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东将加大公办学位供给 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70万个
日期:[2021-04-26]  版次:[A04]   版名:[头条]   字体:【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十四五”时期,广东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约30万个。图为广东一幼儿园的孩子在课室里画画。 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摄

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

4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当天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广东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卫生健康委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相应举措。其中提到,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包括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等内容,“十四五”时期,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约30万个,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70万个左右,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位约30万个。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关键词【高等教育】

新建高职院校集中分布粤东粤西粤北

实现全省地级市本科高校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针对广东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将如何发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特别在高等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教育规模,实现高等教育普及,但高等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上与珠江三角洲还是有差距。” 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那佳指出,“十三五”初期,广东仍有6个地市没有本科高校,有2个地市没有高职院校。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其中有两个地市在“十三五”期间已经建设了本科院校,目前为止仍有揭阳、汕尾、阳江、清远等四个地市没有本科高校,梅州、潮州没有高职院校。

那佳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广东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在没有本科或者高职院校的地市建设学校,其中在4个没有本科院校的地市推动建设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对于高职院校,在“十四五”期间也要大量建设一批,这一批院校大部分分布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里面包括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我们大力推动,计划在今年秋季这批学校能建成招生,助力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全省各地市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全覆盖。” 那佳说。

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珠三角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在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本科和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提供省级经费补助,保障建设经费落实;创新办学模式,这次建设本科高校是采取了校本部+新校区的模式,推动省高水平的大学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建立分校,把校本部有优势的学科专业积累、师资队伍、相关学位授予等等办学要素快速复制到新校区;健全帮扶机制,采取结对子的方式,在省里选择高水平的大学,帮助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新建的院校加快提升他们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基础教育】

加大公办优质学位供给

以县级为单位编制学位建设专项规划

基础教育发展又将如何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包括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等内容,具体来说,“十四五”时期,要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约30万个,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70万个左右,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位约30万个。

那佳介绍,目前广东省的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7.0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1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29%。“基础教育在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在‘十四五’期间,将全面落实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广东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主要从落实发展基础教育的主体责任、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化教育骨干队伍、优化珠江三角洲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对口帮扶机制、加大公办优质学位的供给、加大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宣传力度等五个方面推进。其中,广东省将支持以结对帮扶的方式,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加快发展,制定全口径、组团式、融入式结对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的工作方案,全面整合珠三角市县区教研机构和各高校的优质资源,协助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中小学补齐基础教育短板。

那佳说,“加大公办优质学位的供给方面,我省将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和人口流动的变化,统筹加快推进珠三角地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学位的建设,兼顾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心城区学位建设。科学测算学位需求,以县级为单位编制学位建设专项规划,统筹考虑基础教育用地需求,加大学位建设用地保障力度。”

关键词【卫生健康】

2025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65%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李建中表示,“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卫生健康部门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的落实做好惠民生的工作,重点实施十大举措。

李建中介绍,首先,广东将加快疾控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实施疾控机构能力提升工程,推动省疾控中心传染病检测、突发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等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精神专科医院。

此外,提升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实现省市县三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全覆盖。依托高水平医院、应急医院和专业机构,建设国家和省级综合救援基地,打造海陆空多维度立体化救援体系。

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建立以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为骨干,发热门诊、发热诊室为哨点的省市县三级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包括建设三所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一批“平战结合”的传染病医院或综合医院可转换传染病区,构建全省传染病救治网络。

对一“老”一“小”问题,李建中表示,“广东将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鼓励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同时,促进老年健康服务,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衔接,支持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的医养服务。到2025年,全省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要达到65%。

此外,十项举措还包括促进妇女健康保护,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百县”工程,对标国际一流、国内最优,以广州呼吸、肾脏病、肿瘤、心血管、精准医学等5个中心打造广东省医疗卫生高地等内容。

关键词【制造强省】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占GDP比重保持30%

作为制造大省,广东制造业在“十三五”期间得到长足发展。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东文介绍,自2020年,广东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达3.01万亿元,规上制造业企业达5.4万家,均居全国第一;已形成了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产值超过万亿元的产业集群。家电、电子信息等部分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比如说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占到全国的54.6%,制造强省的建设得到积极成效。

吴东文说:“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以及省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巩固提升制造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地位的要求,我们专门评估测算了全省制造业占GDP比重这项指标,也提出了在‘十四五’时期,全省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保持30%以上水平。”

吴东文介绍,在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巩固提升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继续做长做优新一代电子信息,着力稳住智能家电、汽车等产业集群,加快提升绿色石化、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5G产业集聚发展,培育自主软件产业生态,建设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实验区,前瞻布局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着力寻找产业扩能提质的新突破口。

同时,加快培育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发展高端装备、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等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在区块链、量子通信、新材料等领域,努力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在发展重大工程上,强调以体系化、项目化、工程化,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工程落细落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