,起伏的丘陵、拔地而起的高山,绵延到远处,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龙门山。亿万年来,青藏高原板块向东南推覆形成这条天然分界线,西侧是雄奇壮美的川西高原,东侧是富庶的天府之国。

三星堆就位于龙门山脉西侧的平原上。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说明,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源头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4500年的宝墩文明。在那个时期,黄河上游经历了一个小冰期,气候变得干旱,人们顺着江流寻找更加丰润的土地。一部分黄河上游的人群向南迁徙,来到了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鸭子河)南岸三星堆这个地方,发现这里气候适宜,既可以渔猎,又可以种植水稻,因此他们定居了下来,与这里的原住民,以及逆流而上的长江中下游人群交流融合,成为中华文明早期互融的实例。

三星堆是中华文明早期互融发展的一个高潮,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地点,积淀时间长、文明发展程度高,同时孕育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在神话传说中,古蜀文明历经了五个王朝,分别是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因多件出土文物上有鱼凫的图案,很多专家推测三星堆就是“鱼凫王朝”的国都。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最早发现于1929年,1986年发现的1、2号“祭祀坑”出土金杖、面罩、神树、象牙雕饰等珍贵文物1720件。迄今三星堆历次考古出土的铜器、玉石器、金器、陶器和象牙等的数量已超过5万件。

这多达五万件的润前人手泽之宝物,究竟即将给我们透露怎样神秘而恢弘的过往?

我们的解码,就从这里逐一开始。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