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风吹过稻田,我们会想你”
日期:[2021-05-25]  版次:[A03]   版名:[头条]   字体:【
■市民敬献鲜花,面向绿油油的稻田,鞠躬敬拜,缅怀袁老。

■社会各界人士到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送别袁隆平院士最后一程。

袁隆平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沙举行

那位一辈子做着“禾下乘凉梦”的老人离开了我们,我们永远怀念他。5月24日,长沙天气转晴,袁隆平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当天是工作日,但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悼念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人们捧着寄托哀思的鲜花,在纸条上写下心中的话,含泪向袁老作最后的道别。

■采写:新快报特派长沙记者 黄闻禹

■摄影:新快报特派长沙记者 孙 毅

现场

鲜花成海 哀思绵绵

昨天一早,大巴车一辆接着一辆驶入铭德厅前的大广场。前来悼念的人,有他挚爱的亲人,有来自他家乡的宗亲,有曾和他一同在科研道路上奋战的同事,有他深爱着的学子……告别的人群中,还有数十名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医护人员,袁老逝世前在这所医院接受治疗。住院时,袁老还念念不忘田里的水稻,给医护人员留下无尽的感动。

上午10时,送别仪式正式开始。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铭德厅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袁隆平同志”,横幅下方是袁隆平同志的遗像。袁隆平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国士虽去,风范长留。送别仪式过后,市民前来送别巨匠,人群一波接一波,纷纷在厅前敬献鲜花,留下无尽的思念。

铭德厅后,人们排队有序步入明阳厅,瞻仰袁隆平像,鞠躬悼念。厅内,巨幅遗照被鲜花环绕,照片里,袁隆平面带微笑,目光坚毅有神。明阳厅前的小广场,鲜花成海,哀思绵绵,小小纸条寄深情:“大梦禾下乘凉,吾辈定当自强”“袁爷爷,一路走好”“袁爷爷,今后我一定好好吃饭”……人们在纸条上写下最真挚的话语,追思缅怀,表达无尽的不舍。

哀悼者说

“他像是活在我的身边,像是我最亲的人”

“感觉像是失去了自己的至亲。”瞻仰过后,张同学已泪流满面。她动情地说,“在来的路上,我告诉自己不要哭得太难过,可是我没能控制住自己。我在湖南农大见到过袁爷爷,那是我离他最近的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他幽默的采访,他像是活在我的身边,像是我最亲的人。我会好好吃饭,不会浪费粮食,希望在禾下的每天,你都快快乐乐。”

今年76岁的李阿姨退休前是一名护士,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她独自从厦门出发,经深圳中转至长沙,昨天早上步行了几里路才到明阳山。“看到这么多年轻人都来悼念袁隆平,我发自内心地感动。”李阿姨眼中泛着泪花,“说明大家打心底里真正敬畏科学家。年轻人敬畏科学家,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希望。”

一些未能到场悼念的民众,在网上购买鲜花,让长沙本地的商户代为送到明阳山,寄托哀思。新快报记者在现场见到,商户朱先生的大箱子里装着满满的一箱鲜花,有50多束,当时他的同事正逐一打电话向下单的朋友确认鲜花的款式,以及纸条上手写的悼语。朱先生说:“要求代为悼念的人大多来自省外,我要认真办好这件事,他们的心意、诚意不能辜负。”

镜头

他工作过的基地——轻风抚稻苗 鲜花敬故人

小满过后,眼下的长沙,温度适宜,正是杂交水稻生长的好时节。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科研实验基地,这是袁隆平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基地里,稻苗青青,想必待到成熟时,又将穗满枝头。基地不远处的楼房上,写着一行红色的字:“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5月24日,许许多多市民自发来到基地,献上鲜花,面向绿油油的稻田,鞠躬敬拜,缅怀袁老。白色与黄色的菊花,整整齐齐地摆在田间小道的两旁,形成两条花带。还有学子在花带旁放上悼念横幅,上面写着“风吹过稻田,我们会想你”。

微风时不时拂过田间,稻苗轻轻摇动,好似袁老在轻抚。风吹过,好似在诉说,他来过,他走了。

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可敬可爱的袁爷爷。

研究中心学生追忆恩师教诲:

“电脑里种不出杂交水稻来, 要到田里才能种出稻子”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始建于1984年,是国内外第一家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科研机构。创始人正是袁隆平院士。23日晚,记者在现场见到,研究中心的广场被人群挤满。人们来到这里,与袁隆平告别。

“他永远是我的老师。他胸怀宽广,支持和鼓励我做研究,在他的带领下,我不断成长。”在研究中心三楼,已年近花甲的彭既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回忆起与恩师的点滴,他不由自主地说。

彭既明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核心成员。1999年7月,他从国外留学归来,来到研究中心,成为袁隆平的助手,一起工作达21年。

在彭既明心里,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经常说的:“电脑里种不出杂交水稻来,要到田里才能种出稻子。”“杂交水稻的科研人员的结构已经比较稳定了,杂交水稻充满发展前景。”彭既明表示,缅怀老师,更要继承老师的遗志,朝实现“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努力。

1982年出生的胡忠孝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2005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成为袁隆平团队成员。“第一次见到袁老师,是在电梯里,他见到我说了一句话:‘精瘦精瘦’;我回了他一句:‘短小精悍’。他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忆起恩师,胡忠孝想起了在电梯与袁隆平第一次相见的画面。胡忠孝后来才知道,袁隆平喜欢招黑黑瘦瘦的年轻人,“因为能下田”。

一直以来,胡忠孝始终践行“把科研论文书写在大地上”的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让大家吃饱,是我们的责任,是袁老师毕生的追求。”胡忠孝说,我们会牢记袁老师的教诲,接续他的事业,站在他的肩膀上,开拓进取,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奋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